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华宁:全力提升人居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乡村

  近日,走进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乡,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栋栋规划有序的新房映入眼帘,村民们正在自家新建的房子里忙着装修,准备搬进新房;村道两旁,不再是昔日的泥泞小路,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旁栽种着行道树和多彩的花卉,四季常青、花香四溢。
图片
  “在政府的支持下,房子统一建设、统一规划,建起来以后,比以前的老房子,现在住得舒心,环境、卫生、交通都很好。”通红甸社区通红甸小组村民聂翠英说。近年来,通红甸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农村拆旧建新、桥梁修复等民生项目,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5年以来,通红甸小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整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危改等项目资金,于2017年完成第一批46户房屋拆旧建新,并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逐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村子的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还居住在老屋中,生活生产都十分不便,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迫在眉睫。为此,2022年以来,结合“六必拆”及乡村振兴等工作,通红甸小组整合项目资金,统规自建房屋41间,打通村组道路,改善人居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图片
  “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装修,期待赶紧装修好住进新房子。以前小组的路是土路,并且经过硬化以后,大家卖柑桔也更方便了。”通红甸社区党总支支部委员会委员豆利冲说。
  同时,在通红甸社区烂泥塘小组进村路桥水毁修复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抢抓工期,正在进行桥梁挡土墙加固等工程。其中,通红甸社区烂泥塘小组位于通红甸乡南边,烂泥塘小组进村桥梁是烂泥塘、泥则勒两个小组发展柑桔产业的必经之路,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但村庄进村道路狭窄,基本无法满足车辆通行,进村桥梁又处于地质灾害监测点,受季节性降水影响,无法正常通行。
  烂泥塘小组进村路桥水毁修复建设项目总投资46.23万元,其中,市政协“小急难提案办理”专项资金35万元,不足部分由乡村两级自筹,预计在6月20日前通车。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群众提供一条宽阔、安全、明亮的道路,还能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网通讯员 李艳 张鑫 周雪丽 记者 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