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独家对话用水泥戒指求婚的清华博士姚国友:“建筑良医”是我的新目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李沐子 实习生 严文耀
近日,一段由人民网发布,配文为“钻石恒久远,水泥戒指也能永流传”的视频引发关注。视频中,清华博士姚国友在2016年的毕业活动现场,用一枚混凝土水泥戒指向女朋友求婚,这枚戒指喷有姚国友博士在读期间研发的防水材料,视频中他说:“这枚戒指就像他们的爱,100年不腐蚀不变质”。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留言称之为“顶级浪漫”,但也有人讽刺揶揄“你老公”“水泥哥”“自我感动罢了”……近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姚国友博士,和他聊了聊水泥戒指背后的故事。
做戒指花了一个月
现在依旧完好如初
8年前的视频突然走红,姚国友本人也很意外,对于网络议论,他表示自己平时不用社交网络,并没有特别去关注。“现在这枚戒指还珍藏在家里,没有什么变化,状态挺好的。”讲起这枚戒指,姚国友的声音里透露出一丝甜蜜和骄傲。
博士毕业后的姚国友全心投入创业,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妻子给予了他莫大的支持。“把我们两家的彩礼、买房的首付都拿出来,全部投入到公司里面去创业。”姚国友回忆当时为了创业,与妻子举办了比较简单的婚礼,也没有买很贵的首饰。“平时天天和水泥打交道, 我就想只要自己用心做的,肯定总归比买的要有心意。”
图片
姚博士求婚自制的“水泥戒指” 来源:受访者
这枚小小的戒指里也蕴藏着姚国友对两个人爱情的美好期待。正常情况下水泥会老化,会慢慢开裂,而姚国友研发的是渗透型的防水材料,能帮水泥“延年益寿”,就如同他在视频里所说的一样,这枚戒指就像他们的爱,100年不腐蚀不变质。
前期做模具、挑水泥、做实验,后期则因为水泥的特殊性需要硬化、打磨以及喷上姚国友自己研发的防水材料,一枚小小的戒指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姚国友笑称:“当时还刻了字,有点丑,本身我写字不好看。”
2016年,姚国友从清华博士毕业。“当时每一届会选出几个优秀的同学,授予启航奖,我获得的是金奖。”在2016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颁奖典礼现场,姚国友将这个惊喜送给了自己的爱人。”姚国友告诉记者,当时他与主持人提前沟通,邀请爱人上台发言。“她还是很感动的,因为我事先没跟她说,她以为只是上去发表感言。”
姚国友特别提到,马上他和妻子就要迎来领证10周年的纪念日,他也打算准备一个惊喜,将这枚水泥戒指“更新换代”一下。“具体的想法就不方便透露了,当然这枚旧戒指也一定会好好保存,见证我们的爱情。”
毕业就创业
源于“浙江人骨子里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姚国友还是浙江籍学霸。
2017年,刚毕业不久的姚国友响应青年回乡创业的号召,选择回到家乡浙江安吉创业,做的还是混凝土防水防护材料。“我们浙江人可能骨子里有这样的精神,所以我毕业后选择直接创业,大不了创业失败了再去找工作。”数年过去,公司不断发展,如今研发部门虽落地苏州,但工厂仍设在安吉。
“这几年我一直在努力,不忘初心。”提及理想与目标,姚国友说自己曾经的想法是“要做中国自己的混凝土防水防护材料”,这主要是针对水利工程。但在创业过程中,他发现水利项目较少,更亟待解决的是老百姓关心的住宅建筑问题。因此,姚国友不断优化研究方向,“希望能够让老百姓用得起好材料,解决渗漏等新老住宅常见的问题。”
清华大学在对姚国友的介绍中提到,姚国友在做中国自己的混凝土防水防护材料,他突破了混凝土自愈合防水核心技术,相当于进入了自愈和防水时代。“我们可以说是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且大规模做到产业化的公司。”
姚国友的努力也得到了师长的认可。2023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亲临公司总部,并以“清华学子,建筑良医”八字相赠。“我们的老校长顾秉林院士,家里房子出现漏水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好,我用我们自主研发的防水材料,帮忙解决了问题,所以特别感谢我。”姚国友难掩欣喜与自豪,分享了与顾秉林院士之间的故事。
而“建筑良医”也成为了姚国友追求的新目标,“这个建筑是‘大建筑’的概念,不仅仅是民用住宅,水工建筑物、地铁建筑都包括在内。”如今,姚国友的公司已开发出四五十款产品,“我们定义为新材料有限公司,哪里有痛点,我们就要用新材料去解决它。”
图片
姚国友拿到二级防水工证书 来源:受访者
例如针对南方普遍存在的回南天、梅雨天现象,姚国友自信表示:“我们研发出新涂料代替原来传统的涂料,不管是回南天还是梅雨天都不用怕了。”
此外,目前公司主推的一款自愈合防水添加剂也运用在了杭州一家医院的建设当中,“因为要赶工期,所以使用了我们的产品,直接搅拌在混凝土里,随着混凝土主体浇筑完成,防水也就完成了,相当于是0工期完成防水工程。”
姚国友用通俗易懂的话向记者介绍,这款产品与混凝土搅拌后,如果遇到地基沉降、或者因不可抗力出现裂缝,“只要遇到水,我们的产品就会让裂缝自我修复、自我生长。”
不想蹭流量
希望用好产品“出圈”
当已经十几年不用微博、埋头做研究的姚国友得知,自己因“水泥戒指”上了热搜,甚至被网友戏称“水泥哥”时,颇感意外。
“今天才‘轰’走了我们品牌部的同事,因为他说要不要趁势弄一波流量,但被我拒绝了。”姚国友直言,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说不定过两天人家就忘记你是谁了,但好产品是能被记住的。
“在建筑行业,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新材料的出现不但使材料寿命更长,也会节约更多人工,甚至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姚国友表示接下来自己仍将继续深耕建筑行业,除了聚焦原本的水泥、防渗漏、防开裂等项目,还有计划涉猎保温材料。
“外墙保温现在有很多问题,包括脱落、保温效果不好,这就是我们冬天开暖气家里暖和不起来,夏天开冷气温度降不下来的原因。”姚国友介绍,大部分的热量会被墙体吸收,因此家里的温度无法达到预期。接下来姚国友的团队希望能研发一款毫米级别,不占空间的保温涂料,让室内保温效果变好,也能节约能源,“例如夏天来办公室,只要开一小时空调,关掉后,可以一整天不开空调,还是会很凉爽,就是被动房的概念。”
但光有新材料、新产品还不够,姚国友坦言,“前几年我们其实忽视了施工的部分,只专注于研发更多更好的材料,只有把施工的过程做好了,才能实现效果。”因此,这两年姚国友做的主要工作是打通材料端到终端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就是将新材料落地,实实在在地解决老百姓的问题。
为此,姚国友与苏州吴中技师学院合作开设产教学院,从去年9月开始第一期培训,至今已完成六期,培养出180位合作伙伴,掌握使用新材料的技能,获得“防水工技师证”,回当地帮助老百姓解决漏水的问题。“我觉得这带给我的成就感更大,比研发新材料更有意义。”
姚国友认为新材料公司像一座“药厂”,因为不同的漏水情况要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案去解决,“我们专门给建筑治病,那么要有不同药的组合,组合成一套方案。”而培育产教学院的学员,“其实就是在培养当地的建筑医生,回到当地开一个诊所去服务生病的建筑。”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