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东京纪念竹久梦二,台北新展“端阳时节”

初夏时节,风物渐佳。在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新展呈现院藏端午有关典藏,演绎夏季代表节日的端阳时节。
在上海,外滩的艺术空间呈现“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浦东美术馆继续讲述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东一美术馆的“提香·花神”与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展热度依旧。
在海外,日本展“竹久梦二展:大正浪漫与新世界”,以此纪念竹久梦二诞辰140周年;英国大英博物馆展“新生命:伦勃朗与孩童”,呈现伦勃朗笔下的孩童题材作品。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博物馆中的漫画”展现漫画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对话与共鸣。澎湃艺术为您呈现一周值得一观的展览。
上海
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
地点:浦东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22日—9月1日
图片
作为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于中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展览,呈现了普拉多博物馆馆藏中约50位欧洲艺术家的70幅作品,其中16件作品首次离开西班牙,9件首次离开普拉多博物馆。
最后的贵族——乌菲齐馆藏18世纪欧洲大师绘画
地点:东一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11日—8月25日
图片
此次展览是东一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五年十展”合作项目的第四展,共展出80件乌菲齐馆藏珍品,汇集了戈雅、提埃坡罗、加纳莱托、布歇、夏尔丹等50余位艺术大师的作品,通过绘画、贵族首饰、手工艺品、雕塑等多种形式,再现了美第奇家族留给世人的艺术遗产。
提香·花神——乌菲齐美术馆威尼斯画派珍藏展
地点:东一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29日—7月28日
图片
展览是东一美术馆与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五年十展”合作的第三个国际大展,将呈现包括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委罗内塞及老帕尔马等威尼斯画派大家的49幅经典作品,以此让公众零距离感受威尼斯画派的时代魅力。
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
地点:上海鲁迅纪念馆
展期:2024年4月27日—6月9日
图片
展览分为“大典犹看永乐传”“合古今而集大成”“久阅沧桑惜弗全”“遂使已湮得再显”“珠还影归惠学林”5个部分,陈列超过78件(套)实物展品以及近100张历史图片,介绍《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重点回顾《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以及相关的搜集、保护、修复和出版工作。
金琅华灿: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952号)
展期:2024年4月25日起
图片
自2023年以来,张宗宪先后两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40套共计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极大丰富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与展陈,这批藏品将在此次展览中悉数亮相。
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
地点:世博会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30日—7月21日
图片
展出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铜胎画珐琅,以“交往、交融、交流”作为展览主题,突出强调广珐琅融汇中西的特殊属性,展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的历史。
“传奇”与“新知”——《点石斋画报》140年
地点: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7月21日
图片
《点石斋画报》创刊于1884年5月,是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从时事、民俗、新知等方面,保留了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资料。展览将探索画报的缘起、内容以及影响,并且展示百年前画报的原稿。
“濡染家风:李可染家书中的艺术与人生”
地点:上海外滩111号艺术空间
展期:5月30日—7月26日
图片
展览以李可染写给子女的家书为主线,勾连起他的人生轨迹和艺术创作。展品中除了李可染的书画精品,还有他的信札、手稿、照片、老物件等珍贵家藏文献资料,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向公众呈现。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黄浦区威海路48号5F-6F)
展期:2024年5月22日-10月8日
图片
展览系统梳理上海美术电影的发展史,综合呈现了上海美术电影独特的创作体系,全面展示了其对于社会生活、当代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展览依据从“台前”到“幕后”的展示逻辑,通过1500余件文献、模型、影像等不同形式的展品,介绍了《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黑猫警长》《金猴降妖》《葫芦兄弟》等上海美术电影经典之作的创作历程。
