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里的湘村丨贺有德:阳光照耀朱岩村

编者按:百名作家、百座湘村,无数湘人、万般湘味。他们的笔下,有山野之趣,有儿时回忆,有湘村的往昔和今生……即日起,红网文艺频道推出《文学里的湘村——湖南百家写百村》专栏,推作品、推作家、推乡村,讲好湖南乡村故事,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擦亮、打造湖湘名村名片。
图片
图片
阳光照耀朱岩村
文/贺有德
车子行驶在乡村柏油路上,满眼田园风光围裹而来,风里飘来的泥土气息,那是熟悉的乡村味道。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宽阔平坦,开车如舟行水上,顺风扬帆,平稳欢快。
阳光灿烂、透明、饱满,纷纷扬扬。我们一行人相约,奔赴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湘中腹地涟源市湄江镇朱岩村。
湄江风景区地处湘中腹地,为国家4A级地质公园,集泰山之雄伟与漓江之秀美,享有“三湘一秀”和“楚湘奇观”的美誉。有一首顺口溜这样赞美:一代帝陵,两湖秀水,三道岩门,四片绿洲,五座寺庙,六大飞瀑,七里峡谷,八面险峰,九曲湄江,十里画壁,百个奇洞,千块奇石,万树腊梅,亿年历史……朱岩村是独立村落,就在三道岩门与十里画壁之间;听说在这里,社区便是景区,居民都是生活在风景里。
经过法治文化广场,我们走进了朱岩村,也走进了一部“乡村振兴”的美丽传奇。
两边是山峰连绵,柏油路在山峰之间蜿蜒盘旋。摇落玻璃,向外望去,蓝天白云,阳光灿烂,田地起伏不定,民居错落其间,一片祥和安宁。马路两边的墙体彩绘温暖人心,公益标语鼓舞人心;秀美屋场——“祥和苑”四处,恍如误入“桃花源”,成了“桃花源”里人。柏油路盘旋而上,你永远不知道前方的风景,总是惊喜不断。
美景的诱惑挡不住,我们在一处两层楼新民居前停下。主人淳朴憨厚,笑容慈祥,搬椅子,倒茶水,很热情。这位陈嗲嗲(此地人称老爷子为“嗲嗲”)这样感慨:山沟沟里的人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从来就没想过——那时候谁敢想啊!村里人穷怕了……
曾几何时,这里是出了名的穷山恶水——
朱岩村有七个组:朱岩、朱木、塘湾、庙山、东排、冲子、大岩。昔日的朱岩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村民衣食全靠村里的薄田薄土种庄稼,此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穷得叮当响。被迫无奈,村民们相约去河里挖河沙,结伴远走益阳帮人收割水稻,甚至以乞讨为生……村里太穷,村里的女孩只想往外嫁,外村的女孩根本不会嫁进来。当时流行着“有女莫嫁朱木山,三十六弯上大岩”……
听陈嗲嗲翻古,我陷入沉思——这里正是朱木山,当年的穷山窝,如今的“桃花源”,现实版的“山乡巨变”!后来,陈嗲嗲不说了,只是摇头感慨。阳光下,陈嗲嗲活像一尊古老的雕塑,背景便是今非昔比的朱岩村。
图片
在朱岩社区服务中心,我们见到了42岁的村支书陈杰。原本家境殷实,先在宁波经商,后来回到自己家乡,先在煤矿搞管理,后来自己创业,个人事业风生水起。当时村里人才奇缺,凭着可靠的人品与出众的才能,在2017年换届选举中,陈支书全票当选。受命于危难之际,从此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带领全村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雁”。上任至今,呕心沥血,全力以赴,先后被评为最美扶贫人、优秀党务者、优秀共产党员、市人大代表、人民好支书……
见到我们,陈支书面带微笑,热情招呼,在随和的气氛中,我们面对面开聊。
我们最关注的是朱岩村的“创业史”。面对我们好奇的目光,陈支书微笑着打开了话匣子。
新官上任,陈支书烧了“三把火”——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先得转变村里人的思想观念。
山里人淳朴厚道,但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观念。陈支书一上任,曾带领村里人去自己经商多年的宁波搞烧烤,开超市,从宁波到浙江省城杭州,到湖南省城长沙,村里人生活状况有了改变,但村子几乎成了空村!陈支书跟我们说:当时想改变这一状况,留住村里人不外出,难度很大!压力很大!“乡村振兴”政策出台,陈支书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可村里人安于现状,不思变改。上任伊始,陈支书为保护原汁原味的良性生态环境,着手禁燃禁炮,成为全市首个“吃螃蟹”的人,不少村民不理解;兴建文化宣传墙,少了出租收入(墙面出租都是收费的),村民们不情愿;打造秀美屋场,拆老屋建新屋,不少人想不通……在接受湖南省法制电视专栏记者采访时,陈支书与年逾古稀的龙嗲嗲在休闲凉亭面对面,回忆了当年思想转变的心路历程,从不理解、不支持到甘愿“损失一己之利,顾全大局”,坦言“退一步海阔天空”……皇天不负有心人,村里人的观念开始拐弯,有好政策支持,不出门也能致富,何乐而不为?说起那段日子,陈支书说,人都瘦了一身肉……
从根本上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必须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说到此处,陈支书给我们看了一系列清单:全村水泥路从路面硬化到加宽、路面白改黑、全村安全饮水从修建蓄水池到安装到组到户、建设秀美屋场1个、建设美丽乡村(含秀美屋场3个)、落实垃圾分类、办公楼及配套设施、大岩组高标准农田建设、渠道复修、大岩组污水处理、文化广场建设、路灯安装、危房改造10余栋、空心房全部拆除到位……
在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如此大手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既要人力物力,更要财力——资金从哪里来?陈支书上任不久,正好赶上“乡村振兴”热潮。乡村振兴战略好似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古老的朱岩村,陈支书更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鼓舞,信心更足了。朱岩村灵活采取“村集体组织带动模式”和“外部资金撬动模式”对接,双向发力,加快致富步伐,但困难仍然不少:村民们小农经济意识比较浓厚,走村串户,上门“家访”成了工作日常;虽然国家大力扶持,也不能动辄伸手向国家要钱……说到此处,陈支书不多说了,满脸的沧桑与沉稳,诉说着曾经的艰难与前行的坚毅……
紧要关头,两次下乡送温暖给致富路上的朱岩村带来了动力与活力。2019年3月,市科技扶贫专家组团进村把脉问诊,助力乡村振兴:整合扶贫与旅游开发资金,利用湄江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开设农家乐、烧烤区、油菜花田、双龙洞景区,举办油菜花节、烧烤节、漂流节,开发民宿旅游,激活旅游人气……2022年5月,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深入朱岩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加强耕地保护,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生产;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打造秀美屋场;强基础,强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这样面对面、手把手地送温暖,阳光般暖心,给了朱岩村人信心和力量,就像乡村振兴路上的“导航仪”,避免了走弯路,在致富路上一路奔跑!
