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英才涌泉城,“万马奔腾”正当时

孟夏之际的济南,热情洋溢,活力四射。
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为主题,向海内外英才发出了一份热情洋溢的邀请函。
此次招引大会集人才招引、政策宣讲、文化展示、城市推介于一体,是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加快构建济南“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人才招引体系、打造“永不落幕”人才招引工作品牌的一次积极探索,是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次创新实践,也是近年来济南市乃至山东省举办的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最强的一次人才招引活动。招引大会组织1500余家各类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2.6万余个,吸引海内外超5万名人才到场,现场达成意向1.4万余人次,相关情况被央视报道。
图片
“六个首次”让人才全过程感受“泉城礼遇”
这是济南首次举办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
无论从活动规模、规格还是举办形式来看,济南的这次人才招引大会都颇具亮点。
此次招引大会,创新推出“六个首次”——
首次举办主要面向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大型人才招引活动,与会硕博高层次人才占比达50%,市外人才占比达56%,省外人才占比达24%;
首次大规模集中邀请50所驻济高校科研院所、16家省属医疗机构、20余家央企及省属国企、120余家事业单位共同参会;
首次吸引超5万名人才集中到场,据向权威人力资源机构了解,规模超过全国同类大型人才招引大会单场3万人纪录,超乎预期;
首次集人才招引、政策宣讲、文化展示、城市推介于一体,实现人与城的深度互动、双向奔赴;
首次面向海内外发行《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以中英文双语传递“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工作理念,推动济南人才工作走向世界;
首次围绕活动推出体系化、全流程配套服务,涵盖免费交通出行、免费职场指导、免费赠书赠刊、免费游览景点等,让人才全过程感受“泉城礼遇”。
如此这般的规模、规格与礼遇,在各地举办的人才招引活动中是鲜见的。“六个首次”,也充分体现出了济南招引人才、重视人才的诚意与力度。
图片
“四个强化”打造聚才育才新品牌
此次招引大会坚持“创新高效、务实精彩、打造品牌”的总体原则,重点做到“四个强化”。
——强化组织统筹,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动员协调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注重高点定位。市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调度,靠前指挥。活动整体定位为“聚焦海内外青年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人才招引活动,不是简单的就业招聘大会,有效提升活动层次。
注重整体协同。市委人才办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对招引大会各项重点任务进行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动,把牢关键细节,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闭环,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高效推进。
注重多方参与。为了人才这件事,济南全城在行动。岗位征集方面,人社、教育、卫健、科技、工信、金融、农业、国资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区县(功能区)深度参与,条线结合摸排对接用人单位2000余家;组织保障方面,城建、轨交、公交、文旅等市属国企积极行动、深入对接,盘活用好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地铁线路、公交线路、旅游景点等现有资源,有效控制活动成本。
注重省市联动。坚持省会“大人才观”,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50所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齐鲁医院、省立医院、省千佛山医院等16家省属医疗机构,以及山东种业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等20余家央企、省属国企参与,形成省市一体化引才合力。
图片
——强化供需挖潜,聚焦岗位“供给端”和人才“需求端”,广泛邀约、深入挖潜、仔细筛选,确保大会岗位的高质量。
高标准做好岗位征集。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通过信息征集、座谈了解、实地走访等方式,同驻济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充分沟通对接,筛选待遇高、福利好、前景广的用人岗位2.6万余个,涵盖理工、医学、教育、艺术等各类专业,兼顾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学历,辐射社会在职高层次人才和高校应届毕业生,尽最大可能满足各领域人才的不同需求。
