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音乐剧女王”玛雅·哈克福特专访:57岁“大女主”,忠于自我

图片
从艺35年,塑造了29个音乐剧女主角,今年57岁的“德奥音乐剧女王”玛雅·哈克福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女主”。过去十余年,她见证了上海音乐剧市场的飞速发展。
2010年上海世博会,玛雅受邀参加奥地利国家馆的表演,第一次来中国的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在上海竟有这么多“粉丝”,他们都看过她演的音乐剧DVD,有观众甚至曾飞去海外看她的现场演出。
2014年,音乐剧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40场。在上海观众众筹下,玛雅再次来到上海。
2019年,玛雅参演的《德语音乐剧明星音乐会》在文化广场连演六场,场场爆满。去年,玛雅又在文化广场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一连三场,5700张门票售罄。
她最新的角色,是上海出品原创音乐剧《麦克白夫人》中的麦克白夫人。由徐俊导演的《麦克白夫人》,脱胎自上海文化广场“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它是一部由中国班底孵化制作,集结国际演员阵容,全英文演唱的原创音乐剧,豆瓣评分8.6。
当玛雅接到文化广场邀约出演原创音乐剧《麦克白夫人》,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我职业生涯的第35年,还能遇上‘麦克白夫人’这样深深吸引我的好角色,我感到很幸运。”玛雅说,“别让任何人说你老了,50岁,60岁,70岁,我相信还有很多迷人的角色等待着我。”
图片
《麦克白夫人》剧照 董天晔 摄
一头短发、身材高挑的玛雅总爱穿着“多巴胺色”西服套装出现,毫不掩饰的皱纹让她的脸充满故事感。最近,她在上海、维也纳、因斯布鲁克等几座城市之间飞来飞去,在不同的音乐剧和音乐会之间跳接。她没有经纪人,台前幕后事无巨细一手包办,好像有无穷的精力。
认识她20年的搭档和好友、音乐剧演员凯文·塔特说:“在台上,玛雅总是自己做主。”玛雅接过话头:“因为生活比舞台难掌控多了。”
玛雅塑造过许多复杂立体、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比如《伊丽莎白》里充满悲剧色彩的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比如《贝隆夫人》里充满争议的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薇塔·贝隆,比如《近乎正常》里饱受双向情感障碍折磨的家庭主妇黛安娜·古德曼……
过去一个月,《麦克白夫人》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完成了30场演出,玛雅演了15场。“麦克白夫人”一出场是躺着唱的,玛雅的“铁肺”令观众震撼,她用声音、肢体和表情,将观众带入麦克白夫人内心的迷宫。
图片
音乐剧《麦克白夫人》剧照 董天晔 摄
记者:“麦克白夫人”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她野心勃勃,对权力充满渴望,同时也有善良、脆弱的一面,你如何理解她,诠释她?
玛雅:在戏剧学校的时候,我们曾系统学习莎士比亚,打下基础。当我接到这个角色时,我会通过关于她的文字、电影更深入地理解她。音乐剧《麦克白夫人》里我很喜欢的地方是,它有关于麦克白夫人和孩子的戏份。莎士比亚的原著里提到了麦克白夫人是有孩子的,但很多改编的舞台剧、电影却忽视了这一点。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弄明白,麦克白夫人为什么会变成她现在的样子?她如何被欲望迷惑而一步步堕落?如果你的生活非常艰难,你也可能会变得愤怒、狂热、失去平衡;如果你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走上了歧路,你也可能会变成麦克白夫人。
记者:排演《麦克白夫人》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玛雅:这是一部非常现代的音乐剧,里面有许多说唱段落,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很多歌词,所以我很早就开始学习,节奏非常快。排演途中,因为在欧洲有演出,不得不短暂离开,每次回来必须赶上进度,全程都像在奔跑一样。
图片
音乐剧《麦克白夫人》返场 董天晔 摄
记者:“麦克白夫人”应该不是你扮演的第一个反派角色,为何有那么多音乐剧的女主角都是反派角色?如何把反派角色演活?
玛雅:对,我扮演过许多反派角色,她们身上大都充满悲剧性。最黑暗的是斯蒂芬·金《魔女嘉丽》中的玛格丽特·怀特,这是一部惊悚恐怖电影改编的音乐剧,格丽特·怀特是我扮演的所有角色里最可怕的一个。
我还扮演了《蝴蝶梦》中的丹弗斯太太,非常黑暗、孤独的一个人。还有《三个火枪手》中的德温特伯爵夫人,喜欢杀人。《日落大道》中的诺玛·德斯蒙德也很黑暗,她沉湎于过去走不出来,最终酿成悲剧。
还有《贝隆夫人》里的艾薇塔、《近乎正常》中的黛安娜·古德曼,不算是反派,但她们内心都有黑暗的部分,也有光明的部分,有脆弱的部分,也有强大的部分,这才是活生生的人。
每个女人都是复杂的。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是找出关于这个角色的真相:为什么她要那样思考,那样行动?是怎样的社会,怎样的时代,怎样的生活造就了她们?