图片
朱岩村拥有极其丰富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大有可为。
朱岩村域内有千亩国家森林、十里绝壁、三道岩门、双龙岩洞、天然瀑布、湄水河、梯田、景观农业等自然景点。开发旅游业,发展民宿业,占天时,有地利,得人和。朱岩村抓住契机,加大力度,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建成揽月古道、汀兰步道、双向索道、观光电梯、水上乐园、望瀑桥及商业街、观光电车、休闲农庄、中高档民宿、游客服务区、大型停车场。如今,各地游客来朱岩村旅游,十里画壁千年奇观、双龙岩洞天然流水、山中瀑布飞流直下、三道岩门曲径通幽让你流连忘返,美丽乡村现代变迁让你感慨万千,农家独特美食让你大快朵颐,湄山文化多姿多彩让你叹为观止……除此以外,这里还是少年儿童劳动实践、春秋游和夏令营基地,大学院校研学基地,党建、工会、青联、妇联活动基地,摄影绘画、野外拓展、爱情主题活动基地……观念更新,基础夯实,旅游业发展优势凸显,为朱岩村全民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赶上“乡村振兴”的快班车,“三把火”烧起来,以星火燎原之势,撬动了朱岩村乡村经济,从此改天换地,翻开了全新的篇章:2021年4月被确定为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同年12月入选第三批省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10月被确定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第十批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文明村,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新华社、中央信息报等中央媒体和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视、湖南日报等省级媒体曾经先后进行报道,朱岩社区从此华丽转身,成了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
中午在吴嗲嗲家“吃个便饭”。吴嗲嗲家两层楼,看来新建不久。两口子很热情,满满一大桌农家土菜,土鸡土鸭土猪肉,外加时鲜蔬菜,绿色环保食品,喝自酿米酒。饭桌上,陈支书说起这个吴嗲嗲家曾经是贫困户,如今全村脱贫,吴嗲嗲家也今非昔比。说到此处,满脸憨厚的吴嗲嗲不停地敬酒,如今日子好过了,全家人衣食无忧,以前想都不敢想……
图片
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从朱岩古村到朱岩社区,朱岩村的华丽转身,堪称新时代的新传奇。
这里的人素来古道热肠,民风淳朴,如今传统的小农意识日渐淡化,法治意识日渐浓厚,已经成了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如今,朱岩村移风易俗,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家庭教育,村风村貌焕然一新:居民勤劳友善,邻里和睦,遵法守信已成风气,是远近闻名的“无毒村”、“无诈村”、信访“三无村”……
这里的生活区绿化率达到15%,卫生厕所实现100%,美丽乡村建设全域铺开,拥有“祥和苑”等4个“秀美屋场”,沥青路通到户,安全饮水全解决,电力通讯供应足,太阳能路灯全覆盖。体育文化设施齐全,800平方米大型文化广场、体育健身、闲庭步道、自行车骑行道、公共卫生间、休闲凉亭、便民座椅、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室一应俱全。入夜,景观灯、霓虹灯与星空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旅游业发展是朱岩社区最大的亮点,现有集体经济资本金200多万,入社居民120余户,民宿20余家,农家乐10余家,大型商店3家,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建起了社区医务室,在岗就业300余人。2022年接待游客突破5万人次,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值突破1000万,集体资金纯收入20余万,带动居民人均增收突破7000元……
如今,村民不再外出务工,反而吸引了外人来这里投资旅游……漫步在闲庭步道,徜徉在文化广场,去休闲凉亭坐一坐,去农家书屋看一看,一派“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欢乐场景——这现实版的“桃花源”……
依依惜别,脑海里蒙太奇似的闪过朱岩村的华丽转身场景……忽然,车停了下来,又到了陈嗲嗲家门口。我们再次下车与陈嗲嗲闲聊,临走时,我对陈嗲嗲大声说道:“陈嗲嗲,环境越来越美啦!日子越过越好啦!”陈嗲嗲笑了,不停地说“日子越过越好”,笑容格外灿烂。阳光下,宛如一尊雕塑,背景仍然是今非昔比的朱岩村。
来到法治文化广场,与朱岩社区告别。我们走下车来,回头望去,灿烂、透明、饱满的阳光下,美丽的朱岩村格外美丽!
(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图片
贺有德,笔名老树,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教师作家分会理事,首届湖湘教师文学征文大赛获奖者,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若干,作品被多家报刊和网站转载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