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空中“蜘蛛网”密布?电线入地也应纳入“美丽家园”改造

图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上海市建造了一大批住宅小区。然而,40年过去了,许多小区的居住环境已不适应市民对生活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加上当年建造时的局限,一些老大难问题日渐突出,如停车难、飞线充电、空中“蜘蛛网”等,不但影响小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而且还影响了小区的整体风貌。
“美丽家园”改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作为民生工程,“美丽家园”改造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实事项目,仅今年就安排了1500万平方米的改造。许多经过改造后的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多年难以解决的停车难、飞线充电问题得到了缓解或解决,老百姓对此交口称赞。
但笔者最近走访了若干个经“美丽家园”改造后的小区,听到老百姓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头顶上的“蜘蛛网”,没有得以入地,依然悬挂在空中。
据了解,许多小区在“美丽家园”改造时,根据居民的意见建议,都有意将空中电线入地纳入改造项目。但由于电线入地牵涉到电力部门,不是街道和小区“三驾马车”能决定的事,且其中的费用及繁杂的手续,都让改造实施时望而却步,很难纳入实施改造方案。
“美丽家园”改造,空中电线入地真难以解决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上海前些年许多马路上的空中电线经过专项改造,不也入地了吗?只要措施得当,各方合力,从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角度,电线入地纳入“美丽家园”改造项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对此,笔者建议,本市应该完善相关规定,在实施“美丽家园”改造时,在实施主体单位中加入电力部门;每个小区改造时,电力部门人员应成为改造领导小组成员,在拟定方案时,电力部门应参与其中,小区有多少空中“蜘蛛网”可以入地,应体现在规划中。政府部门和属地街道应做好协调工作,电力部门应大力配合,积极参与“美丽家园”改造,早日消除住宅小区内的空中“蜘蛛网”,让“美丽家园”更美丽,让惠民的好事做得更好、更完善,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