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树是香樟

苏州市树是香樟
汤年华
那一年因为组织江苏书展来到苏州,乘车在市区来来往往穿行,堵车的两回,看到马路旁边的树,一回是香樟树,另一回也是香樟树。
当地司机介绍,香樟树是苏州市的市树,原来如此!正是盛夏,香樟树层层叠叠的,用她那浓密的绿荫为行人遮风、挡雨,偶尔会有几只小鸟,在枝叶间伶俐地蹦跳和歌唱。阳光也来凑热闹,从树叶的缝隙里钻进来,散落在地上,留下一点点参差的斑驳的倩影。
其实,夏季的香樟树在众多树木中并不抢眼。在樱花怒放、海棠未雨时节,我曾站在南京香樟园家里阳台上仔细观察香樟树,那几天沐浴在春风里的香樟枝条和香樟叶子是两种颜色。从枝头往里数,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抑或更多,是嫩绿的新叶。那种嫩绿,接近人民子弟兵崭新军装的质感,青春洋溢,帅气满溢。一穗穗结着小米粒大小的花芽子也紧随嫩叶伸展出来,小小花冠成球形,生于新枝的叶腋内,黄色或白色的花儿,散发缕缕清香。枝头新叶深处,是深绿色、“鲫鱼”状、泛着光泽的樟树叶,像训练有素、威武不屈的老战士,正准备把自己的哨位传给即将到来的新兵。也就一两天时间,主色调由深绿向嫩绿过渡,香樟树的新年轮在新芽接替旧叶中形成了。
苏州工业园区的香樟树并不高大,但是深浅交错的枝条数以百计,构成清新秀丽冠盖。枝叶茂密,气势雄伟,谦逊不语,在百年盛典的喜悦里,不停地向我们点头,不停地向我们微笑。
“常绿不拘秋夏冬,问风不逊桂花香,泊名愿落梅兰后,心静好陪日月长。”没有樱花、海棠那么绚烂,但香樟树浑身是宝:叶驱蚊解毒;皮能治下肢溃疡;果可解表退热,治高热感冒、麻疹;根可理气活血,除风湿,治心腹胀痛、跌打损伤。
据说,从樟木中提取的樟脑、松油等皆是重要医药原料。过冬的衣物为了防虫,都在木柜里放入樟脑丸,打开放了樟脑的衣柜,一个虫子都没有,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这就是樟树的功劳。当然,如果用樟树的木材制作箱柜,那就更具有天然的防虫效果。
因为香樟树木材上有许多纹路,大有文章的样子,又有樟脑的香味,所以就称香樟树了。人们常把香樟树看成是风水树,寓意避邪、长寿、吉祥、如意。在市树是香樟的苏州举办江苏书展,大概因为苏州大有文章吧。
在我更为熟悉的南京,烟笼十里堤的曾是柳树。到了民国,引进法国梧桐,蔚为壮观。现在南京的银杏树和香樟树越来越多,春夏秋冬绿意盎然。柳树和法桐尽管风情万种,但是前一种伤感,后一种在春天里的几天毛絮成灾。苏州选择香樟树做市树,我是赞成的。
事实上,我国境内,香樟树拥有量最大的,并非大陆,而是那个让我们念叨了几十年“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台湾省。台湾省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樟树,以中北部最多,阿里山一带最为集中。
传说,嫦娥耐不住月宫的寂寞,与玉兔偷偷地溜下凡间,来到阿里山嬉戏。一不小心,嫦娥的香囊掉在了溪水边。一只山鹰嗅到香囊的香气,叼走了香囊,山鹰在河畔上方飞过,香气也弥漫在此,从此,河岸就长出了许许多多的香树,就是香樟树。
后来,香樟树被带到大陆,在苏州等地还形成了女儿出生时栽植香樟树的习俗,待女儿出嫁时,家人会把香樟树砍掉,做成两个装丝绸的箱子,当作嫁妆。因为装了两箱丝绸,就有“两厢厮守”之意。两厢厮守,说得是女儿和娘家的血脉相连,也可以表达大陆和台湾的美好情意吧。
作者简介:
汤年华,供职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授予的“江苏全民阅读十佳推广人”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的“全民阅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编著出版图书2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