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的航天梦:让商用火箭飞起来

文/毕磊
图片
零壹空间制造的火箭
这是一个令舒畅难以忘怀的时刻:2018年5月17日7时33分31秒,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重庆两江之星”首飞发射,最高时速超过5.7马赫,飞行高度38.7公里,水平距离273公里。舒畅和他的火箭公司“零壹空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终于让自己的“航天梦”得以实现。
从0到1的“航天梦”
1985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的舒畅,从很小的时候起,心里就有个“航天梦”,看着书本上飞入太空的火箭、卫星,他内心也渴望能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飞行器。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很快,时间来到了舒畅高考这年,为了实现自己怀揣了十多年的梦想,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书上填写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舒畅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并没有白费,他如愿地考入了这所学校,从此,他便开始了飞行器设计的学习。
在学校里,老师经常给他们放战斗机首飞成功的视频,每次看视频,舒畅总是很受鼓舞。那时,他的梦想不仅是设计出天空中“漂亮”的飞行器,而且还想创立造飞行器的公司。
四年的时光匆匆过去,舒畅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学习,并拿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的学位,为自己将来创业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而后,舒畅来到中国航天集团航天产业基金当实习生,在这里,他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迅速从实习生转正,并在摸爬滚打中学到了不少实用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创业资本。
很快,新政策来了。2014年底,国务院下发文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业卫星产业,“军民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国商业航天的政策窗口逐步开启。舒畅敏锐地嗅到了商业航天的风口,他想要投资一家民营航天企业,但找了一圈后,发现市场上并没有这样的公司。
“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来干?”舒畅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他把在某知名企业刚刚稳定下来的高管工作辞了。尽管所有人都劝他再仔细想想,可他决心已定,任谁劝说都没有用。
就这样,舒畅从一个大好前程,有着稳定且较高收入的公司高管,变成了一个前途未卜,满心想着做火箭的“光杆司令”。
“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如果我们不做,再过5年,Space X就将垄断市场。”舒畅说,他愿意做这个领域的先驱者,哪怕是“先烈”也可以。
2015年,舒畅注册了公司,并起名为“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如同公司的名称,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这正是他所期望的。公司有了,员工从哪里找?凭借二十多年生活经验的人脉圈,舒畅很聚集了将近20个人,个个都是中国顶尖学府的人才,由此,研发团队集结完毕。
在公司里,舒畅一点老板的架子也没有,他将员工看作自己的家人、朋友,还要员工直接喊他名字。他们的关系并不仅仅是上下级,更应该是一同讨论产品研发,一起实现梦想的伙伴。
不仅如此,舒畅与所有人一起同吃同睡,从不搞上下级分化,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大家在公司都亲切地称呼他“舒哥”。
或许正是这样的关系,员工们能更加自由地发挥能动性,畅所欲言,为火箭的制造提供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短短一年的时间,舒畅团队的成员扩充到将近40人,从中科院到航天科技集团,再到中航工业集团,各大一线科技单位的人才应有尽有,舒畅也有了最大的底气。
2017年7月,产品的雏形已设计完毕,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确定符合专业航空航天的技术要求,这也就意味着,不久后他们的产品就可以投入试验。
除去人才,舒畅团队还需要的一大重点要素就是资金。公司成立初期,没有投资商愿意入股,在他们看来,民营企业造火箭,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然而,随着舒畅团队规模的扩大,不少机构嗅出了其中的商机,并表示愿意为这家公司投资。
资金、人才、技术问题已经全部解决,舒畅团队开始全身心投入产品的研发,他们建造了一个一千多平米的实验室,用于火箭起飞前的模拟飞行等各种测试。
终于,时间来到最激动人心的这一天。
图片
重庆“两江之星”火箭在中国西北某基地成功点火升空。工作人员正在做火箭升空前的准备。
从0到1的突破
2018年5月17日,这一天,团队的所有人早早来到发射台前,为火箭升空做最后的准备。
这是舒畅从小到大的梦想,努力了数十年的成果,终于迎来了检验的一刻。
“10、9、8...2、1发射!”
随着倒计时结束,“重庆两江之星”发射成功,所有人热泪盈眶,甚至喜极而泣。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做到了!
舒畅所采用的不同于普通的发射模式,基于装箱平台的火箭发射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射成本,快速响应发射要求,这也代表着我国民营航天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从0到1,零壹公司真的做到了突破,而民营企业发射火箭不再是痴人说梦。
而舒畅的目的尤其明显,便是要让外界知道,中国的民营企业也可以造出火箭。
首飞成功后,舒畅和团队火了,连带着舒畅的名字开始在民营造火箭的序列中成为佼佼者,他甚至被称为“中国的马斯克”。
但对于这些,舒畅并在意,他知道只有继续研发,拿出真水平才是王道。舒畅认为,自己走的是一条和SpaceX差异化发展的路。“我们现在做的小型固体运载火箭,主要是针对500公斤以下的小卫星,SpaceX针对的是一吨级以上的大卫星。”
实际上,舒畅更想做商业航天领域的探路者。“这符合中国国情,我们不造梦,我们是实干派,希望能实实在在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让商用火箭飞起来”
2019年,舒畅开始挑战更远距离的“入轨火箭”,纵然此次失败,但舒畅并未选择放弃,有失败才会有进步。
经过不断打磨方案,2021年2月,舒畅带领团队研制OS-X6B智能火箭成功发射,同时,也是商业航天企业首次采取箭车一体的机动快速发射技术。
之后,舒畅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200多项专利。他们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更是为了让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走向世界舞台,与国际顶尖企业竞争。
从无名之辈,到国家队的补充力量,舒畅和他的零壹空间正在释放出他们积蓄已久的势能。如今,舒畅依旧带领团队走在研发的路上,正如他所说:就想奋斗一次,让商用火箭飞起来。
回望数十年,舒畅坚定自己的梦想。他表示,会在实现人生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未来几年,零壹空间将专注于把火箭技术做精做透,真正把航天技术商业化、民用化,以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成为中国航天的重要补充力量,也真正将航天技术带进千家万户。”舒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