图片
玛雅演绎《悲惨世界》中的芳汀 受访者提供
记者:在《麦克白夫人》中,你第一次和中国导演、中国制作团队、中国演员深度合作,感受如何?
玛雅:我非常欣赏徐俊导演,他用了一种全新的风格去做一部莎士比亚音乐剧。我非常喜欢剧中打斗场景的处理,演员们隔空对垒,没有碰到对方,但能感受到刀光剑影,非常漂亮。中国音乐剧演员有实力也非常努力,我们几位外国演员大多数来得比较晚,他们热心地帮助我们赶上进度。
记者:你是如何成为一位音乐剧演员的?
玛雅:我从4岁起就一直在唱歌,7岁的时候我在电影院看了一部歌舞片,然后我说,那就是我要做的,我不仅仅想唱歌,更想成为演员。
记者:在职业生涯之初,你是如何得到角色的?
玛雅:四处去试镜,珍惜每一次试镜的机会。试镜的时候,通常有一首歌的机会,所以这首歌必须非常适合你,必须展现你的音域、可塑性、对戏剧的理解。你需要一首让你感到自信和勇敢的歌。而我经常唱的,是芭芭拉·史翠西的《Don’t rain on my parade》。
记者:刚开始遭遇过失败吗?
玛雅:当然,我在阿姆斯特丹结束学业的时候,23岁,音乐剧《猫》正在招募演员。那时候我自信可以演葛丽泽贝拉,但我第一轮就被淘汰了,那时候太年轻、太青涩了。有趣的是,在我49岁那年,终于得到机会演《猫》里的葛丽泽贝拉。演员就是这样,有时候你会因为太年轻无法演一个角色,也会因为年纪太大无法演一个角色。
图片
玛雅演绎《真爱不死》 Rolf Bock 摄
记者:在你的演艺生涯中,《伊丽莎白》无疑是一部重要的作品,你迄今演了多少场《伊丽莎白》?为何这个角色如此受欢迎?
玛雅:1061场,我一直数着,确保他们每一场都有给我支付报酬(笑)。
我认为《伊丽莎白》受欢迎的原因,是每个人都能和“伊丽莎白”产生共鸣,特别是那种被生活困住的感觉。你可能被困在婚姻中,被困在工作中,被困在家庭中,感觉自己不被理解,这是《伊丽莎白》的主题,也是人类的终极命题之一。
今天很多女性都在为了成为自己而战斗,我们可以成为自己,可以为自己发声,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你可以选择去工作,也可以选择在家里养育孩子,这是你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我该怎么做,什么时候要孩子,什么时候退休……
记者:在《伊丽莎白》里,你要演出伊丽莎白从少女到妻子,到母亲的转变,从14岁到60岁,如此大的年龄跨度,怎么演好每一个阶段?
玛雅:我第一次演这个角色是1994年,27岁。我当时无所畏惧,只用了6周就准备好了这个角色,但我知道,这离不开之前的努力。
其实很多对角色的理解都来自生活。伊丽莎白是个非常复杂的角色,尤其是她失去孩子后的表现,很难揣摩。为了能更真实地表现伊丽莎白,我走访所有剧中所涉及的地方,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也从我身边朋友、家人,以及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寻找有相同底色的情绪。
我从戏剧学校里学到很多表演的技巧,但面对每一个角色,依然有很多功课要做。对我来说,抓准剧本中的“动词”很重要,你必须非常清楚,你在台上要做什么。
图片
玛雅演绎《伊丽莎白》 Alexander Christoph Wulz 摄
记者:从27岁到57岁,你演的“伊丽莎白”有什么不一样?