“云上一公里”2024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毕业作品展
地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期:2024年5月9日—6月24日
图片
毕业作品展共有全院10个本科专业的340余名本科生和18个硕士生导师组指导的200余名研究生参加。展览分为常规展和优秀展两大模块,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作品分布在多个批次、组别中轮番呈现,涉及绘画、雕塑、设计、建筑、数字艺术、美术史论等多个领域。
爱,因书坦:黄健亮的读与写
地点:松荫里(上海市武康路376号武康庭205 )
展期:6月8日—7月6日
图片
黄健亮一九六三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嘉义,长期以来致力传播紫砂艺术与茶文化,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征集评委。他的艺术作品用纯手工的方式呈现出古籍雕版木刻的效果,书写的内容来源于日常的阅读和感悟,图文搭配蕴含着作者巧妙的构思,妙趣横生,别具特色。
山河之间——银川地区历史文物展
地点:复旦大学博物馆
展期:5月18日—10月10日
图片
展览展出来自银川的石器、岩画和建筑构件等文物126件(套),旨在探究4万年以来生活在银川土地上的人类与环境之间从依赖自然到利用自然再到融合周边资源改造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胡项城个人展览项目——“天天问”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14日—6月9日
图片
展览遴选艺术家1970年代至今各个阶段的绘画、影像、雕塑作品及资料,并呈现他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历史与特定空间实现的多件大型装置新作,以作品不断发问、思考着当下与未来。
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
地点:中国航海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18日—7月29日
图片
此次展览通过植物与文物的跨界联合,将中国航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人们熟知的植物结合,讲述那些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驶向辽阔世界,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植物故事。
线条之美——吴昌硕书法精品展
地点:上海吴昌硕纪念馆
展期:2024年4月18日—6月16日
图片
展览汇集了吴昌硕自壮年至晚年的石鼓文、金文、隶书、行草书等各个时期各种书体的二十余件精品,意在呈现缶翁篆隶行草等书法作品中的线条之美。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
地点:L’ÉCOLE 珠宝艺术中心(上海)
展期:5月25日—10月7日
图片
展览以祖母绿的地质成因作为切入点,追溯祖母绿从矿石到珠宝作品的整个蜕变过程。这一历程始于地球深处:在罕见的地质环境中,祖母绿应运而生。本次展览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大矿区的祖母绿矿石标本,其中来自中国云南大丫口和新疆达布达尔矿区的精美矿标也是一大亮点。同时,亦向观者呈现了从西方到东方,从公元4世纪至今的祖母绿传世佳作。
听路:中国当代声音艺术实践
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15日—6月16日
图片
这场展览以新世纪以来三个艺术展为线索,通过文献、档案,以及6位艺术家的作品回顾声音艺术在中国的在地过程,观察中国声音艺术家的创作演变,思考声音艺术在当下的艺术生态与未来的可能。
肖像的映象——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三)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3年7月21日—2024年11月5日
图片
展览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毕加索、培根、考尔德、基里科、贾科梅蒂、玛格里特等艺术家的作品将齐齐亮相。这也是继“时间的形态”“万物的声音”之后,西岸美术馆“现当代艺术史三部曲”的终章。
王宁德个展“大洪水”
地点:东画廊
展期:2024年5月18日—6月28日
图片
王宁德的艺术实践从1990年代以来一直引起多种角度的关注。2021年以来,王宁德将采集自家乡丹东的植物制成标本,在当地的工作室中用调配的墨水使其浸润和淹没,经过漫长的过程最终在相纸表面留下对象直接的形象,让人联想到洪水之后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夜焰永昼
地点:之禾空间(合川路2570号,科技绿洲三期2号楼1-2F)
展期:2024年5月19日—8月25日
图片
展览汇集了艺术家米莱娜·桑歇在2023年创作的20幅作品,其中多幅为大型画作。这些画作时而展现花卉,时而展现面孔,用形状和色彩编排出催眠般闪亮的谱系。
北京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
地点: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2日—6月30日
图片
展览以2014年凡尔赛宫举办的“中国在凡尔赛——18世纪的艺术与外交”展为基础,将汇集两馆更丰富的藏品,实现更深度的合作与交流。展览从路易十四和康熙皇帝的友谊开始,讲述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
“世间日月,影中乾坤”皮影精品展
地点:恭王府博物馆
展期:5月20日-8月15日
图片
展览重点介绍清代皮影戏在北京城繁荣发展的情况、清代王府的养班习俗以及历史上恭王府与蓟州皮影的联系。同时从恭王府博物馆馆藏9000余件皮影中遴选出200余件精品,呈现出我国皮影艺术丰富多彩的造型特色与地域文化风貌。
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
