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最精明的人》:换个角度“读”恒大事件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赵茜
许家印被捕后,恒大造假风波持续发酵。
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恒大地产及其责任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恒大地产时任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伴随重磅“罚单”靴子落地,知名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危局也浮出水面,6月3日,中国信达在港交所公告称,拟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的聘用期限将于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结束之日结束。此前,中国石油、中国人保、招商银行等多家上市公司接连宣布取消与普华永道合作,涉及审计费用超过2亿元人民币,引发业界震动。
有媒体根据《注册会计师法》估计,如果按照“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来计算,普华永道罚没款最少为2.7亿,最高可达13.5亿。
另据天眼查,5月30日至31日期间,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5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3.8亿余元,公司现存81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超710亿元。
图片
从爆雷到资不抵债,曾连续数年登上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榜单“冠军”宝座的恒大集团只剩一地鸡毛,人们在唏嘘之余,也能感到历史镜像的巧妙呼应——
二十三年前的美国,也曾上演过一场财务造假自尝苦果的戏码,故事的主角,正是一度风光无两的能源巨头安然公司。
这家公司的破产,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破产案,直接导致了美国《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出台,也结束了华尔街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大牛市。
2001年安然公司垮台后,作为审计机构的安达信也受到牵连,被迫退出审计业务,从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中被除名,“五大”从此变成“四大”。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从安达信流失的客户、人才、资金,都流入了普华永道。今天普华永道的“危局”,也让人再次想起安达信的悲剧。
这些故事,都被写进了2007年初出版的《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这本书中。本书作者是当年最早公开质疑该公司交易的分析师和记者,彼得·埃尔金德和贝萨尼·麦克莱恩,为深度还原安然成败始末,两位作者历时16个月深入调查、详细访问,让一群逐利者的悲剧浮出水面。
图片
数字的游戏:被打开的潘多拉的魔盒
正如《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书名所写,房间里最精明的人,缔造了上世纪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安然神话”。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破产之前的安然公司拥有约2.1万名雇员,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7名,且连续6年蝉联“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被视作
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到1010亿美元。
它的前身是联合北方公司和休斯顿天然气公司,1985年美国天然气市场下滑,因现金流近乎枯竭,休斯顿天然气公司接受被联合北方公司收购,新公司改名安然,由原休斯顿天然气公司CEO肯尼斯·雷担任领头羊。
肯尼斯·雷是不走寻常路的聪明人,在他的推动下,安然公司从早期的“天然气管道公司”转变为“专业能源公司”,还在麦肯锡公司杰夫·斯克林的建议下成立安然资本,将天然气、石油、电力价格涨跌风险包装为期货,吸引更多投资人加入共担风险。
这样的“金融创新”使得安然公司营收连年增加,迅速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杰夫·斯克林也因此成为美国金融界的新星,还在肯尼斯·雷的邀请下加入安然公司,从金融部门的总裁起步,逐渐成为仅次于公司内肯尼斯·雷的总裁和COO。
在肯尼斯·雷和杰夫·斯克林的带领下,能源巨擘安然公司成为了数字游戏的“玩家”,不仅创新性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原则(MTM),还采用了SPE(特殊目的实体)的玩法,这里的SPE,简单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空壳公司。
靠着这两样“工具”,安然公司就能够将预期收益计入报表,同时将想要隐藏的资产剥离,减少原公司承担的风险。这样一来,安然公司既可以卖现货,也可以卖期货,实现了对市场的完全掌控。它的账目只见获利、不见亏损,也因此成为投资者追逐的“明星”。据传,当时无论是投行还是散户,都大量持有安然的股票债券。
隐患也就此埋下——
光鲜的财报实际是负债和亏空的遮羞布,为了隐藏公司财务问题,精通于财务工作公司CFO安德鲁-法斯托和杰夫·斯克林创立了数以千计的SPE,专门承担安然公司的负债与亏空。
看似聪明的做法,最终成为了“煽动翅膀的那只蝴蝶”,让安然公司在脱轨之路上渐行渐远。
图片
破灭的神话:巨头是如何崩盘的?
一切都得从2000年6月到8月加州106年不遇的高温天气说起。
当加州人民饱受用电之苦时,以安然公司为首交易商却想方设法寻找牟利机会,操作电力批发市场。2003年,安然公司破产2年之后,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发布针对能源市场操纵行为调查最终报告,指出安然公司的三种赚钱策略——在系统拥堵上做文章、跨州买卖和辅助服务的“低买高卖”。
就拿跨洲买卖这条来说,FERC的报告指出,当时至少有10个市场主体和安然的操作相似,先把电卖向州外,等到加州实时市场最需要的时候再把电卖回来。
一组数据显示, 2000 年12 月 7 日,加州电价高达 1400 美元/ MKWH,是平时的 20 倍。后续的停电事件,也使得加州160 万户居民因此受到影响,经济损失高达百亿美元
投机行为使得加州电价节节攀升,操纵市场的传言也愈演愈烈,民众躁动的情绪中,安然公司终于露出了“马脚”——市场上开始出现质疑安然刻意抬高批发电价,借此炒高股价粉饰财务报表的声音。
说到这里,又回到了《房间里最精明的人:安然破产案始末》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之一贝萨尼·麦克莱恩,正是当年最早公开质疑该公司交易的分析师和记者。2001年,她在《财富》杂志上发布一篇名为《安然股价被高估了吗》的文章,在市场引发轩然大波。一片质疑声中,投资者们才意识到,“安然神话”背后可能是万丈深渊。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发布的第一季财务报表,这让它遭受到了更大的信任危机。报表显示,由于中断了与“某一关联企业”的财务合约,公司亏损6.18亿美元。同时被市场关注到的还有安然公司高层的变动,杰夫·斯克林和助手白露龙早已套现辞职,这成为压倒安然公司的另外一根稻草,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就是股价狂跌。
终于,2001年11月8日,安然公司承认自1997年起虚报盈利5.86亿美元,25天后,这个曾风光无两的能源巨头从世界之巅跌落,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安然神话”就此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