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总统到英格兰王后,五幅搅起波澜的肖像

图片
看过克里维斯的安妮(Anne of Cleve's)的肖像以后,英格兰及爱尔兰国王亨利八世对安妮的真实容貌并不满意,几个月后就宣布二人婚姻无效。这幅肖像也成了众多写入历史的作品之一。图源:ART COLLECTION, ALAMY
在新的官方肖像中,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置身赤红之海,一只蝴蝶停在他的肩旁。作品的问世在全世界掀起讨论:如此浓烈的用色会否与他的遗产有关?这是有关王室过去的声明吗?极繁主义的应用是否是分散臣民注意力的手段?
各种猜想层出不穷,但这般反响不算新鲜。肖像与图画自诞生便伴随着创作目的和象征主义,永远在引发争议和麻烦。
克里维斯的安妮
据称,正是安妮的画像让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决定与她缔结婚姻,在1540年的1月6日迎娶她为第四任妻子。
1539年,亨利八世派遣侍从前往克里维斯公国(位于今天德国境内),拜会安妮的弟弟威廉公爵。亨利需要一位政治盟友,因此急于求娶威廉的姐姐,但又想看看未来的新娘是何许模样。
收到霍尔拜因著名画作的同时,亨利的顾问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被告知安妮十分貌美,而国王则被告知,安妮“年龄适宜,气质健康,身形优雅……还有众多其他良好品性”,是一位绵延子嗣的理想人选。
而当安妮抵达英格兰,亨利兴味索然。他说:“她不是什么美人。她品行良好得体,此外再无特别之处。”亨利似乎还补充表示,若非安妮专程来到英格兰、且若不是担心她嫁给任何一位敌人,他根本不会娶她。
尽管他与安妮确实成婚了,但二人的关系只存续了数月。他们未曾圆房,所以这段婚姻在1540年7月9日被宣布无效。
温斯顿·丘吉尔
图片
在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参观者们正在欣赏卡什(Karsh)拍摄的丘吉尔肖像。图源:RITTER, ULLSTEIN BILD, GETTY IMAGES
这可能是温斯顿·丘吉尔最著名的一张相片,而这次拍摄曾点起英国首相的怒火。1941年,丘吉尔在加拿大时,摄影师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获得了一次为这位英国政治家拍摄肖像的机会。
据卡什说,“丘吉尔一直叼着雪茄。我拿来了一只烟灰缸,但他不肯放下雪茄。”卡什于是走回相机后面,等待丘吉尔心甘情愿地拿掉雪茄。
片刻之后,卡什“走向他,突然但非常尊敬地说:‘对不起,阁下,’然后从他嘴边摘下了雪茄。等我再次回到相机前,他怒目而视,仿佛要将我吞掉。就在那一刻,我完成了摄影。”
这张照片最终捕捉到了丘吉尔经久流传的瞬间。
亚伯拉罕·林肯
图片
在这幅版画里,亚伯拉罕·林肯的头部被叠加在亚历山大·海·里奇(A.H. Ritchie)早前创作的美国第七任副总统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John C. Calhoun)的人像和背景上。图源:WILLIAM PATE-COURTESY LIBRARY OF CONGRESS
创作于1852年的著名亚伯拉罕·林肯肖像实际上画的不是美国第16任总统,但真相的揭晓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在现代关于人工智能篡改照片的讨论中,林肯肖像提供了一种视角,让人们看到一张图像的更改是多么轻而易举。
人们最终发现,画像中林肯的头部是被嫁接到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的身体上的,后者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政界奴隶制度最大的拥护者之一。《林肯画像:亚伯拉罕·林肯与大众版画》一书的合著者哈罗德·霍尔泽(Harold Holzer)解释说:“约翰·考德威尔·卡尔霍恩肖像上的人被改成了林肯,保留了飘逸的长袍和一切其他元素,但却用一位合众国支持者取代了分离主义者,”这幅作品只是众多“此类版画之一,它们将林肯的身份抬到了美国神明的高度。”
利奥波德一世
图片
这幅画像由本杰明·冯·布洛克完成于1672年,画上的主角是利奥波德一世(1640-1705),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图源:PICTORIAL PRESS LTD, ALAMY
虽然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多幅画像里,他的特征并不像亲戚们一样明显,但这位哈布斯堡皇室统治者确实拥有家族标志般的下巴:下颌向外突出,严重地包天——现在这种情况被称为下颌前突。
画像并未突出这个引人不悦的外貌特点(长久以来一直被归咎于近亲结婚),而是把利奥波德描绘得光耀夺目、贵气逼人。
你很难不注意到利奥波德外形上一些独特之处。浓密的棕发从肩膀倾泻而下,立即将人的目光吸引到这位17世纪晚期统治者的嘴部。在本杰明·冯·布洛克的笔下,肖像中的利奥波德双唇丰满红润,与红色的背景与身上披挂的斗篷相映生辉。尽管想尽了办法,冯·布洛克仍未能完全掩盖为利奥波德带来“猪嘴”绰号的容貌特征。
拿破仑
图片
这是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创作的第一版《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画像。图源:ARTEPICS, ALAMY
利用统治者肖像进行宣传并非始自拿破仑·波拿巴,但拿破仑的艺术赞颂者雅克-路易·大卫大概精于此道。他的画作中有5版创作于1801到1805年间,全部以拿破仑为主题,刻画了他身着全套将军制服、骑着高头大马、直指前方和上方的形象。在一幅幅作品中,他肩上的斗篷与胯下马的毛色一再变换,但对皇帝翻过阿尔卑斯山的赞美贯穿始终。
《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借鉴了关于彼得大帝等人物的作品,只需一眼,就能让人想起他们的军事才能。
拿破仑拒绝为肖像摆姿势,他对大卫说:“没人知道伟人的肖像是否逼真,只要英雄长存就够了。”结果,拿破仑是正确的。他的成就的遗产毫无疑问融合了现实与传说,大卫等艺术家的作品最终影响着关于伟业的传述。
(译者: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