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写真圈的“满头簪花”从何而来?宋代女子:没人不爱“花花的世界”!

最近,"满头簪花"这股潮流在国风圈可谓是火得一塌糊涂,网友们纷纷化身为时尚达人,晒出自己美美的写真,仿佛每个人都是古代的佳人。各大美图APP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满头簪花的特效,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这种新中式风格的韵味。就连不少明星在红毯上的造型也选择了这种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那么,"满头簪花"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我们去追溯一下时尚的历史
众所周知,宋人爱花。
图片
盛开在两宋的花朵是幸运的,它们遇到一个真正爱花的时代。北宋王观写扬州人皆喜戴花:
“故开明桥之间,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
待宋室南迁,栖居临安后,花的香气又被吹送到了西子湖畔。《西湖志》写杭州寿安坊俗称官巷,两岸多卖花之家,“盖汴京寿安山下多花园,春时赏宴,争华竞侈,锦簇绣围”。汴京的遗俗在杭州生根发芽,致使春暖花开之时,人潮涌动。在天寒地冻、群芳寂静之时,宋人也会用绢、帛、纸、琉璃、宝石等制作花朵,插花满头。宋代甚至出现了“一年景”图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
“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球、竞渡、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杏、荷花、梅花,皆并为一景,谓之‘一年景’。”
将一年四季的花儿汇集一处,或绣在衣裙之上,或插满幞头、冠帽。
各式各样的女冠
宋代的女人也非常喜欢戴冠,平民女性虽不像皇室成员及命妇,有自己的礼仪用冠,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普通人家的女孩,将发髻梳好,也会在发髻上戴上各式各样的冠,再饰以鲜花与珠翠首饰,如此一来,头上的无限风采可比单梳一个发型丰富多了!
用来做发冠的材料各式各样,金银、白角、象牙、玳瑁、鹿胎都能作为原材料,若是家中不够富裕,也可以使用鱼骨做冠,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日渐繁荣,大宋东京大相国寺两厢,竟全被卖女子首饰衣物的摊位占满!《东京梦华录》就曾记载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时的繁盛景象,在一众贩卖食品、用品、古玩的摊位之中,有:
“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绦线之类。”
图片
北宋女子的冠与服饰一样,宽大舒展,很是壮观。宋代周煇在《清波杂志》中描绘一个有趣的现象:“先是宫中尚自角冠,号内样冠,名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登车檐(皆侧首而入)。”宫中用白角做的冠子流传于市井之中,妇人纷纷效仿,头戴宽而大的冠多有不便,使得女子登车檐时不得不侧着头才能进入。很快,妇人间的时尚被统治者制止:“皇祐初,诏妇人所用冠,高毋得过七寸,广毋得逾一尺。梳毋得逾尺,以角为之。”可以说,从尺寸到材质都做了严格的限制。这里提到的“垂肩冠”,是一种大而扁的冠子,《梦溪笔谈》记载了这种冠子的形制:“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可见,垂肩冠多以白角为原料,头冠呈曲线状,戴在头上后,冠子两侧弯曲向下,包围面部,垂近肩膀。垂肩冠较为华丽,女子通常以花朵珠宝饰之,《大宋宣和遗事》说:“佳人却是戴軃扇冠儿,插禁苑瑶花。”在众多北宋墓葬中,也不乏头戴扁而宽大垂肩冠的女性形象。
图片
团冠也是北宋极为流行的冠饰,团冠通常为圆形、椭圆形,在河南登封唐庄M2宋墓、河南禹州市白沙一号宋墓、河南登封黑山沟墓等出土的壁画中,均有头戴宽大白团冠的女子,她们面容姣好,妆面精致,或是准备宴饮,或是吹拉弹唱,宽大的冠子将她们衬得更为富贵艳丽。壁画女子的团冠样式略有差异,或边缘呈花瓣状,或边缘平滑,或以鲜花首饰填充冠中,但冠的形态皆圆而大。另有爱美女性,梳好发髻后,将一缕青丝抽出绕环,使发环立于脑后,然后再在发髻上戴冠,白角冠子、珠翠首饰、青丝发髻相得益彰,各有其美。
宋人喜戴团冠,又爱簪花,于是便把这两种事物结合起来,制作了“花冠”,妇女用仿生花制作花莲花冠、牡丹冠,极为富丽。此外,还有人将真花或仿生花装点冠子,除前文提到的“一年景”花冠,《芍药谱》里记载了不少宋人花冠,“冠群芳”是大花冠,高及五六寸,广及半尺,深红色。“赛群芳”是小花冠,“宝装成”高八九寸,宽半尺余,每一片叶子上饰以金线和玉珠。“叠香英”宽五寸,高数尺。此外,还有“点装红”“晓装新”“牡丹”等特色各异的冠子。《招凉仕女图》中,就有头戴花朵装点“重楼子”花冠的女性,乍看之下,宛若顶了座假山一般,层层叠叠的高大冠子之上,还罩了布帛盖头。在她身边站立的窈窕女子头戴“山口冠”,是一种前后高而两侧低的高耸冠,这种发冠一度是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爆款”头饰。
宋代女子的冠子,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周煇曾提及自己的经历,从孩童时代开始,眼见得妇女装束几年一变。
“如高冠长梳,犹及见之,当时名‘大梳裹’,非盛礼不用。若施于今日,未必不夸为新奇,但非时所尚而不售。大抵前辈治器物、盖屋宇,皆务高大,后渐从狭小,首饰亦然。”
也就是说,曾经风靡一时的高冠长梳,在南宋孝宗时已经过时,被认为十分新奇罕见,从前世人崇尚高大的器物和房屋、首饰也以大为上,可此时此刻,却全部转向精致秀气的审美。南宋的冠子也是如此,与北宋冠子不同,南宋冠小巧许多,北宋大开大合的冠子顶部大多敞开,而南宋清丽的冠子顶部大多封合。安徽省安庆棋盘山宋墓出土一顶南宋金冠,冠呈椭圆形,上面花纹细密,曾镶嵌珠宝,可惜如今大多脱落。1992年出土的南宋周得清银冠,表面雕有精致花卉纹样,也属小冠。南宋女孩戴冠,不像北宋一般戴在头顶,她们的玲珑小冠被安放于靠近脑后的位置,使冠微微向后倾倒,配合着峭窄的衣裙,衬托纤长轻盈的身姿。
图片
在珍珠、花朵、金银、香料、胭脂、香粉一同奏响的绚烂人生舞曲中,两宋女性无限明艳。
(本文改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4年2月下,原标题为《珍珠与花的相遇两宋女性梳妆简史》,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作者:侯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