高效率做好人才发动。一方面,制作样式统一、易于传播的大会公告、参会攻略、岗位信息,通过108所全国重点高校就业网、各级媒体平台、专业第三方机构求职网站广泛推送;另一方面,组织全市各人才工作联络站、海外创新驿站及北上深3个驻外办事处,广泛动员发动;此外,依托专业第三方机构人才信息库,向高层次人才发送精准定向邀约短信380万条。
高质量做好数据赋能。制作招引大会专属小程序,提前向社会发布,方便求职者提前在线查看、预约登记。岗位发布后,根据各岗位热度变化和受关注程度,及时同参会单位对接联系,做好岗位动态优化。活动现场设置5个直播间,邀请100家优质企业直播带岗,吸引125万人线上关注参与。
——强化细节把控,提前做好各类预案,把招引大会各环节精细到“最小颗粒度”。
前置预案突出“全”。在招引大会总体方案基础上,市委人才办会同公安、消防、应急、卫健等单位,逐一细化制定安全保卫、交通保障、消防应急、餐饮卫生、医疗保障等5个“子预案”,多次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召开现场办公会、组织人员开展模拟演练,全流程做好安全保障。
专区划分突出“精”。充分考虑用人单位和参会人才的双向需求,合理设置博士、海外人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人才、金融行业、技能人才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专区等12个招聘专区,精心制作线上线下均可查看的现场单位分布图,通过有序编码、一区一色等视觉化手段,引导参会人才快速锁定目标单位。
秩序维护突出“稳”。提前预判人流高峰,及时调配招引大会公交专线班次,实现人流错峰到场。通过增设进场闸机、开放临时出口、设置打卡拍照缓冲区等方式,做好人员分流,提高进场效率,确保活动现场平稳有序。
服务提升突出“诚”。招引大会当天在济南西站、济南东站、济南站、大明湖站、遥墙机场等重要交通站点和长清大学城、济南中心城区、章丘大学城等西、中、东驻济重点高校集聚区,开通公交专线,对参会人才免费“车接车送”。大会现场设置职场赋能专区,免费提供简历打印、职业规划等服务,做到“热心护送”。为参会人才免费提供定制手提袋,内置定制饮品、《人才政策“双30条”微词典(2024版)》、济南旅游导览、《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平价供应品质午餐,通过“现场赠送”为人才提供最大便利。
图片
——强化氛围营造,与招引大会筹备工作同部署、共推进,全面提升活动人气、城市热度。
特色标识寓意深。在文化衫、手提袋等方面统一包装策划,提升品牌标识度。结合城市特色和大会主题,制作寓意丰富的精美海报,以蓝色、绿色、明黄和橙色(分别代表泉水、生态、人才和活力)为底色,组成“∞”无限大标识,寓意人才在济南舞台无限大、机遇无限大、空间无限大、发展无限大、未来无限大。
长效预热辐射广。提前11天召开招引大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活动情况,官方发出引才邀约;每天发布一批招引信息,深入解读活动详情。通过“正面宣传+侧面烘托”“官方发布+媒体推广”,形成层层递进、铺天盖地的舆论态势。
专属礼遇暖人心。举办招引大会主题灯光秀,推出“我在济南刚刚好”等引才宣言,以城市的名义广邀天下英才。活动现场首发《点亮》歌曲MV,以一名快递小哥在济南坚守梦想、点亮自我、与城市双向奔赴的感人故事,致敬每一位在济南奋斗的人才朋友,引发人才情感共鸣。著名作家鲁先圣感言:“同所有生活在济南的人才一样,来济南32年,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充满善意、到处流淌着温暖、成就了我的伟大的城市。”
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
人与城双份精彩
“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济南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的成功举办,初步搭建起天下英才与天下泉城双向奔赴的广阔舞台,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选择济南、留在济南,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
——进一步完善“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引才体系,打造了人才招引新品牌。此次招引大会规模大、岗位集中、影响力强、参会人数众多,将有效助力我市打造“永不落幕”人才招引工作品牌。
引才效果更加显著。招引大会当天吸引超过5万名人才到场,其中硕博人才达2.5万(占比50%),市外人才达2.7万(占比56%),省外人才达1.2万(占比24%)。现场达成引进意向1.4万余人次,其中硕博人才7000余人,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郭春生表示:“本次招引大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构建了一个精准的对接平台,山东大学专门组织500多名学生参加”。
图片
引才体系更加完备。前期,济南人才招引主要以“才聚泉城高校行”等“走出去”方式为主,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本土人才招引活动。此次招引大会开辟了“引进来”人才招引新路径,有助于搭建立体完备、丰富多元的人才招引体系。
引才渠道更加畅通。注重用好用活108所“双一流”签约合作高校和博士后创新载体、海内外人才工作联络站、海外创新驿站等引才平台,广泛发动高校毕业生、博士后、留学生、外籍人才等来济参会,将“走出去”的合作成功转化为“引进来”的机遇。多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招引大会的参会企业质量非常高,能够满足学校毕业生求职多样性需求,岗位发布后同学们非常关注”。
