2024上海红色文化季·讲述| 在孩子里培养小小红色故事家

图片
“陈延年对自己就像铁公鸡一样一毛不拔,可他为了革命从不吝啬,甚至为党的事业献出年轻生命……”在普陀区的一所小学里,5名小学生排起情景剧《“穷人”陈延年》。两名女生穿着校服,担当旁白,舞台中央的三人扮成角色演绎场景。两人一左一右掐腰站立,饰演“贼眉鼠眼”的特务,令人忍俊不禁;一人身着打了补丁的白马褂饰演陈延年,稚气未脱的脸上正义凛然,让人肃然起敬。
图片
孩子们在排情景剧
台下,为他们排演这出戏的游伟欣然微笑。近十年来,游伟以红色故事传讲人的身份深入社区、学校讲故事,还培养孩子们做小小红色故事家。“每年暑期都是讲红色故事的阵地,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把红色文化传承给他们。”
一个人演“谍战剧”
“讲故事”是一门想象的艺术,通过语言的力量调动观众的思维,完成形象的塑造,也是曲艺的一种形式。从清朝开始,许多说书人会用上海话给老百姓讲故事、讲评书,不仅一人分饰多角,还能自己加音效,马蹄声、枪炮声张口就来,惟妙惟肖,一个人就是一台戏。
如今,故事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艺形式,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七大赛事里,就包括红色故事演讲大赛,游伟正是从中走出的“红色故事传讲人”。
图片
游伟的获奖证书
“我以前在文艺团体工作,说、唱是我的特长”,退休后,游伟成了一名“故事家”,从2015年参加上海市档案局的档案故事巡讲团开始,近十年来,他深入社区、学校、共青团组织,几乎每天都在讲故事。
游伟的代表作有《霞飞路上的枪声》《第一缕曙光》《新生》等,他像电影节的排片人一样,按照节点列出每一季的故事片单,发布到网上,立刻有社区、学校来“抢课”。抢到了,这些上课地点就出现在他的排片表上。
图片
游伟
按照排片表,游伟走入一所所中小学讲陈延年的故事,用革命先烈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感染青少年。他还给孩子们讲长征路上小红军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流血牺牲换来的。《第一缕曙光》讲述上海解放的前夜,地下党员、原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党委书记、局长邹凡扬如何将“大上海解放了”的第一声消息用广播传递出去的故事。当窗帘打开,第一缕曙光从玻璃窗照射进来,解放军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上海。伴随着游伟的讲述,孩子们也仿佛穿越到75年前,感染了这种喜悦。
“共产党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在《英雄本色》里,主人公是一名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当上了上海公安局局长。人到中年,儿子即将毕业,有人以帮子女介绍工作为由托他“开后门”,他义正词严地拒绝,坚守英雄本色。这个故事传递廉政思想的同时也教育下一代年轻人: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闯荡。
图片
游伟
“红色故事是多元的,通过一个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树立高尚的道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游伟说。每次巡讲时,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故事是《霞飞路上的枪声》,这个讲述当年周恩来领导的中央特科严惩叛徒的精彩故事只有五六分钟,但在游伟的演绎下,如同一部“谍战大片”——节奏紧张、人物鲜明,悬念、反转、枪战一应俱全。
游伟凭借一张嘴拍出这部“大片”,他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兼作音效师,带动听众的情绪起伏。讲到“周恩来听完汇报后脸色沉重,浓眉紧锁,好大会儿没说出话来”时,课堂的气氛随之凝重;讲到中央特科锄奸队员把枪口对准叛徒时,大家也为之振奋,一起鼓掌。孩子们的反应让游伟欣慰,这些红色的种子已经随故事深入他们的血脉。每次离开时,总有人依依不舍说:“游老师下次再来,阿拉要听的。”
培养红色故事传讲人
这些红色故事不是游伟写的,而是由“滑稽王小毛之父”葛明铭创作,游伟则负责如何把它们“讲”好,更好地传播出去。“演员是二度创作,通过讲述让故事里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让孩子们产生代入感,代入当时的情境中。”
游伟的获奖证书
不仅和孩子们讲故事,游伟还要教他们做小小红色故事家,培养更多红色故事传讲人。比如在讲述《“穷人”陈延年》时,他就想办法帮孩子们排成情景剧,让他们自己分角色讲述,沉浸式地感受故事里的红色基因。“我教他们怎么唱,怎么讲,怎么朗诵,发现好的苗子也会留意,希望以后能重点培养。”如今,游伟还担任张江镇志愿者协会、晨晖社区、霍香社区阳光之家故事朗诵会的辅导老师,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红色故事的讲述。
游伟是张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理论宣讲厅的宣讲人,也是常驻宣讲人,他参加了张江红色讲师团,连续两年获得上海红色故事传讲人证书等荣誉。2021年至今,他共为张江镇4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供了200多场宣讲,哪怕是已经烂熟于心的故事,他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巩固。“讲出来的故事在语法、节奏上都和书本上的故事有所不同,我会趁着休息时间在脑子里不断组织、编写,形成故事的语言。”一个十几分钟的小故事,游伟要在台下花费数十倍的时间反复琢磨,通过一次次讲述找到可以进一步优化的地方,让故事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与观众产生共鸣。
图片
游伟在社区和中小学校培养红色故事传讲人
图片
游伟在社区和中小学校培养红色故事传讲人
图片
游伟在社区和中小学校培养红色故事传讲人
每天都要讲故事,有时候身体有些吃不消,他稍微休息一下,喝点水,再继续讲。“只要排片表排好了,就一定要到。”
上世纪80年代,游伟和妻子挤在4平方米的石库门房子里,环境简陋、逼仄。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游伟一家从浦西搬到浦东,住进了张江的宽敞楼房。“党给了老百姓幸福感、安全感,我的感受最深。”他笑言,自己切实体会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和给百姓带来的实惠,这是他每次讲述红色故事时都能充满激情的秘诀。
“讲述那些故事时,我会忍不住回想自己的经历,对伟大祖国的爱和对党的感恩伴随着语言从心中喷涌而出。”游伟也会把自己的故事告诉那些孩子们。让人们切实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感,就是那些红色故事所传达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现实注脚。
讲述人:游伟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故事家,《上海故事》杂志特约主播,上海金旋律艺术团团员,荣获首届上海市建党百年“红色故事传讲人”称号,2022年再次荣获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