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日—8月25日
图片
展览以李世民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遴选了昭陵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的140组249件展品,涵盖陶俑、金银器、琉璃器、石造像、墓志等,多角度展现了唐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劣纸·良画——齐白石的墨痕逸兴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27日—10月
图片
不同于以往的专题展聚焦齐白石创作的最终成品,此次展览旨在以“纸”为切入点,整理白石老人日常生活的杂笔、墨痕留存的粉本,梳理其画纸的种类、特点。展览甄选齐白石艺术精品共计74件套,其中,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珍藏的一套二十五开册页《花卉图稿》,在尘封数十年之后,将首次面世。
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
地点: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展期:6月21日起
图片
展览是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织绣服饰类藏品专题大展,其中近九成展品皆为首次展出。展览将集中展示故宫博物院近百件珍稀清代宫廷织绣服饰展品。同时,也有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展品呈现。清代宫廷制作最精良庄严的服饰——礼服、祭服将组队出展,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国礼朝典的仪式感,内廷各宫主人衣色会随风尚与季节变化流转。
茫父不朽:一代通人姚华艺术展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23日起
图片
展览旨在通过200余件珍贵的书画、文献、碑拓、刻铜、笺纸等实物,全面地呈现姚华在诗词、书法、绘画、考据、篆刻、写铜画笺等领域的贡献,以期使观众了解一位才艺出众、立体饱满的茫父先生。
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陶瓷艺术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2日—7月31日
图片
展览时间维度跨越6000年,空间维度包括古代亚欧大陆和古埃及,根据展品数量和来源地的分布情况,按区域划分为古代近东地区、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印度河流域文明等7个单元。虽非全景式呈现,却可从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展品中,不仅欣赏其制作工艺之精美,且窥见中国之外从早期陶器到晚期瓷器的发展历程。
托马斯·萨拉切诺个展:共生
地点:红砖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22日—8月18日
图片
出生于阿根廷,常驻柏林的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萨拉切诺是一位公认能够在艺术作品中运用高科技的艺术家。此次展览通过近百件互动装置、影像、雕塑、架上作品和游戏体验,以生态视角重新观照艺术,进而反思、重建人类与非人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
墨韵文脉——新安画派精品展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10日—6月10日
图片
展品涵盖了渐江、查士标、程邃、程嘉燧、李流芳、戴本孝、郑旼、黄宾虹等历代新安画派代表人物的重要绘画作品,包括渐江《晓江风便图》、查士标《携琴幽居图》、孙逸《溪桥觅句图》、戴本孝《摹北苑秋山图》等经典名作。这也是安徽新安画派馆藏精品首次在首都亮相。
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大展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1月13日—7月13日
图片
展览借由“序”“大地”“人间”“天空”“艺术恒久”五个篇章,呈现陆上丝绸之路东段,从洛阳、长安到新疆这一区域丰沛的艺术样貌。500余组件展品时间跨度上下4000年,涵盖绘画、雕塑、造像、器物、声音、影像、多媒体等多个门类,共同营造出立体的多维场域——丝路艺术多样,坚韧,活力。它们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悄然改换着妆容,不断再生出新面貌。
五光十色——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
地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展期:2024年2月10日—12月
图片
展览呈现了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遴选出120余件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精品,将十种釉色按五大色釉体系分为五个单元,展示中国古代颜色釉瓷的神韵风骨。
江苏
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4年5月18日—8月18日
图片
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为核心,分为绘画与书法两大板块,绘画部分包含“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篇章,书法包含“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个篇章。篇章主题均源自苏轼代表性的书画艺术理论,苏轼的书画艺术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篇章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世界。
定州——九州咽喉
