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飞赛精密:沉淀钣金加工行业的“新势力”

“你是否了解汽车零部件的性能?”在近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当记者在被相关工作人员反问到这一问题时,顿时发现这里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故事。
“例如,汽车零部件对表面防腐蚀性能要求极高,盐雾测试是对金属防腐蚀性能测试的一种常见方法,一般民用产品对盐雾测试的时间标准要求通常在72小时以内,而飞赛精密可实现其生产的汽车零件的盐雾测试时间高达上千小时。”现场的深圳飞赛精密钣金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说。
汽车行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是整个供应链的强大支撑。记者近日与飞赛精密创始人戚玉玲进行对话,了解到这家为比亚迪、三一重工、长城集团AEBU事业部、ABB等多家知名企业供应结构件的国家高新企业,与智能制造的不解之缘。
图片
据戚玉玲回忆,飞赛精密的第一个客户是诺基亚。“创业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为诺基亚不锈钢手机外壳的真空镀膜工艺环节提供精密遮蔽挂具。”她说。
已经深耕智能制造25年的戚玉玲,凭借丰富的智能产品研发和制造经验,2014年开始在深圳创业。她创立的深圳飞赛精密钣金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可以分二个阶段概述:第一阶段专注海洋、汽车、半导体制造、高端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精密零件、机架、汽车零部件及电池零配件等的研发和智造,经过数年的沉淀和技术积累,全工艺加工能力逐渐完善,能够为智能制造企业以及智能产品结构件提供从打样到量产全工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如今的飞赛精密,紧跟着工业4.0变革步伐不断的优化和自我提升,目前已服务超10个世界500强品牌、超30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范围也从精密钣金延伸到工装夹具、产线自动化装备的研发设计和智造领域。当下聚焦于工业4.0背景下的智能化数字化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正借助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和智能智造高速发展的东风成为智能工厂全面解决方案的新势力。
图片
打造三角形能力:品质、成本、交付速度——是飞赛精密在钣金加工行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一切都源于热爱,在飞赛精密的发展史上,戚玉玲曾经带领团队无数次临危受命,承接过多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高质量如期交付,并和多家客户达成深度合作。戚玉玲印象最深的是曾交付英伟达的订单。例如在2017年,飞赛精密曾接到英伟达的一款服务器机箱的加工订单。该产品涉及镀锌板、铝板、铜板等多款材料,喷粉、喷油等多种表面处理工艺,以及激光切割、数控冲压等多种加工工艺,甚至部分工艺是飞赛精密此前完全没有经验的。
“更具有挑战的是,客户给的加工周期只有一周,一周后英伟达要带着这一产品参加国际性展会并且进行新产品发布,时间不容丝毫延后,我们必须在一周内完成交付。”戚玉玲回忆起英伟达项目交付的过程仍历历在目,“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第一台服务器机箱下线的时候是一个深夜,至今都记得我们团队在车间与英伟达美国总部开电话会议的欢欣鼓舞。最终项目顺利交付,这样的挑战对我们的团队来说是家常便饭。”
戚玉玲总结到,客户考量供应商是否达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判断:一是产品品质能否达到高标准,二是成本是否具有竞争力,三是供应商是否具备快速交付能力。飞赛精密多次在高要求、短时间、多零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交付,并凭借出众能力,已经成为比亚迪多个事业部的合格供应商,参与比亚迪小车、商用车、大巴车、云轨、电池等众多项目产品结构件的研发试制和批量供应。目前,飞赛精密获评“国家高新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入围2023粤港澳大湾区专精特新标杆企业TOP100提名候选企业(第1批)榜单。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除了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搭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然而放眼整个钣金制品行业,尽管行业处于稳步发展中,但在现阶段,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仍然是制约钣金加工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这一痛点,飞赛精密成立了广东飞赛创新技术研究院,通过储备、培养、甄选,不断为总部输送各类技术人才;同时与各地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孵化计划,引入新生力量到不同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长期孵化和培训。
目前,该公司年度订单在几千万元规模,预计经过爬坡扩产,正在向亿级目标冲刺。戚玉玲表示,接下来希望能够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提高产能,扩大企业规模,计划释放10%的股权启动第一轮融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