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00突然又支棱起来了,乌军8枚导弹被俄31防空军全数拦截

全文2061字, 阅读约需6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乌军5月31日再次发射美制ATACMS战术导弹打击刻赤半岛,俄军S-400防空系统成功拦截8枚导弹,无一命中。

02然而,5月22日,俄军在顿涅茨克的S-400防空系统在同样数量的ATACMS导弹攻击下,表现不佳,被摧毁大半套。

03俄军分析认为,乌军导弹成功拦截的原因包括西方援助、针对性战斗部、北约卫星和航空情报帮助以及防空部队反空袭意识不足。

04为此,俄军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调整防空武器部署、建立大空域防空控制系统等,以提高拦截能力。

05总体来说,S-400防空系统的性能与胜负最终取决于攻守双方的较量,而非其本身参数。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自从乌军把美国ATACMS(陆军战术导弹)投入实战后,俄军的S-400防空系统口碑是江河日下,不说十防九空,那也是日常漏防。
图片
俄军吃瘪,这些坏消息也随着互联网快速传遍世界,也导致一个让人很尴尬的结果,很多人开始质疑印度、土耳其以及我国引进S-400和相关技术的决策,甚至连带着红旗-9也被揶揄。他们认为S-400类似物完全没用,对付不了“去库存的美军导弹”,扛不起防空重任。
结果乌军还没高兴几天,故技重施却惨遭失败,S-400突然支棱起来,满血复活,把乌军最新发射的一批ATACMS袭击全部拦截,那这又是什么情况?S-400难道时灵时不灵?
图片
根据报道,5月31日乌军从尼古拉耶夫方向,再次发射美制ATACMS战术导弹打击刻赤半岛,这次一共打了8枚,来袭导弹很快遭到了俄空天军第31防空军的拦截。
结果让乌军大跌眼镜,8枚导弹全部被拦截,无一命中。在分析这次俄军完美拦截之前,我们先把目光移到几天前,回顾一下5月22日俄军在顿涅茨克的惨败。当时俄军的S-400在顿涅茨克机场遭受了一轮ATACMS的热情洗礼,结果和31日的完胜完全相反。
图片
在22日的这场打击中,乌军使用了集束钢珠弹头战斗部的ATACMS,针对性打击俄军防空阵地,成功摧毁了一部96L6-CP雷达系统,同时还有4辆S-400导弹发射车被炸毁,也就说,基本上大半套S-400防空系统就此报销了,确实有点肉疼。
这更加加剧了我们的疑惑,同样是S-400,相隔也就是这么几天时间,为何拦截能力大相径庭。我们先看看俄军自己的总结。
图片
根据俄军内部的总结,乌军5月22日之所以能造成这么大的战果,有四点优势,
第一是西方新一批援助到位,俄军对ATACMS导弹进入前线和使用的情报掌握不到位。
第二是乌军导弹针对性选择了的集束钢珠战斗部,空炸时能大面积毁伤S-400防空单元这类低防护目标。
第三是北约国家卫星和航空情报提供帮助,让乌克兰人可以有选择性地发起突袭。
第四点是俄军防空部队反空袭意识不足,各防空车辆和设备之间的间距太小,导致一枚ATACMS导弹突防成功就能造成大量损失。
图片
根据以上几点教训,俄方在短时间内痛定思痛,并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所以31日的拦截作战才能取得圆满成功。总体来看,俄军作为防空作战经验丰富的军队,比较善于总结经验,在战争中提升作战水平。具体来说,俄军可能做了三点关键调整。
图片
第一点是调整防空武器部署,建立一个大空域的防空控制系统,经常调整防空部队的部署位置,不再“蹲坑挨打”。这个是和西方卫星和航空情报打时间差,不让对方一抓一个准。
第二点是俄军总结之前刺激ATACMS战术导弹发起进攻前,都会伴随强烈的电子战,干扰俄军作战,从而导致导弹多次拦截失败
图片
在刻赤半岛部署的S-400,有了己方电子战装备的掩护,极大地缓解了乌军电子战的干扰问题。比如2019年俄军接收的“磁场-21”电子战系统,可以有效压制乌军导弹的GPS定位。还有“克拉苏哈-4”机动式电子战系统,配合俄军其他电子干扰装备联合使用时,能够有效覆盖广阔区域,进行电子压制,其作用距离可达150至300公里。
图片
之前在顿涅茨克部署的S400由于是前线阵地,可能没有这个条件配备电子战系统,毕竟高级电子战设备在俄军之中还是很稀缺的,不愿意轻易前出部署,可能要留在刻赤半岛防守大后方。
图片
第三点是袭击顿涅茨克的导弹数量和这次有所不同,22日那次乌军一共打了12枚ATACMS,基本上是超饱和的攻击,而这次数量降低到了8枚。数量上的变化,是不是因为乌军的ATACMS弹药储备不足,我们暂且不得而知,但从战例上看,俄军一个防空军的S-400完全有能力同时接住8枚导弹,但能不能接住12枚这个不好说。
图片
其实S-400这次突然支棱起来,打了个翻身仗,和该防空系统本身的性能关系不大,反而和防空阵地部署,交战战术等“软件”关系密切,也充分说明防空系统是一种上限和下限相差很大的武器。
当年我们使用萨姆-2采用“近快战法”,前后打下5架U-2侦察机就是这个道理。南联盟防空部队能够利用萨姆-3导弹伏击美军F-117,也是合理的部署和战术相结合,防空系统本身只是执行作战的最后一个环节。
现在S-400的性能表现忽高忽低,一样取决于是否有因地制宜的防空战术,是否根据敌方打击方式进行战术调整,是否吸取失败经验重新编制防空拦截体系等等。决定最后拦截率的因素还是很多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人,而不是参数已经定死了的防空系统本身。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些人担心国内的S-400以及相关类似防空系统的可靠性,显得有些杞人忧天。且不说国产红旗-9等远程防空系统,在技术细节上和S-400差异不小,就算是俄罗斯“原厂原漆”的S-400,解放军的用法和俄军也是不尽相同。
防空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装备,用起来也是一门技术活,不是闭着眼睛摁几个按钮,就能帮你自动拦截导弹的,军事技术是一门科学,可不是玄学。
当然,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下一次S-400还能这么支棱起来,打出全部拦截这种漂亮仗吗?这个就很难说了,毕竟乌军这次打击失败后,也会总结经验,毕竟美援ATACMS可不是无限刷新的,打一发少一发,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乌军必然会尝试把这些战术导弹的打击效果拉满。
图片
ATACMS和S-400的胜负终究还是攻守双方“矛”和“盾”的较量,类似于你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见招拆招罢了,谁先露出破绽,就可能吃大亏。
对我们来说,无论是乌军导弹突袭得手,还是俄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都是宝贵的战场经验,前者值得火箭军分析参考,后者值得空军地导部队复盘揣摩。说到这,我开始期待俄乌下一次导弹交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