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行“潮汐式”门诊管理,缩短患者门诊等待时间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谢菲)5月31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印发《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推行“潮汐式”门诊管理。
图片
何谓“潮汐式门诊管理”?6月3日,青岛市市立医院副院长阎晓然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就像海水有涨潮和落潮一样,医院的门诊患者量也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出现明显的高峰期和低谷期。这种管理模式需要依托大数据的分析和研判,在患者量大的高峰期,增加开放的诊室、相关区域服务的窗口、相关设备运行的时间。”
图片
青岛市立医院儿科主任张瑞云出诊。受访者供图
“我们通常把‘潮汐式’公共服务管理称之为对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的践行,不仅能够解决人潮涌动过程中出现的堵点问题,而且能够缓解资源紧张。”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大健康专委会副主任解奕炯告诉记者,对医疗公共资源来说,“潮汐式”门诊管理根据患者就诊高峰期灵活调整门诊时间和服务窗口数量,合理调配医务人员,既缓解了医院压力,又确保了患者及时获得诊疗服务,是高效、智慧、便民的门诊管理模式。
“‘潮汐式’门诊管理比较适合像儿科这种门诊量随季节性变化较大的专业,根据季节性和患者的发病率来随时调整门诊安排。”青岛市立医院儿科主任张瑞云告诉记者,去年秋冬季,全国多地儿科门诊经历就诊高峰。当时儿科患者量急剧增加,医院通过“潮汐式”门诊管理弹性安排医生门诊时间,就避免了患者扎堆就医难的情况。
“门诊诊室‘潮汐式’调用,本质是为了让医院每个区域、每个房间、每台设备和所有医护人员在当下时段内能够尽可能发挥其自身作用。”阎晓然说,“对医患双方而言,均可缩短无效等候时间,提升整体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潮汐式’门诊管理不仅是对医院管理智慧的考验,也是对医护人员多能化的挑战,要求医护人员具备灵活应变及多种技能,同时促使医疗机构在人力资源培训和管理上不断创新,培养更多复合型医疗人才,以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真正实现医疗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升级,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解奕炯表示,在“潮汐式”门诊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医院要打破传统布局限制,灵活调动医疗公共区域,如调整导医、挂号流程,体现管理的灵活性。
“‘潮汐式管理’的背后,体现了‘向存量要增量’的智慧,是对医院精细管理和担当意识的一种考验。”阎晓然表示,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改善,着力解决医疗服务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将服务做细、做精、做暖、做实,使诊疗更加便利、沟通更加高效、体验更加舒适永远是医疗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