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 聚焦“三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访天桥区委书记孙战宇

图片
编者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日前,由济南市“项目深化年”经济宣传工作专班指导,济南日报策划组织的向“新”而行——济南新质生产力主题报道活动走进天桥区。
在对话专访环节,天桥区委书记孙战宇表示,作为济南市的老城区,天桥区将用好“因地制宜”这一重要方法论,向“新”聚焦发力,推进产业焕新、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为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今年我们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着力建设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孙战宇表示,天桥区将重点聚焦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等方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商贸服务业一直是天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采访中,孙战宇介绍,下一步天桥区将优化提升商业载体,积极打造第四代商业综合体,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同时,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两大产业,天桥区将围绕重点龙头企业,延伸布局新型能源材料、电子通讯材料等产业链条,做好工业机器人、医疗装备器械等领域企业的引育工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我们将围绕医养健康、数字化、绿色化三个重点方向,积极布局新经济、新业态。”孙战宇指出,具体而言,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天桥区将推进生物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服务升级发展,形成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在汽车智能装备产业方面,以比亚迪、吉利、重汽等为依托,加快车载智能终端、无线通讯设备、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链条企业、系统集成供应商引进培育。围绕绿色建筑产业,以四建集团为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新技术建材产品助推绿色建筑转型发展。
未来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在未来产业方面,天桥区将加快布局未来消费、未来健康、未来数智、未来空天等产业新赛道。其中,在未来空天方面,将以中科卫星为引领,聚焦空天信息与卫星通信,探索遥感技术创新应用与民用航空业务发展。
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的“双向奔赴”是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孙战宇表示,天桥区将聚焦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创新等重点,积极构建院所、平台、企业、人才“四位一体”创新驱动格局。
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天桥区将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开展集群式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同时,积极探索南北产业政策、资源以及成果共享机制,让知识、技术、资本和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天桥区集聚增值、顺畅流动。
新质生产力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天桥区作为济南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全市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的主城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区黄河南尚有近2万亩土地可开发使用,黄河北还可释放1.5万亩的建设用地,这既是发展所需,也是潜力所在。”孙战宇说,下一步,天桥区将加快城市更新,优化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今年,天桥区将通过王炉北辛、泺口二期、丁太鲁新徐、桑梓店四大片区的征迁,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更新。“我们将借势城市更新,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园区,以特色化、精准化加速产业集聚,实现空间更新和业态升级互促共进。”孙战宇表示。
在老厂区改造方面,天桥区加强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活力。比如,济南成丰面粉厂被建设成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成为天桥区在数字文化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天桥区通过打造要素承载平台,建强产业载体支撑,加快现代产业导入。孙战宇介绍,天桥区将在王炉北辛片区建设中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打造以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设备为主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持续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排查认定工作,以‘腾笼换鸟’推动‘老树发新芽’。”孙战宇表示,天桥将开展“双清”行动,为全区城市更新及城中村改造破题提速奠定坚实基础。(济南日报记者:文/张静 李冬阳 图/视频 卢宇辰 王刚)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