地点: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5月28日—9月1日
图片
该展为“新九州”系列特展,首展聚焦古九州之首冀州的腹地——定州,以196件/套展品向公众呈现九州与定州的文化脉络。通过展览展示定州是如何作为扼守东西、南北交往咽喉的重地,以及代表其经济繁荣、文化交融、佛法浸润、工艺技巧的精美文物。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4年5月1日—2025年8月4日
图片
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共展示149件/套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精美文物,展出文物年代上可溯及公元前900年,下至亚述考古学再发现的1885年。大部分文物首次在国际巡展中展出,美索不达米亚最著名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系列泥板也是首次出境。
见贤思齐——明清肖像画特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4年4月4日—7月7日
图片
此次展览聚焦先贤文化,分皇室贵胄、景行维贤、乌衣门第、文人逸士、闺阁才媛五部分,展品以明、清(1368—1912)两代创作的肖像画为主,辅助以近现代所绘明清人物肖像画,汇集了曾鲸、禹之鼎、顾见龙、华冠、郎世宁、任颐等肖像画流派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其中包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珍品肖像文物《胤禛朝服像轴》《孝圣宪皇后朝服像轴》《孝敬宪皇后朝服像轴》等。
云晖奂彩——顾公硕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特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12日—6月16日
图片
此次展览分为“过云承辉 四代传人”“博古通今 艺域广涉”“抢救遗珍 发扬传统”“家藏秘宝 化私为公”四个部分,展现顾公硕先生的家世生平、艺术传承及其大公无私精神,展品中除苏州博物馆馆藏外,也有不少来自顾氏后人家藏。
北方有佳人——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辽代女性文物展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30日—6月30日
图片
不同于以往辽或契丹题材的展览,此次展览聚焦于契丹女子,尤其是辽代贵族女性。随着1986年陈国公主墓、2003年吐尔基山女性大墓、2015年辽圣宗贵妃墓的相继发现,我们对辽代贵族女性的神秘生活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此次展览的展品种类丰富,涵盖金银器、铜器、玉器、漆器、玛瑙、琥珀、水晶、玻璃、陶瓷等逾百件(套)。
山水清晖——清代虞山画派精品展
地点:扬州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9日—6月12日
图片
自元代黄公望以来,虞城(今常熟)绘事渐以兴盛。有清一代,“虞山画派”更是享誉画坛。此次展览从扬州博物馆与常熟博物馆精选百余件(套)虞山画派作品,体悟虞山画派近四百年的传承与创新。
浙江
易水寒光——宋辽金银器窖藏展
地点: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东馆
展期:2024年4月23日—8月11日
图片
展览以河北省易县发现的宋辽时期的金银器窖藏为主题,共展出文物四百余件,其中14件/套一级文物,171件/套二级文物。展览通过“酒器”“饰品”“货币”“杂件”四部分展示这批面貌独特的窖藏。制作严谨的成套器物,璀璨华美的精巧饰物,墨书铭文的金银货币,晶莹剔透的水晶玛瑙,金银璀璨,珠玑琳琅,带领观众一窥千年前宋代的社会生活风尚。
上海赋—影像 摄影 绘画1934-2024
地点:乌镇木心美术馆
展期:6月1日至9月1日
图片
以木心文学作品《上海赋》为题,涵盖三十年代至今的上海主题影视剧经典片段、摄影与绘画作品一百四十余件,是开馆以来内容最为庞杂,展品种类最多的展览。
古道具坂田:你我的选择
地点:BY ART MATTERS 天目里美术馆
展期:2024年3月21日—7月21日
图片
展览通过400余件物品,以及影片、文献等展示,回顾了坂田和实的美学理念。展出作品包括了阿富汗石器、弥生陶器、荷兰的代尔夫特白陶、非洲的木制工具,以及平日里随处可见的二手物品等。
天津
河上花——中国花鸟画之道,1368-1911(归国汇报展)
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
展期:2024年5月18日起
图片
“河上花:中国花鸟画之道1368-1911馆藏珍选萃”于2023年赴美展出。此次展览以赴美展为基准,向广大国内观众汇报呈现展品及展览情况。展览选取天博在美展览的55件/套明清花鸟画藏品,囊括了明代院体画、吴门画派、金陵画派、四僧、恽派、扬州画派、海派等重要画派、重要画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花鸟画作品,表现了中国古人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笔墨意趣,以及中国画“寓意兴寄”的创作传统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其中八大山人名作《河上花卷》也将得到此前未有的最大尺幅呈现。
大河文明
地点:国家海洋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2日—7月28日
图片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均诞生于大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印度文明始于印度河流域,中华文明则兴起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本次展览共呈现超过200件(套)来自四大河流域的文物,讲述大河孕育出的璀璨文明。
营造学社之道:蓟州独乐寺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展
地点:蓟州建筑学社(独乐寺出入口处)
展期:2024年3月21日—9月底
图片
