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育率创新低跌至1.20,结婚对数首次跌破50万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日本厚生劳动省6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每名女性育龄内的生育数)为1.20,连续第八年下滑,跌至1947年有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2023年日本结婚数首次跌破50万对,为战后最低水平。
厚生劳动省表示,“少子化是一场危机,必须加快必要的应对努力”。日媒认为,对未来不安和价值观变化造成了年轻一代对婚育犹豫不决,虽然日本政府已制定扩充儿童补贴等的少子化应对策略,但恐怕仍难以逆转少子化的趋势。
图片
日本埼玉县一家医院的新生婴儿房间(共同社)
日本去年出生率、结婚数、出生数创新低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共同社等媒体报道,2023年日本新生儿数为72.7277万人,比2022年减少了4.3482万人,是自1899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2024年的出生数可能低于70万人。另一方面,2023年死亡人数为157.5936万人,比2022年增加6886人,同样为有统计以来最高值。
从生育率看,这一数据从2016年开始连续八年下降,在2023年以前,日本生育率最低值是2005年和2022年的1.26。具体来说,生育率在2005年降至1.26之后,由于第二次婴儿潮(1971~1974年)出生的女性开始分娩等原因,2015年回升至1.45,但2022年再次落到1.26,2023年进一步下滑。数值与维持人口所需的2.07之间差距巨大。
图片
1947年有统计以来日本出生率走势(NHK)
按地区来看,出生率最低的是东京都,仅为0.99。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跌破1的只有东京。埼玉、千叶和神奈川等东京圈3县均仅有1.1水平,呈现出城市地区较低的倾向。最高的是冲绳县的1.60。47个都道府县均低于上年。
从结婚数量上看,2023年日本结婚数首次跌破50万对,为47.4717万对,比上年减少3.0213万对。这是战后的最低数字,甚至低于2021年因新冠疫情而锐减的50.1138万对。
图片
战后日本结婚数走势(NHK)
1972年,日本结婚数达到顶峰,达到109.9984万对。从1970年代末到2010年,结婚数一直保持在70万对左右。但2018年首次跌破60万双,并且持续下降。2022年,结婚数三年来首次增加,出现复苏迹象,但这种反弹并未持续下去。
与30年前相比,日本初婚的平均年龄有所增加。1993年,日本男性初婚年龄为28.4岁,女性为26.1岁。但到了2023年,男性为31.1岁,女性为29.7岁。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平均年龄也有所增加,到2023年达到创纪录的31.0岁,而1993年为27.2岁,生育年龄呈上升趋势。
“少子化趋势恐难以逆转”
《日本经济新闻》6月5日报道指出,日本出生率的下降受到了不婚和晚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非婚生子女较少的日本,结婚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出生人数,尤其会拉低2至3年后的出生人数,少子化现象可能在一段时期内难以逆转。
2021年进行的一项出生动向基本调查显示,与2015年的调查相比,回答“迟早打算结婚”的男女未婚者比例均减少了近5个百分点。从回答“结婚后应该生孩子”的受访者比例来看,男性减少20.4个百分点,女性减少30.8个百分点。
图片
日本一对育儿夫妇(NHK)
调查显示, 部分人是由于育儿和教育的经济负担而不愿意生孩子或生第二个孩子。在双职工家庭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完善兼顾工作和育儿的社会环境也成为课题。 日本综合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藤波匠表示,“首先应改善低工资等年轻人的就业环境”。
厚生劳动省表示,“少子化是一场危机,2030年代是扭转这一趋势的最后机会,届时年轻人口将迅速减少。少子化与经济形势下行、工作和育儿之间难以平衡等因素都有关联”。厚生劳动省表示,希望加快必要的举措,例如鼓励男性休育儿假并增加年轻一代的收入。
“日本人口预计将在未来几十年急剧下降,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挑战。”《日经亚洲》文章指出,面对少子化困境,日本政府正在扩大对养育孩子的家庭的支持,希望阻止这一下降趋势。首相岸田文雄去年成立了儿童和家庭局,负责监督与儿童有关的政策。
6月5日,岸田政府提出的“不同寻常的少子化对策”相关法在参院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正式成为法律。但共同社认为,该法内容以“扩充儿童补贴和育儿休假津贴”等对育儿家庭的支持为主,但对期望结婚的人群支持力度不大,政策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恐怕难以逆转少子化的趋势。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