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任无疑问的莫迪,唯独丢了锡金,中印问题谈判,给中方留了筹码

印度从四月份开始的总理大选,当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按照规定,印方分了七个梯次进行投票,参与选民达到了史无前例的9.7亿人。本月4日开始,印度选委会将开始计票。
按照民调以及当前形势来看,当下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及联盟政党,仍将取得多数席位并继续执政。可以说,莫迪在不久后,将成为继尼赫鲁之后,印度第二个成功连任三届的总理 了。
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
但值得注意的是,接连获胜的莫迪,却在关键地区落了下风。
据印度媒体报道称,在全国选举期间,印度还同时展开了地区选举,结果在锡金这个地方,莫迪领导下的人民党,以及最大的反对党国大党,都没能赢得任何的席位,而是由该地一个名为“锡金民族解放阵线”的政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获得了该邦议会32个席位中的31个。
这个“锡金民族解放阵线”并不简单,他是一个主张锡金独立的政治组织,多年来始终在为锡金地区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治。对于莫迪而言,虽然拿不下锡金,对其连任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由于该地区的敏感性,丢了锡金就等于是在中印谈判中,给中方留下了一个筹码。
首先,从历史层面来讲,只要谈到锡金,印度本身就是不占理的。
锡金原本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有着自己完整的政治系统和统治家族。但在19世纪的时候,由于英国和锡金发生了多次冲突,英国便逐渐加强了对锡金的控制。到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殖民者也随之撤出了锡金,而印度就以所谓“继承”为由,加大了对锡金的控制。
刚开始,印度还是通过一份《锡金与印度条约》,确认了自己对锡金的保护国地位。到后来,印度就逐步加大控制,并最终将其吞并,使其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邦。
图片
(锡金展开地区竞选)
对于印度的这种非法行动,中方始终都是没有承认的,只是一直都很少提及,而印方则将中方归类为了“默认”态度。直到今年三月份,印方再次就中印边境问题挑衅中方,对此中方才再次回应,并提及到了锡金问题。
中方表示,中印边界当下仍存在未划定的部分,其中就包括中段、西段、东段以及锡金段。可以说,中方的这番表态,就是明确告诉印方,对于印度吞并锡金的行动,中方是不承认、不认可的。
对于中印两国而言,锡金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的。
首先对于中方而言,锡金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它紧邻西藏自治区的南边,是中印边境的一部分,这里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了我国边疆的安全与和平。更进一步,锡金的战略位置,让它成为中国增强在南亚影响力、实现区域战略布局的关键棋子。
此外,锡金还与不丹相邻,这一地理优势,就使得中国能够在必要时刻,以此为据点,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不丹,进行战略性的影响,从而保持区域内的战略平衡。
图片
(莫迪视察中印边境)
而对于印度来说,锡金不仅是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邦的重要通道,被形象地称为印度的“鸡颈地带”,而且其地理位置和控制权,还直接关系到了印度东北邦的供应线路和整体战略安全。可以说,对印度而言,维护对锡金的控制,不仅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确保该地区稳定的必要条件。
再加上锡金的特殊地理环境,还使其成为了印度监视邻国,尤其是中国和不丹动向的重要前哨。通过加强对锡金的控制,印度不仅可以有效监视其国境周边的安全形势,还可以通过展示军事和战略能力,对不丹等邻国产生一定的威慑力量,进而强化自己在区域内的影响力。
所以,锡金算得上是两国争夺战略优势和边界安全的重要据点。
如今,莫迪所在党派没有赢得在锡金的任何席位,这一结果不仅对于莫迪的全国政策推广构成了挑战,而且更加剧了其政治稳定的不确定性。此外,当下锡金地区的政治格局,也揭示了莫迪边境政策和地区管理策略中存在的漏洞,同时也体现出锡金人民,对于维护其地方政治文化和偏好的坚决意愿。可以预见的是,日后人民党对于锡金的管理,将变得更为棘手。
图片
(中印就边境问题展开谈判)
而这一情况,则为中方在和印度的谈判中,多添了一个筹码。
我们都清楚,国际谈判常见的策略之一,就是利用对方内部的弱点或问题作为杠杆,以争取到更有利的谈判条件,在边境争议等敏感问题上更是如此。因此,如果印度在锡金地区的政治支持基础,被进一步削弱,那么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在谈判桌上向印方施加压力,迫使其在其他争议地区或者议题上做出让步。
总之,中印边境的谈判,中方又有了关键一子。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