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听民声丨工地如何彻底告别扬尘弥漫?杨浦区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边督边改”,定人定岗落实防尘降噪

图片
图说:工地内千余平方米的堆料区已盖上遮尘罩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摄(下同)
  有市民反映,位于杨浦区新江湾城闸殷路附近的一处工地,施工中经常扬尘弥漫,让途经此地的路人避之不及。风力大时,扬尘扑面而来,周围灰天灰地,让人“躲无可躲”。而这处工地的周围,既是不少互联网“大厂”的聚集地,也有人行天桥和商业中心,日均人流量较大。投诉后,涉事工地的整改是否已落实到位?去现场,还会不会“灰头土脸”?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跟随杨浦区生态环境部门和属地街镇执法部门,一起到场回访。
  物料堆放未全覆盖
  扬尘令人睁不开眼
  5月18日,杨浦区收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上海市协调联络组转办单,反映闸殷路铁狮门集团的第二幢高楼正在建设,施工车辆驶进驶出,压过路面时,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虽然工地现场配有洒水等降尘措施,但收效依旧甚微。“只要一刮起大风,就好似‘沙尘暴’一样,让人睁不开眼。”这是附近市民的直观感受。
图片
图说:工地周围是多家互联网企业所在地
  杨浦区高度重视,接到投诉的当天,杨浦区建管中心和城管部门第一时间到场查勘。该建设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我们来到工地时,看到项目上的扬尘监控设备已全部开启,围墙喷淋设施也运行正常,现场裸土物料有覆盖,洒水车辆正在洒水抑尘。不过,部分物料并未覆盖完全,扬尘污染也还需进一步控制,存在污染隐患。”新江湾城街道综合执法队南片组长陈勇斌告诉记者,街道执法部门现场督促施工单位,依法加强物料覆盖,立刻采取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防尘等措施。
  现场复查落实整改
  定人定岗严控车辆
  6月2日上午10时许,记者跟随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区建管中心、属地新江湾城街道和综合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一道,来到位于闸殷路西、民府路南和淞沪路东的闸殷路铁狮门建设工地复查。
图片
图说: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区建管中心、属地新江湾城街道和综合执法队相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复查
  工地所在位置属于新江湾城的核心区,周边除了有多家互联网企业,还有商业广场和人行天桥等。平时,附近来来往往的企业职员较多。刚走进工地,放眼望去,位于建筑主体旁,一台挖掘机赫然映入记者眼帘。场地内,一大片浅绿色的细密遮尘罩覆盖着大约1000平方米的堆土。此前未被防尘网完全覆盖的物料底部已全部被防尘网包裹。即便有风吹过,现场也并未见扬尘。据现场负责人中建三局一公司新江湾城项目总指挥长黎家东介绍,此前确实存在工作上的疏忽,对于现场裸土的覆盖不完善,车辆出入会在局部产生扬尘。“起风后,灰尘可能就被吹到外面去了。”
  接到投诉后,施工方即知即改,拿出4项具体措施。
  首先是源头管控。对场地内的裸土和物料做好全覆盖的围挡和遮蔽,从源头上杜绝扬尘外溢。记者发现,浅绿色的遮尘罩的四角牢牢“抓住”地面,即便大风吹过,也没被掀起,固定效果较好。
  其次是启用设备。经检查,现场配备的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和喷淋装置已全面开启,均在正常工作。记者在工地内看到,基坑开挖区和工地围墙的喷淋设备运转正常,正源源不断地喷出水雾。
图片
图说:扬尘与噪声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再次是定人定岗。工地方面在邻近出口处设置了环保专管员,职责便是定时、定点用洒水车洒水,做好现场防尘降噪工作。
图片
图说:现场人员开洒水车清扫地面
  最后是严控车辆。施工方严格车辆“进出路线”,现阶段工地日均进出约15辆大型车辆,从原先行驶路线无序,到如今必须先经“过水槽”,周身清洗一番后,才能准予“放行”。这条“过水槽”长十多米,宽近两米,已投入使用,成为大型车辆的“必经之路”。
图片
图说:大型车辆驶出工地前,必须先行经“过水槽”冲洗车身
  “四不两直”多措并举
  线上线下加强管控
  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防止扬尘“卷土重来”?“接到投诉后,我们第一时间到现场督促施工方整改,目前各项措施已落实到位。后续,我们将继续加强‘四不两直’随机抽查。特别是对问题工地开展‘回头看’,督促工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杨浦区建管中心工程师徐涵林告诉记者,在对工程监督的过程中,会特别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方面的检查,尤其是各个工地扬尘监控设备安装和运行正常情况,以及现场防扬尘、防噪声等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将立即敦促其整改;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将按规定移送属地街道城管执法。
  杨浦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静娴透露,区生态环境局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进一步加强管控。“在线上,区生态环境局依托扬尘在线监测管理手段,对监测数据较高的工地会及时提醒,并将相关数据推送至街道,要求加强监管;在线下,对辖区的工地加强日常检查,尤其在秋冬季天干物燥时,更加强检查频次。”她强调,对于存在污染状况的工地,将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在今后多次到场复核,确保防尘措施常态化落实到位。下一步,还将推进区属各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的联勤联动,进一步加强建设工地的扬尘污染监管。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