2007年,我曾在日本演出3个月,当时我的心态发生了一种转变,在那之前,我在台上唱歌总是想要证明自己很优秀,但在那之后,只要把自己的歌声送给观众就可以了。
27岁的玛雅和57岁的玛雅,唱出的《我属于我自己》是不一样的。去年,我在美泉宫演了《伊丽莎白》的露天音乐会,每个晚上,现场都有一万一千名观众。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剧中人物的灵魂,在高处看着我。我还有3年就60岁了,那是伊丽莎白在剧中最后的年龄,我想,也许这个角色我还能再演个三年。
记者:很多中年女演员面临同样的困境:找不到合适的角色,无戏可演,你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玛雅:不要想当然觉得观众对中年女性的生活不感兴趣,观众中也有许多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她们想要看跟自己生活有关的作品。
不要过分强调年轻,永远年轻。我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的魅力。我最近在演音乐剧《日落大道》,里面的女主角诺玛·德斯蒙德50多岁了,她曾经是明星,但现在不是了。还有《你好,多莉》,里面的女主角多莉非常热情,好管闲事。如果你太年轻,你就不能扮演这样的角色,要50岁以上的演员才有机会。
所以,别让任何人说你老了。即使你80多岁,不能动弹了,你仍然拥有你的青春,因为你经历过它。直到现在,16岁的我仍然在我的体内,25岁的我,30岁的我也是,我能确切地感觉到她们。我现在57岁,我觉得我很好。有时候也会感叹,天哪,时间都去哪了?但回想起我做过的一切,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会继续走下去。
过你想过的生活,永远都不嫌晚。妈妈76岁的时候才开始学钢琴,她做到了。今天早上我还在想,我为何不重新开始跳舞呢?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小时候学芭蕾,后来因为搬家停掉了,很可惜。但我一直很喜欢跳舞,想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
狐步舞、华尔兹、探戈和伦巴等等,我都想尝试。我还想旅行,以及,再多扮演一些美丽的角色。
图片
2014年,玛雅·哈克福特与音乐剧演员罗蓓尔塔·瓦伦蒂同场献唱《我只属于我自己》 上海文化广场提供
记者:你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
玛雅: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我一直想要孩子,我喜欢孩子。我母亲来自一个有9个孩子的大家庭,我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我也想把我的生命延续到下一代,想有一天成为奶奶。当我抱着从我身体里出来的新生儿,这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就像一个奇迹。现在,我的两个儿子,一个21岁,一个14岁。
记者:成为母亲这件事如何改变了你?你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
玛雅:当然,生活中的每一个重大经历都会改变你,你必须为另一个灵魂腾出地方。孩子是非常脆弱的,你必须照顾很多年,为他提供他需要的一切,保证他的安全,让他得到足够的爱,让他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我有孩子之前,我总是忙于自己,过度负荷。孩子的出生改变了一切,让我有了责任感。
我的第一个孩子约书亚三天后,我已经在爬山了。当他10个月大的时候,我重回《伊丽莎白》的舞台。那时候我36岁,重新去试镜的时候,导演组有点犹豫,不确定我是否能出演14岁的伊丽莎白。我记得我当时素颜去试镜,扎着两个小辫子,后来我打败了20来岁的女演员们,又一次得到了这个角色。
那段时间,我白天带宝宝,下午四点保姆来了,我就小睡一会儿,吃完了去剧场表演。那时候感觉演出的三个小时,就像是在度假,什么都不用想,只要唱歌就好,而那是我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
不过,有了孩子,你必须做出妥协,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全速奔跑了。当我第一个孩子三岁时,我停止了一周七场演出的节奏。我去了其他剧院,两个月16场演出。我有了更多时间在家陪伴孩子,当他们上学时,我就学习我的剧本,去排练。
图片
玛雅演绎《日落大道》Musical-Wold 提供
记者:你已经在舞台上工作了35年了,你如何让自己艺术生涯保持长青?
玛雅:我的秘诀是,尽量不要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如果我不喜欢和某人合作,我会尽职尽责完成合同要求的一切,然后停下来,告诉自己,那是最后一次。
忠于自我非常重要。如果事情没有朝着你希望的方向走,要有拒绝的勇气,然后继续朝着你的方向前进。你跳上一辆新的火车,前往下一站,记住,不要回头看。
当然,你也要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我有时候去剧场,看到一部很差的作品,我也会去想它为什么差,然后避免犯同样的错,我从生活的一切中学习。
记者:这次在上海排演《麦克白夫人》,日程非常密集,你如何保持自己的体力?
玛雅:当一部全新的作品上演时,我喜欢和它一起成长,积蓄能量。我尽量保持足够的睡眠,会做瑜伽,也会去看中医。我住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附近,我喜欢在黄浦江边散散步,让自己获得力量。
图片
图片
《麦克白夫人》剧照 董天晔 摄
记者:你正在进行芭芭拉·史翠珊巡演,为什么如此热爱她?
玛雅:芭芭拉·史翠珊已经伴随了我一生,她拥有完美的高音和强大的力量,她为艺术而生,她就是艺术。她有一个艰难的童年,但她没有被打败,而是努力从生活中得到一切可能性,她有着如此强烈的被看见的愿望,她对生活,对精神世界有持续不断的追求。我深受她的鼓舞,我不想生活就这样流逝,我想让每一天都活得有价值。
即使我在上海,有时候只是待在我的酒店房间里,但我并非什么都没做。我可能在听音乐,研究角色,写下我的新想法,思考我的新项目。我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也非常喜欢独处,现在比以前更喜欢。
记者:你还有什么角色想尝试吗?
玛雅: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角色还没尝试过呢,我很想演《你好,多莉》,因为我非常喜欢爵士乐,还有《富丽秀》《彼平正传》《Kristina from Divemala》等等,都是非常精彩的音乐剧,有让我兴奋的音乐。
还有很多正在扮演的角色,我也想继续扮演下去,比如《日落大道》里的诺玛·德斯蒙德,我想我可以在台上演到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