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过三关,青岛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96岁高龄老人肠梗阻手术

半岛网
6月5日讯
 (记者 孙贴静 通讯员 马华)高龄,一直被视为手术的“禁区”。高龄老人行手术治疗,无论对患者、家属,还是对主刀医生以及整个医护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及其严峻的挑战。但随着青岛市中心医院外科医疗技术、麻醉安全和围手术期护理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高龄手术乃至超高龄手术在这里已不再是绝对的“禁区”,高龄手术在该院不断被突破。近日,青岛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位96岁高龄田奶奶(化名)实施了肠梗阻手术。
图片
96岁高龄老人腹痛腹胀疼痛难耐
几个月前, 96岁高龄的田奶奶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子女们担心不已,因为老人30年以前切过阑尾,10年前切过胆囊......为了不给子女增加麻烦,田奶奶不听子女劝说,坚持不去医院。结果折腾了一夜,第二天情况未见好转,愈发严重,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浑身乏力,非常虚弱。因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在家属的劝说下,田奶奶最终同意到青岛市中心医院就诊,随后住进胃肠外科病房。
图片
肠梗阻手术指征明确,勇闯高龄“禁区”
入院当天,医生立即为田奶奶进行体格检查,并完善各种相关辅助检查,胃肠外科副主任韩博副主任医师医疗团队根据患者术前腹部CT检查准确诊断和判断病因——肠梗阻,考虑粘连的索带形成,粘连索带卡压致肠坏死。老人病情危重,治疗刻不容缓。医疗团队分析讨论后并制定详细急诊手术治疗方案,随即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粘连索带卡压致部分小肠坏死,与术前判断完全一致。
刘诚聪副主任医师和张连达住院医师仅用时1个多小时为田奶奶成功行“小肠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挽救了其生命。术后及时将老人转入ICU给予进一步恢复和支持治疗。3天后,老人病情好转稳定后转回胃肠外科继续治疗。12天后,老人恢复顺利办理了出院。
过程看似简单,需过三道难关
麻醉关——高龄的全身麻醉
“外科医师治病,麻醉医师保命”。高龄老年人的麻醉更有难度,老人身体各个器官退化,机体的各项功能都出现明显减退,手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此次田奶奶的手术更是对麻醉医生的极大考验——超高龄、合并症、身体衰弱等多方面因素,一点异常情况可能都会引发严重后果。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刁玉晶主治医师临危受命,用专业的知识技能为老人制定个体化方案,从术前评估与准备,到术中生命体征的调控、各个脏器的保护,再到术后镇痛、脏器功能状态维持管理,全程精心呵护,确保了手术顺利成功。
手术关——高龄的高危手术
田奶奶属于超高龄,这个年龄的老年人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更多的意外。高龄患者组织韧性减弱,脆性增加,术中牵拉出血的风险较低龄患者明显增大,手术难度进一步提高,对术者操作要求极高。在为田奶奶手术中,根据术前的准确诊断,加上手术医师术中熟练准确的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麻醉和手术的风险,确保了手术的成功。
康复关——术后医护管理
田奶奶成功完成手术之后,胃肠外科医护人员并没有松懈,术后医疗和护理共同管理,根据老人病理、生理特点,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从胃肠道手术后的营养支持、长期卧床患者的血栓防控,到预防患者的肺部感染等等问题,通过精细化、个体化术后管理,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住院期间,田奶奶精神状态佳,伤口愈合良好,病情基本稳定,她还经常开心地握着医务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老人的家属给胃肠外科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了一面写有“精湛医术创奇迹,高尚医德展仁心。”字样的锦旗,以赞扬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细致入微的服务,“老人96岁了,这次手术我们本以为要住院几个月、半年,甚至是出不了院了,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康复了,真是特别感谢咱胃肠外科医生护士们!”
医生提醒:及时就诊,莫让“禁区”成“死区”
田奶奶在医院就诊顽强的生命力喝乐观精神令医护人员敬佩的同时,医生也郑重提醒:如果及早认识到肠梗阻,知晓肠梗阻的症状,提高就医依从性,及时就诊,田奶奶会不会来院前就能少经受些痛苦呢?所以莫让“禁区”成“死区”,以免遗憾终生。
肠梗阻,顾名思义就是肠子不通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可以简单记成“痛、吐、胀、闭”。当出现以上症状,需警惕肠梗阻的发生!引起肠梗阻的主要病因有腹部手术术后肠粘连、结直肠肿瘤。60%小肠梗阻因术后肠粘连引起,包括阑尾切除术(田奶奶就是这个原因)、结直肠外科手术、妇科手术和疝气修补术等。
肠梗阻病情变化复杂,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故当出现剧烈腹痛或其他肠梗阻症状,尤其是阵发性绞痛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疼痛程度逐渐加重,甚至是持续性的腹痛时,需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