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锡剧《双珠凤》

注册会计师
“梨园雅韵 大美金山”中华戏曲传承传播系列活动,正在我们金山区举办。日前,我在金山区文化馆看了一场由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演出的大型经典锡剧《双珠凤》
剧中说的是,洛阳才子文必正,游览南阳名胜,无意中在问心庵遇见才女霍定金,并拾得霍定金的珠凤一只。文必正羡其美貌有才,假扮书童,应招霍府,欲伺机拜见小姐霍定金,苦无机会。
一日,文必正借送花为名,终与小姐霍定金相见。霍定金被其痴情所动,双双私定终身,并赠送文必正珠凤为定情物。不料霍父将女儿霍定金许配周国舅之子为妻。霍定金为逃避婚姻,火烧堂楼,女扮男装,星夜逃离霍府。
在出逃途中,霍定金遇到家父同僚刘景安,被刘认为“义子”。霍定金为刘代写表章,才华出众,皇上见喜,得封江南巡按。霍定金乘机赴洛阳巡夫,闻文必正被冤死,如雷轰顶。霍定金提审赃官胡炳,后从衙役杨虎处得知文必正被其用死囚调换,救得一命,喜出望外。遂四处张贴榜文,为文必正平反昭雪。后文必正上京赶考,得中状元,在恩师刘丞相府中,与霍定金重逢,经过一场悲欢离合之后,终于珠凤成对人成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康城文史”微信群的陈老师说:“传统戏《双珠凤》构思精巧,江苏省锡剧团的演员,特别是主要演员嗓音高亢清亮,表演生动细腻,观后收获多多,深有好感。”
我有相同的感受。很多年前,我看过锡剧《珍珠塔》和折子戏《双推磨》。感到锡剧唱腔,尤其是它的尾音温婉优雅,富有无锡话特有的韵味。特别是《珍珠塔》当中的经典唱段:“你拿了这包干点心,一路之上要小心.......”其唱词行如流水,回味无穷,至今难忘。
我的网友黄新老师,看到我发在朋友圈里的九张关于《双珠凤》照片后问我:“老师听得懂锡戏?也是无锡人?”
虽然我不是无锡人,但是喜欢听锡剧,也是听得懂无锡话的。
我在学生时代,有一位很要好的同学是无锡人。他家以前住在小南门黄家路上独门独户的院子里。我经常到他家里约他一起去上学,或在他家里白相,欣赏水盆里刚刚从卵泡里冒出来的小金鱼,看他用电烙铁帮我焊接耳机两个听筒的连接线,看他非常熟练地打算盘。他的妈妈亲切和蔼,穿着镂空花边的衣服很漂亮。我每次去,她都会与我讲无锡闲话。我感到她讲的无锡闲话,很糯、软软的,很好听,与上海闲话交流很方便。
其实,在我小辰光的上海,因为户口和粮油的管控很严,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因此在社会交流方面,上海闲话“撑市面”。当年,在街头路边卖艺的人很多。他们往往会在马路上,用石灰粉划一圈,在里面唱滑稽、唱滩簧、唱沪剧、唱越剧等等,都是属于吴语语系,基本上大家听得懂。
历史上所谓的滩簧,往往是表演者,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其中有常州武进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等。后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等,形成了滩簧系列剧种。一般上海人都会听得懂,而且喜欢听。这也是江浙沪一带民间文化的交融。
社会在进步。上海有了更多美轮美奂的演出场所。这些大剧院,外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里面的设施齐全,座位舒适。
我们这代人享受到了新时代所带来的传统文艺的愉悦,锡剧《双珠凤》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