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里的上千个小人物有怎样的故事?这名博主为他们写小传、画盲盒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受访者供图
图片
图片
陈汉煜没有想到,自己为《清明上河图》小人物画的盲盒系列作品,一发布到网上就火了。
图片
陈汉煜正在作画
3月22日,来自上海的短视频博主陈汉煜,以《清明上河图》中一名手拿“筷子”和“外卖”的小哥为原型,结合相关史实为其编写了人物小传,并将其绘制在木板上。该过程发布到短视频平台后,很快收获了20多万的点赞,网友们纷纷称赞陈汉煜“宝藏博主”“形式新颖”,不停“催更”。
此后2个多月时间里,陈汉煜以一周一更的形式,继续为《清明上河图》中一千多名小人物写小传、画盲盒,平均每条作品播放量超200万。
出生于1994年的陈汉煜,为何将目光锁定在“小人物”身上?庞大的工作量与慢工出细活之间,他如何选择?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陈汉煜,听他讲述是如何让笔下的“小人物”鲜活起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就是小人物
我要让小人物做主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把《清明上河图》上的1000余人画成盲盒,小人物也值得被记录,在宋朝时代背景下,这些没有名字的人,他们的身上会有什么故事……”
在陈汉煜的每段视频中,开篇都有这样一段陈述。在他看来,世人的眼光,多集中在王侯将相的故事里,很少为小人物停留。即使是在传世千年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画家张择端绘出的1000多名身份各异的人物,也只是为了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歌舞升平、欣欣向荣。“历史是一个个普通人组成的,为什么聚光灯不能照向小人物?”
陈汉煜此前作品《吴中风物卷》
2017年,还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就读文物修复专业的陈汉煜,收到了老师布置的一份作业:修复一幅明朝画作。除了要修补残缺的边边角角,陈汉煜还要为画中的仕女像“接笔”,将她缺失的面部表情合理想象后画出来。“她当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会有怎样的表情。”思考的瞬间,陈汉煜突然意识到,每一幅画里的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毕业后,陈汉煜考入上海大学,攻读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学位。在这期间,他为一些小说、海报、纪录片都设计过插画,也曾画过一幅有着700个人物群像、约160平方米的《吴中风物卷》。但每次画完,陈汉煜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缺少的,或许是属于陈汉煜自己的人生感悟。事实上,陈汉煜的艺术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经历上海青年美术展落选、出版书籍销量不到百本、考编、创业失败等多重打击后,这位90后年轻人逐渐意识到,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自己做主。“我就是小人物,我偏要让小人物做主角。”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周一更
为《清明上河图》小人物做盲盒
图片
图片
图片
想要写小人物的故事,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小人物的“花名册”,陈汉煜将目光投向了有着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称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里,有1000多名形态、身份各异的人物。
“在张择端版本的《清明上河图》里,有着一种忧愁的现实主义,像是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故事和生活。”陈汉煜认为,画作虽然历经千年,但生活中的五味杂陈总归是有共同之处,一个为人物做小传、画盲盒的思路在陈汉煜脑子里浮现。
图片
陈汉煜正在作画
一束追光灯打下,玻璃珠在《清明上河图》复刻品上滚动,停下时所到之处的人物,便是作品的主角。3分钟的视频里,陈汉煜需要讲清人物故事,绘画过程,以及成品展示。创作中最难的地方,陈汉煜说,是给人物写小传。一个闭环故事的构思,通常会花费2天左右的时间。
“符合史料、产生共情、情节起伏”,成了人物小传编写的核心要点。陈汉煜将宋元明清的小说话本或历史史料中的只言片语,进行当代化的改编或者扩写;又或者将当下的所见所闻合理推测,想象在北宋会将会怎样发生。于是,在陈汉煜编写的《北宋的外卖小哥》《不得志的王梁》《有难处的木匠》《来借钱的父子》等故事中,既看得到“蝈蝈笼”“榜下捉婿”“瓦肆”等有着宋朝特点的故事细节,也看得见“母亲节”“外卖小哥”等如今时代发展下的新生产物。
“故事编好了,画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了和《清明上河图》中淡雅、天真的风格区别开,陈汉煜选择用色彩更加浓烈的工笔重彩画形式。5天时间里,他要在电脑上勾画出线稿和色稿后,再拓在一块高2米、宽1米的木板上。“一个作品通常需要一星期,因为整个内容创作过程中,只有我一个人操作,所以这已经是非常极限的速度了。”
图片
陈汉煜作品《员外与花魁》
出乎陈汉煜意料的是,第一个视频发出后,“小人物”系列立刻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喜爱。“真不错,感觉自己有一天也会被写进这个故事”,诸如此类的网友评论,也让陈汉煜觉得很感动。“大家都渴望被看见,我的目的也达到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站在故事的一边
做符合大众审美的内容生产者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周一更,一次甚至只画1个人物,两个月过去了,陈汉煜的作品并不算太多。“慢工出细活”的态度下,陈汉煜虽然保证了自己的作品质量,但不少网友也会质疑,这样的速度到底能不能画完1000多个人物?
陈汉煜将这个问题看得很淡,“走到哪步算哪步,我现在还处于一个初阶的状态,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画好。”之后,如果画作完成,陈汉煜还想为这些作品办个展览,让“小人物”的故事,被更多的大众知道。
图片
陈汉煜作品《陌路的兄弟》线稿
从一名线下的艺术从业者,到线上的短视频博主,陈汉煜在内容生产上,依旧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敬畏。舞台的转变,则是因为他想抓住短视频为内容生产者提供的东风。
“短视频为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同台竞技的机会,能让大家都看到你的作品和艺术理念,但同时也让内容生产者走到符合大众审美还是引领大众审美的分岔路口,在大众的检验中自我选择。”
陈汉煜最终还是选择做一名符合大众审美的内容生产者,他并不觉得“当网红”这种出圈方式是不高级的。陈汉煜说,自己也想趁这个机会重新定义新的艺术家曝光方式,“毕竟我马上30岁了,希望在这个时候能有自己的作品,告诉大家有这么一个小画家,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也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小画家被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