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亮 | 预售与否非核心

4月27日,快手电商开启「618」招商,5月20日起正式「现货开卖」。 
5月6日,淘天集团公布今年天猫「618」取消官方预售环节。 
5月7日消息,京东也宣布「618」大促将于5月31日开启现货开售。 
图片
流行了十多年的预售模式被各大平台取消,「618」狂欢将以传统的「满赠」方式为主进行,实行全程价保。这一相对统一的小动作,预示了网络销售模式的大变革。那种以大的折价方式在短期内「冲量」,提前掌握客户资源再进行生产供货的方式,即将成为网购世界的历史。
它的背后一方面显示了经济运行的规则在变化,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消费者行为的发展趋势,人们不再注重短期的利益,而是更加理性地衡量自身的需求。 
预售早期常见于房地产行业,在市场不饱和的历史时期,可以让商品供应商更早地回笼资金,扩大收益的时间链条,有利于市场活跃。
进入网购时代后,预售的出现则在于拉长促销活动时间,让平台能够减缓算法和技术上的爆棚压力,让惠于更多的消费者,既能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又能让电商平台和商家压低进货、仓储等环节的成本,提升流量、销量,获得更多的利润,是多赢之举。 
图片
然而,时代在发展变化,消费者行为习惯也随着产品供应的极大丰富、直播带货新模式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
低价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们不会被某一两个特殊的促销日而左右自己的需求,更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需求,不担心「明天」买不到便宜的商品。这时候,更加理性、平实的消费观回归了。
网络销售的经济模式在上升期所诞生的那种「狂欢」模式,失去了社会性的心理基础。商品真正的吸引力在于物美和价廉,这是永恒不变的市场真理。 
取消预售模式对网购平台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短期上来看,可能导致「618」期间的成交额出现波动,因为预售模式提供了提前锁定订单的保障。商家无法依靠预售数据来预测需求,可能对即时供货的策略带来挑战。
不过从长期来看,取消预售能提供更为简化的购物体验,使消费者不必在支付尾款和等待发货上花费时间和精力,从而提升用户对平台和商家的满意度。也能促使商家更加注重实时的销售数据,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更好地匹配供需。相关平台也可借此机会进行差异化定位,突出现货即购即得的优势。 
图片
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和直播电商等新兴模式的冲击,取消预售可能成为未来电商平台的一个趋势,但其影响会因平台定位和业务策略而有所不同。
对于平台,取消预售能简化购物流程,提高用户体验和平台竞争力,但也需要更完善的物流、技术和供应链支持。对于商家,需要适应新的销售策略和库存管理方式,提高即时销售的灵活性与数据分析能力。对于消费者,简化购物流程有助于提高购物体验,增加购物透明度,满足即时消费的需求。 
实际上,对消费者而言,预售与否并不是核心,根本还在于好的商品、好的价格、好的服务,抓住这个初心,流量和财富自然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