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会跟着音乐节拍起舞?

全文1970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音乐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能够打动人心,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试图了解大脑如何感知音乐。

02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萨沙·弗吕霍尔茨的研究发现,现场音乐比录制的音乐更能打动观众,因为现场音乐具有同步性。

03心理学家罗萨娜·科尔巴乔认为,艺术家在情绪中冲浪,与观众建立联系,使他们对相同的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

04另一项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发现,音乐感知和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普遍性,所有被分析的群体都表现出对简单整数比组成的节奏的偏爱。

05尽管如此,这些研究仍未能完全解释音乐如何将音符转化为情感,让我们翩翩起舞、感到痛苦或潸然泪下。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月20日报道,音乐无处不在。几乎所有宗教仪式都有歌曲伴奏,人的一生从进入社会到死亡,都有歌曲伴奏。运动队和国家将其身份浓缩在一首歌曲中,并将其作为官方歌曲。音乐标志着一切——恋爱、离别、相聚、生日、圣诞节……有些唱片与情感相关联,能够将我们带入某个时刻、某个地方或让我们见到某个人。音乐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元素之一,但人们并不十分清楚个中原因。
现场音乐更能打动人
心理学家和神经学家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试图了解大脑是如何感知音乐的,哪些细胞和回路在起作用。音乐是否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还是鸟类和犬类等其他动物也同样具有音乐性。是否存在一些普遍的节奏,或者为什么现场音乐比录制的音乐更能打动我们。就在今年3月,多项独立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更多解释。
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萨沙·弗吕霍尔茨是其中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花了数年时间研究情绪如何通过声音传递。他承认这一课题已被广泛探讨,但也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一些空白。他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说:“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对现场音乐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在音乐会上,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音乐的震撼力。”
为了科学地证明这种直觉,弗吕霍尔茨在实验中邀请了19名志愿者作为观众,还邀请了两名钢琴家。音乐会的环境并不特别舒适。观众(每场独奏演奏会只有一名观众)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躺在担架上,担架被插入一个巨大的核磁共振扫描仪,以读取其大脑对音乐的反应。这位专家笑着承认说:“是的,这很奇怪。有时播放的是一首录制好的歌曲。有时,音乐家会开始弹奏一首歌曲,并能看到听众大脑的实时扫描。”弗吕霍尔茨解释说:“我们要求钢琴家尝试改变他的演奏,以配合大脑的活动。现场音乐之所以能产生更强的效果,其中一点就是能在演奏中改变某些东西,如果听众大脑扫描结果的变化方向一致、强度相同,我们就认为存在同步性。”同步性是一种音乐共鸣,是音乐家与听众之间的交流,而录制的音乐不会出现这种共鸣。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听录制歌曲时的大脑活动大大少于听现场音乐时的大脑活动。
艺术家在情绪中冲浪
心理学家罗萨娜·科尔巴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艺术家们倾向于寻求与观众之间的联系。”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为音乐家和其他行业专业人士提供治疗。她说:“你必须知道如何在情绪波涛中冲浪,才能与观众建立联系。在音乐会上感受到同样的情绪或激起某种情绪,是艺术家一生中最强烈的体验之一。”
这种归属感就是成为某事物一部分的感觉,就像一个情感放大器,放大了音乐对观众的影响,使他们对相同的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这在今天的音乐会或迪斯科舞厅中都可以看到,而在史前的祭祀活动中,在火堆前跳舞和演奏音乐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科尔巴乔说:“有研究表明,观众在舞厅里跟着音乐跳舞时,心脏的节奏会在某种程度上同步。就好像我们的神经元在按照同样的节奏跳舞一样。”
弗吕霍尔茨的研究支持其观点,但这位专家也承认存在某些局限性,例如缺乏情感感染力,因为只有一个听众。钢琴家适应听众的能力更强,不仅因为听众人数少,还因为他几乎可以读懂听众的心思。很难相信,在美国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会上,平均有7万名听众,而她能根据每位听众的感受来塑造自己。这位专家承认:“的确如此,但对于像她这样的流行歌手来说,由于听众对歌曲内容了如指掌,因此更容易产生共鸣。此外,你还必须考虑到情绪感染力。在群众音乐会上,观众的情绪往往趋于一致,表现得几乎就像同一个听众。”
音乐感知存在普遍性
另一项研究不是在瑞士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是在玻利维亚的丛林等地。在亚马孙河航行数天后,一群科学家来到当地部落询问有关节奏、声音和音乐性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诺里·雅各比领导了这次实验,实验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周刊上。他笑着承认:“如果在沙发上做实验,会更舒服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对来自15个国家的900多人进行了现场测试。”其中许多人所处社会的传统音乐中包含西方音乐中没有的独特节奏模式。雅各比解释说,为了防止他们的音乐品味过于单一,研究人员还特意寻找了很少上网的人。
其想法是让这些人接触特定的音乐模式,然后让他们模仿以前听过的标准化节奏,通过敲击手指来复述节奏,看他们会错到什么程度。雅各比说:“随着游戏的进行,参与者越来越倾向于表现他们认为听到的东西,而不是实际听到的东西。这个反复的过程揭示了每个听众的期望和自然倾向。”
这是首次对音乐节奏进行大规模的跨文化研究。这位专家说:“此次实验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证据,证明音乐感知和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普遍性。所有被分析的群体都表现出对简单整数比组成的节奏的偏爱。”雅各比说:“我们知道,人脑中含有有利于这类恒定节奏的机制。”这就解释了我们在《铃儿响叮当》中听到的简单整数比组成的节奏的普遍接受性,也解释了几乎所有文化中的传统歌曲为何广受欢迎。这位专家最后总结说:“很明显,这些偏好可能源于人们对恒定节拍或等节拍的自然倾向。”
直到现在,我们还不了解将音符转化为情感的机制。一首歌能让我们翩翩起舞、感到痛苦或让我们潸然泪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上述研究开始打开了我们大脑中的“黑匣子”。这些研究有望让我们明白,这些感觉是否具有某种普遍性,以及历史上最著名的歌曲是不是一个数学公式。(编译/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