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在阳台筑巢育雏、小燕子羽翼渐丰……孩子们眼中,上海城市生态环境是这样的

珠颈斑鸠在自家阳台筑巢育雏;家附近的屋檐下小燕子羽翼渐丰;白鹭一家在家门外幸福生活……今天,第二届“自然有TA”主题征文摄影活动举行颁奖仪式,主办方介绍,本届活动中,全市250余所中小学校的同学们投稿4000余篇征文、1000余幅摄影作品,用生动笔触和精彩的照片,呈现了他们眼中的城市野生鸟类栖息现状。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物种。本届自然有TA征集主题为:“羽”你有约,通过征文、摄影活动引导青少年提高保护鸟类意识,自觉加入保护鸟类的行动中。
图片
静安区闸北第二中心小学的谈颖欣观察到家附近的屋檐下,燕子筑巢繁殖,便写下了燕子的故事。她说,自己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自然博物馆,看着展示柜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各类际本,对动植物产生了兴趣与遐想。而她渐渐发现,原来每个人的身边都有一座自然博物馆,小到家家户户阳台上的植物,大到整个城市,处处都蕴藏着勃勃生机。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黄浦梅溪小学学生蒋振文记录了白鹭一家的生活,“有空闲的时候,我总喜欢趴在窗台,注视白鹭一家子的生活起居,有一天,我发现白鹭夫妇生了白鹭宝宝。”
图片
本届活动首次设立摄影类奖项,得到了全市热爱摄影和观察自然的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万里城实验学校六年级同学高思珈说,决定参加“自然有TA”活动后,自己带着相机走了城市中的很多地方,最后选择了拍外滩的海鸥,“我端着超长焦在陆家嘴的滨江蹲了很久,终于拍到了这张我最满意的照片,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翼起外滩——风从海上来》。”
图片
第二届 “自然有TA”主题征文摄影活动由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少年日报》《当代学生·探秘》、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上海师范大学科普协会主办。
市林业总站站长杨储丰介绍,截至2023年底,上海已记录到陆生脊椎动物622种,其中兽类46种,鸟类527种,爬行类36种,两栖类15种,希望学生们加入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列。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