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212车型炒冷饭!北汽制造也要来方盒子市场分一杯羹?

眼红方盒子高端市场的兴起,北京越野又要复活212越野车?随之重回大众视野的,还有一个古老品牌BAW北京汽车制造厂。
过几天即将推出的全新一代212,此前通过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已经崭露头角,据悉新车将会采用全新的设计,并且在动力、配置上都会有全方位的革新,但曝光的价格只要10万元左右,引发外界对此的一系列疑问。
图片
显而易见,面对如今大热的方盒子硬派越野市场,凭借着中国方盒子“鼻祖”的光环,北汽制造顶着早前的光环,想要用全新212来抢一众硬汉的“饭碗”。但问题是,北汽的越野之路如今再打这张情怀牌还有用吗?用“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形容当下北京越野在方盒子乃至整个越野市场的发展情况,再恰当不过了。
图片
如果说整个越野车的鼻祖是JEEP、路虎,那么中国越野车的鼻祖就是北京越野。北京越野BJ212作为最早的方盒子SUV“玩家”,从1965年诞生至今,已经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可以说,北京越野BJ212也是70后、80后等几代人最早对于越野车的认知了。彼时的奇瑞比亚迪吉利等这些自主品牌都还没起步,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北汽造越野车的底蕴。
图片
此前北京在越野品牌BJ序列里,先后推出了BJ40、BJ60和BJ80等多款硬派越野SUV车型,并且都采用了非承载的车身结构以及方盒子的设计,但成绩平平。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中国越野鼻祖,在如今欣欣向荣的硬派越野市场,不仅成为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更是被后来的“小辈”们按在地上摩擦。
而如今在方盒子高端市场被友商抢占后,BAW北汽制造又想要再次复活212车型,但结果会如何呢?
一、造了大半辈子的越野,却输给了长城等小辈
要谈新款212的推出,先来谈一下BAW北汽制造这个企业。这家车企曾经与北汽是一家,但如今已经分道扬镳很久。其在乘用车板块相继推出了卡路里F7皮卡、王牌M7 MPV和A00新能源车型元宝外,在乘用车市场简直可以用小透明来形容,其整合能力和制造能力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新款212售价仅为10万元左右的重要原因。
图片
但近两三年时间,汽车市场的一大潮流就是“方盒子”越野SUV,不管是传统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车市场,各大车企都纷纷涉足,刮起了“方盒子风潮”。因此,BAW北汽制造想要借新款212,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也是情有可原。
综合目前网上曝光的信息来看,全新212在外观设计上融入了诸多历史上的经典元素,比如一拱、两圆、三横、四纵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极具辨识度,防空灯的保留算是其亮点之一。
图片
内饰方面,新212则将配备悬浮式中控屏,硬核当下智能化趋势;动力方面,新212将搭载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85千瓦,较现款2.4T发动机提升30千瓦。传动系统预计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四驱系统预计会是基础的分时四驱,差速锁当然是会有的,但具体类型还无法确认。从发动机来看,依旧暴露出了北汽制造在越野车型上没有核心技术体系的缺陷。
总而言之,新212这是一款主打情怀的车。然而情怀不能当饭吃,想要改变现状,北京制造在越野产品上要做的——不仅要拿出技术,更关键的是要提升品质,尤其是要拿出更好的营销方式。
事实上,硬派越野SUV车型在中国的兴起元年并非是在这几年。诚如我们开头介绍的,北京的212越野车是最早的“方盒子”玩家。而除此之外,国内硬派越野市场此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一直被路虎、Jeep牧马人普拉多等进口品牌占据。直到2020年,坦克300的到来,正式加速了国产方盒子SUV的崛起。
图片
坦克300于2020年底正式上市进入越野市场时,彼时的坦克300还归属于长城旗下的魏牌,鉴于其2021年累计零售量8.4万辆,就占到硬派越野车市场份额超四成的数据,长城特意将其拆分出来成为一个全新品牌,并相继推出了坦克400、坦克500和坦克700车型。
坦克300的火热,不仅让长城看到了方盒子SUV市场的潜力,同样带动了其他自主品牌纷纷跟进方盒子SUV市场。于是,奇瑞、长安、比亚迪等多家车企不甘示弱,纷纷挤入硬派越野SUV市场,并推出方盒子车型。比较有代表的如比亚迪的方程豹豹5捷途的旅行者等。特别是捷途旅行者,凭借高性价比的优势,销量一度破万,达到坦克300都没达到的成绩,成为方盒子SUV市场销量第一。
图片
然而,当方盒子SUV市场一片火热之时,作为中国硬派越野SUV的“鼻祖”,无论是北京的越野品牌BJ,还是早就存在的北汽制造,却都在市场默默无闻。数据显示,2023年,整个北京越野车销量最高的就是BJ40,全年销量只有20644辆,而北京汽车一直给予厚望的BJ60全年销量更是只有9437辆,还不及捷途旅行者单月的销量。至于剩下的两款车型BJ80、BJ90则更惨了,2023年销量分别是3564辆和403辆。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作为北京BJ40的竞品,坦克300在2023年全年销量为9.3万辆,售价30万元以上的坦克500,2023全年销量也达到了3.3万辆。显然从市场销量来看,在硬派越野车市场或者说是“方盒子”领域,北京的越野车型销量,已然跟长城不在一个量级,更别说在乘用车市场一直默默无闻很多年的BAW北汽制造。
二、从大哥沦为小弟,北京的越野之路做错了什么?
