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彭德怀绝密电报公开,毛岸英牺牲细节曝光,众人泪流满面

图片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202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注定会载入历史,也必将被国人永远铭记。当年11月9日,央视播放了重磅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在这部纪录片第20集《历史铭记》中,中央公开了70年前一封彭德怀绝密电报的原件。按理,公布电报很正常,可这封纸张发黄的电报一公开便立即成为热点新闻。因为这封电报的内容是关于毛主席长子毛岸英牺牲的全过程,甚至揭露了牺牲的细节。
图片
彭德怀的绝密电报
无数人看了这封电报后,眼眶都湿了,有的甚至泪流满面。这封电报全文如下:
“军委、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 廿五十六时”
在这封一百来字的电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毛岸英是在敌机空袭中牺牲的。现在问题来了,毛岸英为何去了朝鲜战场?为何敌机空袭了志愿军司令部?这一切要从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出兵朝鲜说起。
图片
毛主席和彭德怀
1950年10月5日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军委决定出兵朝鲜,并任命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部兼政治委员。毛岸英得知后,当即向组织上提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志愿军。
当时毛岸英在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他不愿坐在办公室里,整天都在车间里跟工人们在一起,为提高生产效率而绞尽脑汁。毛主席已经有5位亲人牺牲了,如今寄予厚望的长子也要去战场,组织上没有人敢批准,最终这封请战书送到了毛主席的案头。
图片
毛主席和毛岸英
当年10月7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设家宴,专门为彭德怀饯行,毛岸英作陪。就是在这次家宴上,毛岸英当面向彭德怀申请参加志愿军。毛主席也劝说彭德怀收下毛岸英,他说:“抗美援朝,是政治局同志集体讨论决定的,我这个儿子报名想当志愿军是他自己选择的,他要我批准,我可没得这个权力哟!你是司令员,你看要不要收他这个兵呢?”
起初,彭德怀是拒绝的,因为他认为毛主席一家牺牲了很多亲人,毛岸英在国内参加经济建设,也是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看到彭德怀面露为难之色,毛岸英直接起身向他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几乎同时,毛主席又说:“老彭,你还是收下岸英吧。你到了朝鲜后,免不了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岸英能负责翻译方面的工作。”毛主席都这样说了,彭德怀也无法再说什么,只能勉强同意。
图片
毛主席和毛岸英
彭德怀后来不止一次地说:“毛岸英同志是我们志愿军第一个志愿兵!”1950年10月23日,化名“刘秘书”的毛岸英来到朝鲜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他当时的身份是司令部机要秘书兼俄语翻译。
大榆洞是一处偏僻的小山沟,山坡上有废弃的矿洞,山脚下有当年矿工留下的旧工棚。据资料,志愿军司令部就设在工棚里,由作战室、彭德怀办公室和警卫室组成,彼此相距不到100米远。
毛岸英来到大榆洞后,起初因志愿军刚入朝没有多少翻译工作,于是他到附近朝鲜村庄做群众工作。然而,自从志愿军司令部设在大榆洞后,敌机经常来此侦察,因为附近有安放了四台大功率的电台。
图片
彭德怀
当11月24日,敌机又来到大榆洞上空侦察。这次跟之前不同,敌机没有投下炸弹和俯冲扫射,只是盘旋一段时间就离开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当天下午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次日早饭过后除了值班人员外,所有人躲入防空洞。
同时,当防空警报拉响后,值班人员也要立即躲入防空洞。11月25日清晨,4架敌机飞临大榆洞上空,盘旋了一会朝着西北方向飞去。看到敌机飞走,毛岸英走出防空洞来到作战室,准备跟作战参谋研究敌情。
然而,没过多久原先的4架敌机又飞回来了,并直接在作战室上空投下大量凝固汽油燃烧弹。刹那间,作战室被大火吞没,毛岸英和作战参谋高瑞欣因距离门口比较远,未能第一时间跑出来,结果壮烈牺牲。
图片
毛岸英(后排左二)
毛岸英牺牲时年仅28岁,彭德怀悲痛不已,当天午饭也没有吃,他坐在防空洞办公桌前很久。彭德怀决定立即向中央军委汇报,他深知这封电报意味着什么,于是决定亲自来撰写。这封短短一百来字的电报,彭德怀足足写了一个多小时。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封电报最终在70年后才正式向民众公布,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另外,毛岸英最终葬在了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这也是毛主席的决定。多年后,毛主席有过这样一番话:“我们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我看不必将他尸体运回来,死哪埋哪吧!
图片
毛岸英墓地
谨以此文致敬毛岸英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