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又一起重大间谍案破获,盘点那些潜藏在身边的间谍

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破获一起英国秘密情报局(MI6)策反我某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王某某、周某夫妇的重大间谍案件。
见利忘义出卖国家机密
夫妇双双被英国秘密情报局策反
图片
2015年,王某某申请参加中英交流项目赴英留学,MI6看重其核心涉密岗位,迅速操作批准其申请。王某某抵英后,MI6特意安排有关人员对其特殊关照,邀请吃饭聚餐、参观游览,设法了解其性格弱点和爱好需求。
在掌握王某某有较强金钱欲望后,MI6派遣人员以校友名义在校园内与其结识,声称可提供咨询兼职的机会,并可给付高额报酬。王某某在金钱利诱下,答应从事有偿咨询。英方以公开研究项目切入,逐步涉及到我中央国家机关内部核心情况,支付的报酬明显高于正常咨询费数倍。王某某对此虽有所警觉,但在大额金钱诱惑下,仍继续为英方提供所谓“咨询”服务。
经过一段时间后,英方评估认为条件成熟,便转介MI6人员对王某某亮明身份,要求其为英国政府服务,并允诺更高报酬和安全保障。王某某为谋求利益,答应了英方要求,履行了参谍手续。MI6对王某某进行了专业的间谍培训,指挥其回国潜伏,搜集涉华重要情报。
王某某的妻子周某也在某核心要害单位工作,MI6在认为已将王某某套牢的基础上,多次要求将其妻也一同拉下水,并允诺提供双倍报酬。王某某虽有所犹豫,但经不住英方反复劝说、利诱甚至威逼胁迫,最终同意。周某在王某某极力策动下,答应为英方搜集情报。至此,王某某夫妇一同沦为英方间谍。
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掌握扎实证据后,果断采取措施,对王某某夫妇依法审查,一举挖出英方在我内部安插的重要“钉子”。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出卖国家机密的情况并非特例,近期,国家安全部公布了一系列以各种形式出卖国家机密的案例。
提供单位内部资料就能轻松“赚外快”?
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获十年有期徒刑
图片
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小何因欠外债经济压力过大,主动登陆浏览境外某网站,并加入诸多群组,寻求赚钱渠道。在一次网聊中,小何结识了一名自称研学机构的人员“小静”。在了解到小何拮据的经济状况后,“小静”表示,只要小何提供一些单位内部资料,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取“外快”。面对“小静”开出的高价,小何开始频繁拷贝并私自留存各类单位内部培训课件、偷拍办公室的涉密文件、挖空心思寻找内部讲话材料,并按照约定时间发送给“小静”。为了诱导小何继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涉密材料,“小静”还奖励了小何一个“大红包”。在金钱和利益的不断驱使下,小何逐渐迷失自我……
很快,小何的异常行为引起了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经过调查,小何一共向境外非法提供涉密文件资料近30份,违法获利6万余元人民币,而“小静”的真实身份,则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2022年6月,小何因涉嫌“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批准逮捕。最终,小何被依法判处十年有期徒刑。
威胁恐吓 被迫“合作”?
专家出国遭“秘密审查”被迫提供科研信息
李某是我国某领域专家,在该领域拥有多项高端科研成果,著述颇丰,享誉海内外。一次,李某因工作需要,持护照赴某国开展实地调研,却没想到原以为十分正常的公务出行竟落入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窃密“陷阱”。到达后不久,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就借检查出入境证件为由约李某会面,并在会面现场以其所持证件存在问题,可能从事危害该国国家安全活动为由,胁迫李某前往隐秘场所开展“秘密审查”。审查期间,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态度强硬,粗暴搜查并扣押李某个人物品,诬称李某的调研工作实为开展情报搜集等危害该国国家安全的活动。李某起初还据理力争,拒绝承认对方安插在自己身上的莫须有罪名,但在对方长时间以“不保障其生命安全”和“终身监禁”等威胁恐吓下,李某为确保自身人身安全,只得被迫签署“自愿”与该国间谍情报机关合作的协议,并按要求向该国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一些内部科研信息。
回国前,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李某紧追不舍,以“合作协议”和李某前期提供的内部科研信息等为要挟,命令其回国后继续按特定联络方式提供情报,否则将向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
李某深知,如果出卖国家秘密不但将葬送多年学术研究心血,还将给我国科技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隐患。李某回国后,内心深感不安自责,不愿再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任何危害我国家安全的信息,并第一时间与国家安全机关取得联系,详细说明其在境外遭遇情况,特别是被胁迫参加间谍组织、提供情报的来龙去脉,并主动提供相关印证材料,对自身行为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害表示强烈悔恨。
国家安全机关经缜密侦查、综合研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对李某作出不予追究决定,并将为其后续工作提供保护。
青年才俊遇“天上掉馅饼”?