今年是独乐寺重建1040周年,也是中国营造学社成立95周年。展览呈现独乐寺相关的唐辽时期文物20余件套,以及与营造学社相关的手稿、文献等100余件套,以此回顾营造学社的学术成就。
陕西
“秦汉文明”系列展
地点: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展期:2024年5月18日起
图片
系列展览包括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城与陵”“技与美”两个专题陈列,相辅相成讲述秦汉时期从政治一统逐步实现国家、思想、文化认同的历史进程,以及大一统格局下的社会风貌、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
江西
众山皆响——对话扬州八怪研究展
地点:八大山人纪念馆
展期:2024年4月29日—8月1日
图片
展览以明清26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为载体,展出文物共计92件(6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8件,共分“笔简且形具”“借古以开今”“我自有我在”三部分。
湖南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特展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26日—6月30日
图片
金乡县主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一生历经高宗、中宗、睿宗、武周、玄宗数朝,见证了唐朝从开疆拓土走向全盛的辉煌历程。金乡县主夫妇墓随葬品极为丰厚,也是县主生前繁华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盛唐时期“东园秘器”的代表作品。墓葬中出土了高大的文官俑和武官俑,以及大量仪仗俑、狩猎俑、伎乐俑和男装胡服的侍女俑,其精美程度可以称之为唐代彩绘陶俑的巅峰之作。此次展览从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映射出生逢盛世的唐代女性恰好遇上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幻化出“东风染得千红紫”的壮观景象。这也建构着人们对于唐朝的各种想象与向往。
错综的视线:早期摄影在东亚(1850年代-1919年)
地点:长沙谢子龙影像艺术馆
展期:2023年9月16日—2024年9月1日
图片
展览以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收藏的费利斯·比托等外国摄影师的早期东亚摄影作品为核心,通过与海内外20余家学术机构及多位藏家展开合作,呈现510余件视觉作品,多维度地探讨早期摄影在东亚的展开,呈现各种意图驱使下摄影所记录到的近代东亚的历史社会景象。
四川
“锦绣西域 万里同风——新疆丝路文化特展”
地点: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展期:5月18日—10月27日
图片
展览汇集了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涵盖先秦至宋元时期的131件(套)精美展品,其中近半数为珍贵文物,包括精美的丝绸毛纺织品、珍贵的多民族语言文字的简牍文书、美轮美奂的雕塑壁画,以及青铜、彩陶、金器等,借助雄浑壮阔的西域场景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
广东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开馆系列大展
地点: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展期:2024年5月1日起
图片
新馆系列大展包括“觉醒时代——20 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传承与演变”“激情岁月——新中国美术的转型与建构”“潮起珠江”“新时代赋”“未来的触感——沉浸式数字艺术大展”“城市链:风起南方的艺术实验大展”“未来花园——当代公共艺术展”,以及“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等八大展览,共展出中外700余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主题多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
山西
灼灼其华——花鸟画艺术精品展
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19日—7月19日
图片
70余件组花鸟画名作一一亮相,其中不乏郑燮、吴昌硕、徐悲鸿、李因及张大千等名家的花鸟画巨制。
台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历史文书珍品——端阳时节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6月1日起
图片
展览精选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端午有关典藏,分五个单元演绎夏季代表节日的端阳时节。“夏日传说”溯源夏季毒月驱厄、人物纪念活动的流传;“重五故事”从端午有关的文献,梳理清朝对传统节日的实践;“收藏端阳”跟着清宫典藏的应景文物,遥想端午时候;“天中同乐”看五月修养晏息时刻,清廷应对环境和人群互动所展开的祝庆;“鲲岛端午”借由端午的记事,展示海岛台湾风情。
看得见的红楼梦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5月17日—2026年5月17日
图片
此次展览以三个轴线展开。一、“大雅可观”:呈现《红楼梦》迷人之处,二、“异物奇货”;三、“一番梦幻”:说明书中人物依据使用、相关联物品的描绘,塑造出不同的性格与隐喻,塑造出女性短暂却灿烂的生命姿态,令人怜惜与不舍。海报
方寸铭情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12日—6月23日
图片
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清宫旧藏与各家捐赠印谱十数件,展品包括清代《印选》册、近现代篆刻家方介堪、王壮为等人的印拓、印蜕等,呈现中国篆刻艺术之美。
笔歌墨舞:故宫绘画导赏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4日—6月23日
图片
