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阿根廷的拯救者”米莱的改革已走向失败

“阿根廷的拯救者”、“改革的先驱”、“救世主”,这是国内“民主人士”对米莱的高度吹捧。自去年年底,米莱当选阿根廷总统以来,推出了一系列“休克疗法”的改革措施,执政前几个月,改革的确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米莱被广大“公知”吹捧的原因。
米莱早年曾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在低级别足球联赛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阿根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米莱逐渐对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米莱进入了贝尔格拉诺大学学习。
2018年开始,米莱便开始宣传自己的“自由主义”言论,并笼络了一批忠实信徒,通过社交网络建立了“自由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图片
米莱
其实米莱的自由经济学说并不算复杂,通俗来讲就是放弃管控,给予民众绝对的自由。当选之后,米莱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裁撤一半的公务员和部委,公共事务的审批事项也有所精简。
除此之外,米莱还放宽了对国际资本的限制,鼓励贸易,甚至不介意海外资本控制本国的经济命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便是将美元定为法定货币,让本国货币比索退出货币市场。米莱还公开表示:“阿根廷发行货币就是在犯罪,税收就是盗窃。”
在政治上,阿根廷积极向美国靠拢,国际事务上基本保持与美西方步调一致,在俄乌冲突上,米莱不止一次表示愿意给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在巴以问题上,米莱更是无条件的支持以色列,甚至公开表示自己信奉犹太教,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借助犹太财团的力量解决国内经济改革问题。
图片
米莱访问以色列
不可否认,米莱的改革在初期确有效果,据阿根廷国家统计与人口普查研究所调查:“今年2月,阿根廷的通胀率为13.2%,低于1月的20.6%与去年12月的25.5%。”执政前两个月,阿根廷的财政转亏为盈。
但是,米莱带有赌博性质的改革同样也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阿根廷共和国研究和培训中心曾发布过一份报告:“从2023年11月到2024年1月,阿根廷人的实际工资已经丧失了21.3%的购买力。”
然而,阿根廷的商品价格却一直在飙升,据法新社3月份的报道:“阿根廷的药品价格年上涨幅度高达254%,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了药价上涨最快的国家之一。”
图片
阿根廷商品价格暴涨
诸如卫生纸、牛肉、面粉、食用油等日常用品、食品的价格也上涨了50%到100%,阿根廷一直被称为是“牛肉王国”,如今的阿根廷人却很难消费的起牛肉,价格相对低廉的鸡肉逐渐走上了人们的餐桌。
人们在公共事务上的消费也在不断提升,由于缺少了公共交通补贴,阿根廷的地铁票价已经从原来的125比索上涨到了574比索。
其实但凡了解一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会带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的特性所导致,所以如果没有外部力量干涉,这种经济模式必然会造成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
图片
所以,越是遇到经济危机,政府越是应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比如1933年美国就曾颁布“罗斯福新政”,有效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而米莱却反其道而行之,经济危机越是严峻,越给予市场绝对的自由,所以他的改革注定会失败。据阿根廷天主教大学公布的数据:“米莱执政以来,阿根廷的贫困率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水平,达57%,全国人口超过一半都处于贫困状态。另外今年1月,阿根廷极度贫困人口比例为15%,而这一数据在去年第三季度为9.6%。”
面对米莱制造的烂摊子,5月27日,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波塞宣布辞职,这是米莱执政以来辞职官员中职位最高的一位。
图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阿根廷的经济很有可能会收缩2.8%。更为致命的是,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由于阿根廷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企业将会推迟在阿根廷进行投资。”
曾经踌躇满志,以为自己的改革能够带来“大力出奇迹”的效果,如今就任半年过去了,米莱的自由主义改革更多剩下的是“副作用”。
在此之前,美国曾答应为阿根廷赞助一笔4000万美元的融资,看到如今阿根廷的处境,向来不愿意做赔本买卖的美国自然会望而却步,这笔钱始终没有了下文。
靠人不如靠自己,当年为了向美国示好,阿根廷主动退出不加入“金砖国家”行列,不知米莱如今是否后悔。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