为什么起得最早的北京越野车型,却赶了个晚集?为什么曾经的越野“大哥”,如今却沦为了市场里的“小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北京在越野市场的没落,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自己身上:一是没技术,二是没质量,三是营销不给力。
图片
造了大半个世纪SUV的北京越野,却拿不出一个让人惊艳的核心技术,这点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以北京越野BJ40为例,其自上市以来,2.0T车型就频繁更换发动机,从最早源自SAAB技术的B201R型号发动机,到2019款搭载福田研发的4G20T13型号发动机,再到现在,搭载的是来自玉柴的2.0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如此高频地更换发动机,恰恰说明北汽越野没有核心技术。一款车企连高阶点的核心动力技术都没有,市场边缘化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图片
而没有核心技术的带来的另一大负面影响,就是品控问题无法得到保证。还是以BJ40为例,车主反映的最多问题就是发动机。据相关质量投诉网站统计,BJ40 发动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发动机异响、抖动、偶发性熄火、启动困难、漏防冻液、发动机故障灯报警等方面。
而除了发动机之外,饱受消费者诟病的还有车身共振抖动、面板接缝较大、顿挫感、悬架偏硬,以及油耗高等。这些问题不仅反映出了北京越野核心技术匮乏,而且反映出其在品控方面也是一塌糊涂。这也不禁让人疑惑,当别的自主品牌不断打磨技术,提升产品品质,造了大半辈子车的北京的越野车究竟在做什么呢? 
图片
最后就是营销上也不尽人意。纵观这几年,北京越野似乎并没有太出圈的营销案例,除了之前蹭了《战狼》这部电影的热度,也没啥让人记忆深刻的点了。究其原因,要么就是营销团队在专业水平上确实不够给力,要么就是北京越野的市场表现太过拉胯,集团实在不愿意给其分配太多资源。
相比较之下,诸如捷途、坦克、方程豹等品牌,在营销上都有不少明显标签。特别是后续推出的各种坦克300的衍生车型,在车圈相当火爆。诸如城市版、赛博坦克、风林铁骑等,可谓进一步细化了消费人群。而且,坦克300“城市硬派越野”概念,将城市和越野有机结合,可城市出行,可下地越野,更符合当下中国用户对一辆越野车多元化的需求。
相较之下,北京越野还是太专注于越野,喊出的口号也是“越野专家”之类的文案。问题是,越野车市场本身就是小众市场,就算大家认可你是越野专家,又能吃到多少市场蛋糕呢?况且连核心技术都没有的越野品牌,又何以自居“越野专家”呢?相比之下,坦克无疑聪明得多,把视野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城市SUV,这也是其卖得好的原因。
图片
无论对北汽制造还是北汽整体的越野车产品而言,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再复活212其实早就不管用了!
造越野车60年,技术比不过长城,营销也玩不过长城,如今更是被奇瑞捷途再次截胡,北京越野之路的这60年,真的是玩了个寂寞,越野鼻祖最终沦为了市场笑话。
虽然BAW北汽制造与北汽集团如今已经毫无关系,可以说早就分家了,但就北汽制造想要复活212车型品牌这件事来看,影响的绝不仅仅只有它自己,更包括北汽的越野车品牌。尤其是在北汽BJ品牌乃至北汽的越野市场发展也不大顺利的当下,这些品牌也一样会被诟病。因为在消费者眼中,产品的好坏最后都能被市场验证,如果还想给曾经的北汽越野留点面子,那就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