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深度调查|张庄樱桃何以“突出重围”

五六月份的邹城张庄镇,是一年当中最繁忙的时候。山坡上的大樱桃园里,果农们几乎在全天不间断地采摘、装箱。樱桃独有的甜美,弥漫在乡间每一个角落,也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
邹城市大樱桃现种植面积3万余亩,其中近半在张庄镇,有1.5万亩,这里有着“济宁樱桃第一镇”的美誉。
从上世纪90年代的零星栽植到现如今的规模种植,张庄镇大樱桃逐步建立起集生产、销售、加工、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一颗红樱桃,滋润了心田,更鼓起了群众的腰包。 
图片
张庄镇大樱桃。
从“一点红”到“满山红”
5月31日,漫步在张庄镇的乡间小径,仿佛置身于一幅绚丽的画卷中。夏日的阳光洒在漫山遍野的樱桃树上,一颗颗饱满的樱桃红得娇艳欲滴。
但在30年前,张庄镇的村民还是依靠着传统种植业谋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山岭薄地,一年两季,花生地瓜。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在樱桃种植主产区的大沟村,该村党支部书记郑庆慧说。
发展乡村产业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当时的张庄镇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考察调研,动员大沟村群众种植樱桃。
图片
每年到了樱桃丰收季节,都会有大量游客前来采摘。
“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理解,樱桃不当吃、不当喝,种出来保存不了,卖不掉就只能烂在地里,风险实在太大。”张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庆说。
为了消除群众的顾虑,张庄镇带领有想法的村民前前后后外出学习57次,并在购买樱桃苗木时给予每棵8元的产业发展补贴。
正是看到了政府发展产业的态度,大沟村的干部和党员群众积极带头,开始种植樱桃。“虽然在培育过程中遇到了暴雨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但是在专家团队的帮扶下,我们种植的红灯笼樱桃最终见到了收益。”果农孙玉量说,他还记得樱桃进入盛果期的第一年,他的3亩樱桃就挣了1万多元,效益比13亩地的花生地瓜还多。
图片
张庄大樱桃。
三十多年来,虽然也经历过“倒春寒”绝产、减产等自然灾害,但大沟村始终坚持樱桃种植不动摇,全村213户樱桃种植户,种植面积近千亩。
尝到了产业成功的甜头,越来越多的群众迅速加入樱桃种植的队伍,最初在大沟东岭、小烟庄北岭沿岚济公路南侧栽植,之后便在全镇范围进行推广,总面积很快就达到了1.5万亩。
为了不断延伸樱桃产业链条,增加樱桃附加值,2011年,在张庄镇党委政府的积极筹备下,成功举办了邹城市首届樱桃采摘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持续赋能让产业振兴一路生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樱桃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已达到350万亩以上。
规模上去了,张庄镇一直没忘了更新品种这茬事。毕竟,“一招鲜吃遍天”对大樱桃产业并不太适用。
“早发展有早发展的好处,晚发展也有晚发展的优势。”果农孙玉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6岁了,种了“半辈子”大樱桃树,想要把视同自己孩子一样的果树舍弃,换上新品种,非常舍不得。况且,待新品种大樱桃树达到盛果期还需3至5年,这期间要不断投入。
同村的种植户李保生不这么想,他说,种樱桃要算长远账,“这几天,黄蜜、美早大樱桃跌价六七块钱,但鲁樱5号、泰鳌加等新品种价格依然在十元以上,比起老旧品种的大樱桃利润还是不错。”
在张庄镇,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相信,市场才是推动樱桃产业进步的最大动力。
为此,2019年,张庄镇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济宁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强化大樱桃产业科技和人才支撑,组建大樱桃产业发展顾问团和专家智库,引进了俄罗斯8号、泰鳌加、鲁樱5号、弗里斯科、太平洋红等更新、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种。
图片
果农李召水告诉记者,通过嫁接,新品种也可以快速进入盛果期。
依托专家科研、经验、学术优势,张庄镇党委政府开启了老龄果园改造工程,累计完成7000亩老果园改造提升,并免费发放新品种大樱桃嫁接枝10万条,引导果农接受新品种、掌握新技术,加快新老品种更替进程。
在大沟村,有着10年大樱桃种植经验的刘召水对记者说:“政府免费发放大樱桃新品种,可以在原有‘老本’上接穗,使原本5年结果的大樱桃,第3年即可上市。”
除了不断更新品种,张庄镇还探索发展大棚樱桃,引进水肥一体化、智能控温系统、樱桃矮化密植等技术,有效解决果园浇灌困难和抵御霜冻、暴晒等自然灾害,提升樱桃品质,实现稳产增收。
图片
魏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的樱桃。
“我们这个基地有6个暖棚,1个玻璃大棚,今年我们主要种植了美早、布鲁克斯、黄蜜,产量大概2万斤。”张庄镇魏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王常龙说,2月份基地大樱桃价格最高达到260元一斤,日均卖出500斤,仅大棚樱桃就能帮村集体增收120余万元。
在新品种新技术加持下,张庄大樱桃产业链条越做越优,已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从营销樱桃到营销乡镇”
曾几何时,张庄镇的村民承包了果园,都是手提肩挑上山浇水和维护,然后各凭本事销售。“一到收获季,村民拎着小筐上山收果,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商贩,互相间还存在竞争,辛辛苦苦几个月,赚不了几个钱。”郑庆慧说,如今,电商、直播带货等销售渠道不断拓展,果农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为了让富民的樱桃卖到更远的地方、卖出更好的价格,邹城市张庄镇与电商平台合作,走快递渠道将樱桃发到全国各地。京东、邮政、韵达、顺丰、极兔等快递公司均在樱桃采摘园附近设置快递采摘点,减少中间环节,缩短寄递时效,最大程度保证樱桃品质,让大樱桃可以第一时间送到消费者手中。
图片
张庄镇连续举办了14届樱桃采摘节和2次全国樱桃产销对接会,不断丰富张庄樱桃品牌内涵。
“今年我们与邹城本土网红开展合作,樱桃成熟的时候就邀请他们给我们带货直播。”张庄镇副镇长岳超说,此外当地还与一些网红孵化平台进行合作,开展新农人电商主播培训,让更多果农了解电商,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
目前,张庄樱桃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从“控温棚、冷棚、露天樱桃”梯次上市,销往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实现了从2月初到6月初,近120天鲜果不间断供应。
近年来,张庄镇以樱桃为媒,融合当地自然风光,打造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体系,形成赏花、采果、游览等一站式旅游特色项目。依托樱桃、牛心柿、甘薯等特色农产品,全镇先后发展起86家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100余万人次,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
“我们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樱桃采摘节和2次全国樱桃产销对接会,但今年的樱桃节与过去不同,除了以往的传统‘节目’,我们还举办了激情音乐派对、文创集市、非遗美食等多元活动,让游客和市民充分享受初夏的‘甜蜜’之旅,将大樱桃营销升级为文旅融合活动,打造崭新的‘文化IP’。”张庄镇宣传委员刘广红说。
“通过系列策略,从营销樱桃到营销乡镇,推动张庄大樱桃产业和项目向更高层次迈进,初步打造出一张高品位、有特色的乡镇名片。”张庄镇党委书记谢忠良表示,该镇大樱桃从栽种技术到营销模式等全方位多维度提升,最终的目的是让村民在绿水青山中走上乡村振兴致富路。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盛超 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