“笔歌墨舞”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专题陈列,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呈现人物、山水、花鸟等画科的典范风格及中国绘画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此次换展展出宋代马远《山水人物》、明代文徵明《林泉雅适图并书七言长句》等。
国宝聚焦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4年4月4日—6月23日
图片
展览呈现了一幅南宋风俗画杰作——《炙艾图》。这件画作描绘的是“走方医”施用“艾灸”治疗的情景。
道法自然——道教典籍展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第一期:2024年2月27日-5月26日,第二期:2024年5月30日-8月25日
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道教典籍以元明时期居多,其中不乏珍稀孤本。本次展览将分为“根本道经”“道典精椠”“帝王与道”“养生延寿”4个单元,按主题分类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道教典籍,包括宋代《道德经解义 十卷》章安撰钞本等。
人气国宝展-宫阙建筑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展期:持续至8月4日
图片
展览展出约10件以“宫殿建筑”为题材的书画与器物,观众可以观察到画师描绘建筑细节与营造空间感的不同技巧,品赏原本三维空间的建筑,透过画技转变成二维平面的绘画,再经过工艺匠人的诠释,重新翻转为立体器物装饰的趣味。
海外
日本
竹久梦二展:大正浪漫与新世界
地点:东京都庭园美术馆
展期:6月1日 - 8月25日
图片
为纪念竹久梦二诞辰140周年,本次展览将展出以梦二乡土美术馆藏品为主的约180件作品与资料,在最新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回顾竹久梦二的创作生涯,带领观者感受其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爱知县陶瓷美术馆藏品展:中国陶瓷7000年的旅程
地点:大山崎山庄美术馆
展期:6月1日 - 9月1日
图片
本次展览将展出爱知县陶瓷美术馆收藏的约80件中国陶瓷,包括原始陶器、唐三彩、白瓷、青瓷及对世界产生影响的青花瓷等,通过5个单元展现自新石器时代至19世纪约7000年的中国陶瓷史。
敦煌遗书的世界:藏经洞的宝物
地点: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2日—7月15日
图片
本次展览将集中展出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馆藏敦煌遗书,展示敦煌遗书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重点引领观者感受敦煌遗书在书法方面的魅力与价值。
狗派?猫派?-从俵屋宗达、竹内栖凤、藤田嗣治到山口晃
地点:山种美术馆
展期:2024年5月12日—7月7日
图片
展览汇集日本江户时代迄今以猫狗为主题的画作,引领观者了解日本画家中的“狗派”与“猫派”,充分感受艺术家笔下狗与猫的可爱魅力。
意大利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
地点:军械库,绿城花园
展期:2024年4月20日—11月24日
图片
2024年60届威尼斯双年展以“处处都是外人” 为题,共有331位/组艺术家受邀参与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主题展“处处都是外人”分为“当代核心”和“历史核心”两部分。“当代核心”关注的是处在不同性别之间、受迫害或受指控的酷儿艺术家;处在艺术世界边缘的域外艺术家,如自学成才的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和街头艺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却被视为外人的原住民艺术家。
英国
“脆弱之美”摄影特展
地点: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
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月5日
图片
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正在呈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摄影特展“脆弱之美”,这场展览展出了艾尔顿·约翰爵士(Sir Elton John )与大卫·弗尼什(David Furnish)私人收藏中140位摄影师的300多幅珍贵照片,堪称关于20世纪和21世纪摄影艺术的一次重要巡礼。这些作品从其收藏的7000余幅影像中精心挑选而出,聚焦1950年至今的摄影创作,其中不乏首次对外展出的稀世之作。
现在你看到我们:英国女性艺术家(1520-1920)
地点:英国泰特不列颠美术馆
展期:将展至10月13日
图片
从15世纪的微型画到乔治亚时代的惊险故事,从维多利亚时代的创新者到现代抽象派画家,展览以150余件作品,回顾了400年来英国女性迈向职业艺术家身份的历程。
新生命:伦勃朗与孩童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5月14日 - 10月6日
图片
本次展览将展示荷兰黄金时代画家伦勃朗(Rembrandt)在不同时期创作的6幅「孩童」素描画以及同地区艺术家描绘儿童和家庭的相似题材作品。展览将关注伦勃朗对日常生活的敏锐观察,呈现他以寥寥数笔刻画出人物动作神态的精湛画技。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三十年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4年5月2日—7月28日
图片
展览将展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米开朗基罗(1475-1564)的多件绘画草稿,包括《最后的审判》壁画预备稿以及新修复的《神显》草稿画,回顾米开朗基罗生命最后三十年充满创造力和雄心壮志的戏剧性人生阶段和艺术创作篇章。
表现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明特与蓝骑士