军工专家变境外间谍机关“钉子”获刑15年
图片
张某革曾是一个朴实的农家子弟,家庭贫困仍刻苦学习,1986年考入我国某大学航海工程系,就读于自动控制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某军工单位工作,主要从事军工技术研究,曾带领团队,为国家科技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2004年,张某革赴境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期间,借助军工专家身份结交了某国专家A,并私下保持联系。2011年,受A帮助,张某革获得了赴境外某知名大学访学的机会,至此,张某革进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工作视线。2011年11月,张某革抵达该国,入关伊始即被境外海关工作人员盘查、讯问。
2012年2月,在境外参加某国际会议期间,经A及其助手介绍,张某革结识了一名自称国外海军研究室的男子杰克。此后,杰克经常单独约见张某革,带其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辅以豪车接送、高规格宴请、大额赠礼等方式,充分满足张虚荣心,从而迅速建立信任,拉近彼此关系。杰克还允诺要为张的女儿赴国外留学和取得居住权提供帮助,“天上掉馅饼”的好运让张某革沉浸其中。
正当张某革在金钱和利益的巨大诱惑下难以自拔时,杰克突然撕下伪装,露出真实面目,表明自己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的身份,希望与其进行合作。张某革一时惊慌失措,并未立即答应对方的合作请求,但经杰克劝解、诱导、怂恿,并保证情报联系渠道安全,张某革的内心开始发生动摇和变化,最终答应了合作请求,履行了参谍手续,甘愿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在我国防军工领域的“钉子”。回国后,张某革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搜集我国军工情报,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了大量我军工领域核心技术机密,对我国家利益造成巨大危害。
2013年12月,经严密侦查,在掌握犯罪证据基础上,国家安全机关在张某革即将赴境外与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会面前夕,及时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在国家安全机关讯问期间,张某革态度恶劣,百般抵赖,自认为国家安全机关不会掌握其在境外加入间谍情报组织的情况,最后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不得不供认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丧失了坦白从宽的机会。最终张某革因犯间谍罪被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涉外活动增多,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勾联、策反我重点单位人员,实施间谍情报活动也愈加猖獗。各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重点涉密岗位人员,要自觉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要依法依规规范工作。要依法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必要的安全检查,及时反映涉及国家安全的有关情况,落实好各项反间谍安全防范措施,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要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和所在单位行前教育、归国访谈等,认真填写相关登记备案表,不隐瞒、不漏报,便于国家安全机关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要自觉保守国家秘密。应对不明身份人员要多加防范,在涉外交往中要洁身自好,多些警惕,避免落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布置的陷阱;在与境外人员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时,注意遵守保密规定,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泄露涉密信息,不要贪恋过于轻松获取的利益,避免吞食诱饵,最后难以摆脱。
——要提高反间防谍意识。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公务出国境团组人员不要违规脱离集体单独外出活动。要遵守所在国家法律,避免给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留下可乘之机。如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攀拉策反,应避免慌乱,有理有据予以拒绝,必要时向我驻外使领馆求助和报告,归国时应及时直接或通过单位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有关情况。
主笔:孟萌
综合自:国家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