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老糊涂实锤?外媒重磅披露他严重健忘,开会全靠小抄,川普狂喜? 

前两天刚聊了川普34项重罪全部成立的事——美国人这下要被迫在一个重罪犯,和一个反复胡言乱语,当众摔跤的老头当中选一个.......
鹿死谁手当前暂不可知,不过昨天《华尔街日报(WSJ)》刊登的一篇报告,似乎让胜利的天平朝川普那边倾斜了。
图片
(WSJ原报道截图)
WSJ采访了超过45名知情人士,同时包括共和党与民主党人,民主党人大多为拜登辩护,称他没有问题,不过也有一些人承认拜登偶尔会显出老态;
至于共和党人,大多均指出拜登的认知能力似乎出现了严重下滑,已经到了“不是同一个人”的地步。
他们讲了三件事,第一件:
今年1月,白宫召集国会高层议员开了一场大会,一些与会人员回忆道:“总统在会议室里走动得慢吞吞的,轮流向二十几位国会领导人致意,以至于拖到大约10分钟后才开始会议。”
会议开始后,拜登也是照着稿子念,笼统地阐述了一些老生常谈的观点。
图片
(拜登手里经常握着这种“小抄”)
一些与会者感到很奇怪,因为他说的这些,国会早就已经达成共识了,没必要再讲了;另一些人干脆就没听清拜登在说什么,他声音很小
此外,拜登还经常将自己该说的话交给其他议员代劳,以至于会上的很多谈话都没有他的份。当然,有时别人会直接向他提问,其他议员没法代劳了,那他就会转向他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来说......
实在不得不发言时,他会长时间停顿,甚至长时间闭眼,以至于部分与会者怀疑他是不是没听清别人的问题。
一名与会者总结道:“我就这么说吧,如果在场开会的是你,你不可能不尴尬。”
第二件:到2月,众议院、参议院又举行了一场会议。会后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Mike Johnson)把拜登拉到一边详谈。
图片
(拜登、约翰逊,示意图)
约翰逊担心的是当时美国政府出台的一项政策,即限制液态天然气出口,他担心这样会让俄罗斯受益。 
对此拜登似乎毫不在意,回复道:“这不是真的,新政策只是一项研究。”
据熟悉约翰逊的几位议员说,约翰逊很沮丧,因为这项政策是拜登亲手签署的,但他似乎已经忘了政策的细节
而且就在这两件事发生的大约同一时期,拜登在外界也频繁地嘴瓢,几次把活人和死人的名字搞混.......(戳此回顾)
最后一件是去年5月,他和共和党人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谈判,时任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和另外两名熟悉谈判情况的人士均表示,
拜登的举止以及对细节的掌握能力波动很大,似乎每一天都在变化。
图片
(谈判中的麦卡锡和拜登)
比如某天,他表现得很敏锐,与在场人士进行轻松、自如的交谈;
可是到了第二天,他说话又喋喋不休,含混不清。
谈判进行到中后期,拜登表现得优柔寡断,议员们试图让他敲定一些计划的细节,但拜登总是很笼统,说一些“废话文学”,比如“我们要对解决问题持乐观态度”......
到谈判末期,麦卡锡表示:
“他总是说回我们老早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那些东西。”
“然后我就说,‘总统先生,我们好久之前就谈过这个问题了,这部分已经定好了’。他表现得很震惊,好像完全不记得。”
图片
(拜登的“小抄卡”,能看到上面罗列了重点)
麦卡锡总结道:
“他手里总是带着些卡片(他的‘小抄’),他没办法用其他方式来谈判了。”
“以前他担任副总统的时候我见过他,还去过他家,但现在,他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他了。”
图片
(此前拜登会见以色列总统,也可以看出他正在低头看小抄......)
当然,这些说法白宫方面是不承认的,一直在为拜登辩护。
说他经常含混不清只是一种“谈判策略”,想置身事外罢了,而且他也不那么依赖“小抄”等等。
WSJ的采访持续了数个月,白宫始终有密切关注,甚至在几位民主党议员回去分享了采访录音和提问细节后,其中一些议员又重新找到WSJ,要求第二次谈话,强调拜登也是有优势的......显然是为了统一口径。
图片
(原话:找到WSJ第二次谈话)
纽约民主党议员Gregory Meeks对WSJ的记者说:“他们就是,你懂的,说我应该给你打个电话。”
“他们”,指的就是白宫。
当然,白宫发言人也有他的说法,他表示共和党这些人说的话,都是“虚假的,出于政治动机的指控”,所以“让双方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很重要”。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去年12月,拜登曾经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
“如果不是川普想竞选,我不确定我还会不会继续竞选。”
“我们不能让他赢。”
图片
(当时拜登的原话)
怎么说呢,感觉他也有点被架上去的意思......
讲得再阴谋论一点:一个脑子不那么清醒的总统,有时候比脑子清楚的总统更好。
当然,这就是毫无根据的揣测了,权当笑谈吧.......
鉴于白宫在今年2月刚出具了拜登的体检报告,说他仍然“堪当其职”,
外界也不好揣测双方究竟谁说了真话,或者说直白一点——哪一方真话的比例更高。
图片
(今年2月的体检报告,说拜登仍“堪当其职”)
只能说拜登的脑子到底还好不好用,民间自有公论,而重点恰恰就是这个:
他脑子实际好不好用一点也不重要,民众觉得他脑子好不好用,才重要。
正因如此,双方才要在舆论场上展开这样激烈的角逐,这不川普才刚定罪没多久,共和党的炸弹就来了......
川/拜两人的支持率一直咬得很死,在川普定罪之前,路透社的民调显示,拜登和川普支持率平分秋色,都是40%;
另一边,Morning Consult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拜登42%,川普44%。
而在川普定罪之后,拜登获得了微弱优势,路透社的结果是拜登41%,川普39%;Morning Consult是拜登 45%,川普44%。
图片
(数据来自路透和Morning Consult)
图片
(一对老对手)
在这样1%~2%的角逐中,几乎每一场舆论胜利对他们来说都至关重要。
以《WSJ》的影响力,这篇讲述拜登认知能力下降的报道目前已经被全美不少媒体转载,也许再发酵几天,双方的支持率又会出现反转,而等到7月川普的罪名正式宣判,这数字没准还会波动......
图片
(NBC转载的“拜登能力衰弱”)
图片
(纽约邮报转载的“拜登认知能力下滑”)
想必未来美国总统的人选,就将从这一兵一卒的对拼当中诞生——这一方的矛头刻着“你家的是个重罪犯”;另一方的箭矢写着“你家的是个老糊涂”.......
好像还真应了那句话:这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