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领衔,良渚文明研究中心落户浙大城市学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纪驭亚 通讯员 孙亚飞
泱泱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在哪里?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图片
受访者供图
6月3日,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受聘浙大城市学院讲座教授,领衔指导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建设工作。
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洪庆华,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原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二级巡视员、浙大城市学院兼职研究员陈寿田共同为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揭牌。国际知名考古学家、牛津大学副校长杰西卡•罗森教授发来贺信对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
图片
洪庆华、陈寿田为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揭牌
身处良渚遗址所在城市
建成学术科研高地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国人从小就有这样的认知,但长期以来,国际上很多人却不认为中华文明史有五千年。随着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
杰西卡•罗森教授表示:“这是一个具有世界重要性的一个遗址,而不仅仅对中国重要。”
“浙大城院的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后,首先要深入研究和阐述良渚文明的内涵和价值意义。虽然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我觉得还有深入必要,尤其是对近期的新发现进行跟踪。”王巍强调,在高校成立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对于传承良渚文明和推动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的大考古理念下,高校有学科齐全的优势,可以做好研究、阐释、保护、利用、传承,包括跟文化产业的结合等,形成高端智库,为浙江、杭州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建议和咨询。”
王巍指出,中心要加强对良渚文明的传播。“良渚意义深远,价值巨大,文化挖掘和国际传播任重道远。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好好传播,包括短视频、儿童漫画等。浙大城院有纪录片中心,还可以动员学生的力量做一些良渚的自媒体传播。”
图片
受访者供图
“我们身处良渚遗址所在城市,要以良渚文明研究为重要着力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和《中国历史》教科书《良渚遗址》课文作者,陈寿田从如何证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开始,讲述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之路和重大意义,并分享了他对浙大城院的良渚文明研究中心的构想。
陈寿田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改写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展现了关于文明标准的中国方案。如今,良渚遗址以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实证的高度被载入了国家统编《中国历史》教课书。从2019年开始,全国的中学生在国家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科书上就能读到良渚文化,了解良渚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深远意义,知晓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陈寿田透露,为了研究好良渚文明,讲好“良渚故事”, 希望揭牌以后,各方面都行动起来,合力做好良渚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工作,“良渚文明研究中心首先要做一个顶层设计,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五年研究规划,确定研究重点,研究方法,抓紧申报省部级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要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向世界展示全面、真实、立体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
据介绍,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后,将以建设“良渚文明全球文献中心”、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建设“高能级文化智库”、建成“良渚文明数字实验室”和“良渚文明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推动良渚文明的保护与研究、传承与活化为主要任务,构建从学术探索、文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到展示传播与创新转化的全链路闭环,力争把良渚文明研究中心建设成为业内一流、全国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凸显学校特色的良渚文明与中华文明研究传承的学术科研高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图片
受访者供图
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与交流
建成良渚文明研究人才聚集地
成立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是浙大城市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服务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助力杭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抓手。
浙大城市学院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杨波指出,学校将以良渚文明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将研究中心建成有高度的良渚文明研究人才聚集地,促进有广度的良渚文明国际交流互鉴,结出有深度的良渚文明研究果实,推动良渚文化研究深入发展。
图片
杨波为王巍颁发聘书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积极布局开展良渚文化研究,推进“良渚文化进校园”,着力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力量。
目前,该校已经开设了全省首个本科考古学专业,获批首家省内高校团队考古发掘资质,设立了浙江历史研究中心、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和平台。同时先后与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广旅游局、良渚遗址管委会、西泠印社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良渚博物院、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此外,学校邀请王巍、单霁翔、王宁远、陈寿田等专家学者来校主讲“良渚遗址与中华文明”系列大课,每年新生赴良渚遗址参观,举办“良渚文化全国高校巡展”,开展良渚文化进课程的教学改革,组织学生设计创作良渚文化主题文创产品,有力促进了良渚文明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