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4月25日—10月20日
图片
展览围绕“蓝骑士”艺术团体,展出逾130件绘画、雕塑、摄影和表演作品,以“蓝骑士”团体的艺术成就作为贯穿故事的线索,讲述“蓝骑士”团体成员之间的友情与合作。
安吉莉卡·考夫曼
地点: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展期:2024年3月1日—6月30日
图片
安吉莉卡·考夫曼,这位马蒂森眼中的缪斯女神是18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此次展览追溯了她从神童到成为欧洲最受追捧的画家之一的轨迹,探索这位被她的同代人描述为“欧洲最具教养的女性”的艺术家的非凡生活。
从勃鲁盖尔到鲁本斯——伟大的佛兰德绘画
地点: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3日—6月23日
图片
展览展示了16世纪和17世纪的佛兰德大师120幅素描,其中30多幅是首次展出,更有一些是最近才被发现的。从老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出色的版画设计和风景画,到鲁本斯(1577-1640)的素描,再到艺术家之间的友谊,通过展览一一可以看出。
罗马军团:戎马生涯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4年2月1日—6月23日
图片
展览穿越整个古罗马帝国,展品包括罗马埃及士兵写在纸莎草上的信件和文德兰达泥板。通过一名普通罗马士兵的戎马生涯(从入伍到征战,再到要塞生活和驻军,最后到退役),揭示了士兵以及陪伴他们的妇女、儿童和奴隶的日常生活。
小野洋子回顾展
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4年2月15日—9月1日
图片
日裔艺术家小野洋子是现当代概念与表演艺术、实验电影及音乐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展览回顾小野洋子逾60年的创作生涯,展出她的早期表演艺术、音乐、电影和纸上作品,以及“和平就是力量”等长期项目。
美国
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
地点: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19日—7月22日
图片
展览展出来自中国湖北地区五家重点博物馆的150余件珍贵文物,包括青铜重器、繁复的玉雕、精美的漆器与华丽的丝绸,涅槃的凤凰、缠绕的螭蟒与长角的神兽……展览首次揭示中国青铜时代曾国和楚国这两个南疆古国前所未知的璀璨、精致和奢华,大量展品为近期考古发现,并首次在海外进行公开展出。
2024年惠特尼双年展:比真实更美好
地点:惠特尼美国艺术美术馆
展期:持续至8月11日
图片
惠特尼双年展是美国本土艺术界举办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群展,1932年以来成为惠特尼美术馆的招牌至今已是第81届。艺术工作者如何“把自己作为方法”,突破自身局限和人工智能的加速挑战,是本届惠特尼双年展留给观众的一个思考。
隐藏的面孔:文艺复兴时期的带盖肖像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4月2日—7月7日
图片
这是第一个研究欧洲十五和十六世纪多面肖像传统的展览。展览展出了汉斯·梅姆林、提香和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等艺术家的60幅作品,强调被遮盖的肖像画的互动性质。
视觉与诗境:中国画的诗意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4年2月3日—6月16日
图片
展览关注中国古代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影响,展示约90件绘画、书法和装饰艺术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受《诗经》唐诗和禅宗经典的启发创作而成。
法国
博物馆中的漫画
地点:蓬皮杜艺术中心
展期:5月29日—11月4日
图片
本次展览的举办地点位于蓬皮杜中心“现代收藏(1900-1960)”常设展区,旨在展现漫画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对话与共鸣。
展厅内设有比利时漫画家 Hergé 及其作品《丁丁历险记:月球探险》、美国漫画家 Winsor McCay 及其作品《小尼莫梦乡历险记》、美国漫画家 George Herriman 及其作品《疯狂猫》,以及法国漫画家 Edmond-François Calvo、美国漫画家 Will Eisner 和 Geo McManus 3位人物的专题陈列。展览还将呈现15位当代漫画家致敬经典或从过去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的作品。
贾科梅蒂 / 杉本博司:舞台之上
地点:贾科梅蒂研究所
展期:4月5日—6月23日
图片
展出贾科梅蒂的标志性雕塑以及杉本博司的摄影作品,结合日本传统能剧中的面具和场景布置,呈现两位艺术家作品中有关现实与幻影的对话。
法国现代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作品展
地点:蓬皮杜中心
展期:2024年3月27日—7月1日
图片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876-1975)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之一,以抽象和极简主义风格的雕塑作品闻名,被誉为现代主义雕塑之父。该展为迄今规模最大的布朗库西作品回顾展,共汇集近200件雕塑,结合照片、素描、电影、档案以及来自布朗库西工作室的物品和家具向观众进行展示。
巴黎1874:制造印象主义
地点:奥赛博物馆
展期:2024年3月26日—7月14日
图片
今年是法国巴黎印象主义首展150周年,展览回溯首展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展览共计展出约130件作品,其中包括1874年印象主义首展作品,也包括同年在官方沙龙展出的绘画和雕塑,两相对比,展示当时印象派给公众带来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