——进一步彰显“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引才胸怀,奏响了爱才敬才最强音。以更加开放格局、更加真挚情意、更加包容态度,向海内外人才传递求贤若渴的城市心声。
爱才氛围更加浓厚。此次招引大会坚持人才邀请不唯地域、举贤纳才不问出身、岗位提供不拘一格,既注重做好对博士、海外人才的精准邀约,也为技能人才、服务业人才设置招引专区,还首次整合了一批济南市“泉优计划”事业单位集中参加,充分彰显海纳百川的胸怀和诚意。
政策宣传不断升级。招引大会当天专门设置政策咨询处,配备20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服务专员,现场宣讲我市人才政策,发放《人才政策“双30条”微词典(2024版)》1.5万份,有效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米”。香港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窦晓文表示:“济南就业环境越来越好,人才政策越来越有优势。我有不少朋友、同学都享受到了生活、购房补贴,这一点很有吸引力。”
人才工作影响持续提升。招引大会相关情况被新华网、央广网、《人民日报》、央视、山东广播电视台等央媒省媒报道120余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青年人才关注度高的新媒体和X、Facebook、In stagram 等海外平台,刊发新闻130余篇,相关话题在微博、抖音浏览量分别突破1800万、440万人次,一度登上同城热搜榜。
图片
——进一步探索“人才经济”创新发展有效路径,激发了城市发展强动能。聚焦人才引领城市发展,通过举办招引大会,为强省会建设蕴育新机遇、激发新活力。
以人才集聚筑牢发展基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所在、活力所在、未来所在。在当前人口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国各主要城市对人才乃至人力、人口的竞争日趋激烈,此次招引大会面向海内外发出济南引才“英雄帖”,吸引了大量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将为城市发展提供长远支撑。
以人才集聚助力企业发展。人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人才高度决定产业高度。招引大会深度对接我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全面掌握引才需求,既有技术研发、设计开发等专业型人才,也有机床操作、机械加工维修等技能型人才,还有销售、文秘等通用型人才,较好满足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用才需求。山东电工电气集团人力处处长温胜表示:“此次招引大会,与人才的沟通无障碍,与人才的共情不卡带,提升了供需双方的匹配性。”
图片
以人才集聚激发消费活力。通过举办招引大会,将人才“大流量”变成人才“大留量”,有效带动我市“会展经济”“消费经济”“旅游经济”“体验经济”,让“人才经济”活力动力愈加澎湃。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徐玉洁说:“我从事会展工作20多年,从早到晚如此火爆的人流量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青年人才的大量涌入,必定会助力强省会建设。”
——进一步擦亮“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工作品牌,展示了“泉城礼遇”大格局。人才服务没有天花板,用好用活全市各类服务窗口、服务载体、服务资源,让人才充分感受城市温暖。
人才出行更加便利。招引大会期间,参会者可凭活动预约码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活动当天,济南公交派出120辆公交,开通18条免费专线,当天运量达2万人次,让广大人才“出行无忧”。
会场服务更加周到。通过向人才赠送富有济南特色的定制物品、免费提供简历打印、设置打卡赠书环节等贴心服务,提升人才的参与感、体验感、融入感,于细节处体现城市对人才的爱护关怀。特别是赠送首期《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受到人才热烈欢迎,当天累计赠阅2万余册。
城市体验更有特色。活动现场设置文化体验专区,集中组织市文旅局、济南文旅集团和历下区、历城区等相关单位,展示“遇见明湖”系列文创产品及鲁绣、黑陶、锡雕等富有济南特色的非遗手造。同时,参会者可凭活动预约码连续3天免费游览趵突泉、千佛山等热门景点,让此次招引大会对于广大人才不仅是一次求职之行,也是一次精神盛宴、文化之旅。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激情、澎湃着创造的活力、活跃着创业的身影。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济南,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未来更长的时间里,济南也将秉持“人才服务没有天花板”的理念,一如既往地为广大人才提供“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让天下英才在济南以千帆竞发的奋斗姿态,在强省会建设中展现出“万马奔腾”的壮丽画卷。(济南日报记者郝磊)
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