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荡漾文明新风——微山县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

 初夏的微山湖,远眺是波光粼粼,极目是翠荷叠叠,举头是鸟羽翩翩,拂面是清风习习,多姿多彩的画卷吸引众多游客流连忘返。
图片
近年来,微山县立足地处湖区、南北地形狭长、多元文化叠加实际,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核心理念,以挖掘沿湖历史、现代人文资源为根,以培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特色旅游项目为本,沿微山湖东线“串联”5个乡镇,探索打造“微湖长虹”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推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新格局。
文明实践融合文化“两创”
在马坡镇九曲村梁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不时萦绕耳畔。
为传承“梁祝文化”,梁祝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挚爱情故事为背景,以“梁祝故里 爱情小镇”为设计主题,设置了民俗文化展示区,摆放以“梁祝文化”为主题,特色鲜明的民俗展品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在了解微山民俗的过程中,爱上微山手造。
微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微湖长虹”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以梁祝文化马坡镇、仲氏故里孝文化鲁桥镇、伏羲文化两城镇、运河文化留庄镇、家文化驩城镇为展示重点,以传统文化为底色,成功打造了5个服务功能完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富有地方文化底蕴的温馨家园。
文明实践融合志愿服务
微山县北有“4A”级南阳古镇风景区,南有“5A”级微山湖旅游景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微山县聚焦推进景区“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辐射带动强的优势,无缝连接文明实践基地5个、村级文明实践站145个,文明实践公园广场和家庭站440余个,形成15分钟文旅资源文明实践服务圈。
立足游客实际需要,在各景点设置“志愿服务岗”,提供免费充电桩、便携充气泵、饮用水等服务设施。同时,先后对实践站140余名专管员和100余名志愿者进行导游知识讲解、接待礼仪等专项培训,进一步满足游客旅游引导需求。
图片
文明实践融合产业发展
围绕加快乡村振兴,微山县以“微湖长虹”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为纽带,整合沿线旅游、人文等资源,开展乡村旅游规划、文创产品设计等工作,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马坡镇发展特色旅游经济,举办“梁祝星空嘉年华”等活动,激发消费活力,点亮乡村“夜经济”。两城镇打造“网红+旅游”外宣平台,宣传家乡特产和文旅资源,提升知名度、美誉度。留庄镇重点打造运河文化艺术街区,通过渔民+网红的推介形式,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电商产业融合路径,实现了由卖产品向卖体验的转型,每年增加创收200余万元。
文明实践融合理论宣讲
“竹板打,响连天,留庄乡亲听我言,我把赞歌献给党......”每天傍晚,在留庄镇运河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渔家湾·巾帼她力量”宣讲志愿服务队的表演,赢得村民群众的连连喝彩。
结合湖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微山县着力探索党的创新理论大众传播新模式。举办“走千村入万户”暨“家长里短说变化·百姓讲给百姓听”基层宣讲大赛,深挖理论宣讲人才,夯实队伍基础。依托支部书记讲党课、中层干部讲业务、宣讲骨干讲政策、百姓群众讲变化“四讲”模式,全县组建宣讲队伍86支,打响了“凡人微光”宣讲团、 “端鼓腔”庄户宣讲团、 “湖上流动”宣讲团等宣讲品牌,逐步形成“专家学者讲理论、党员干部讲政策、模范人物讲事迹、百姓群众讲体会”的基层宣讲新格局,真正做到“乡音”传“党音”,党音入民心。截至目前,开展各类基层宣讲活动600余场次,覆盖群众达6000余人次。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吕光社 通讯员 李志川 刘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