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斌:“鞠躬仙人”层出不穷,日本经济或许该靠边站了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鸿斌】
日前,丰田公司子公司大发汽车公司在安全冲撞试验中造假东窗事发。在长达34年的漫长期间内,该公司居然在多达64个车型、3种发动机共174项产品质量检测问题上造假。因此该公司不得不在所有工厂全面停止出货并停产,2022年该公司的销量达170万辆。
除此之外,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通报,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等汽车、机车生产企业,都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可以说,日本的几家头部汽车制造企业这次都未能幸免,几家企业这几天也都忙着鞠躬道歉。
图片
2024年6月3日,丰田、马自达、雅马哈、本田和铃木5家日本车企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被发现存在舞弊行为,丰田集团社长丰田章男召开记者会鞠躬道歉。图自IC photo
汽车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如无法确保其质量,那就很可能对驾车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产生隐患,这是非同小可的。事实上,日本汽车行业包括三菱、斯巴鲁日产、铃木和日野等各公司在最近几年都相继发生类似质量造假问题。这已经不是个别企业偶尔发生的问题,而已成为该行业的一种企业文化,这简直是在拿车主的生命当儿戏。过去很长时期日本曾以产品质量上乘享誉全球,如今总算让世人对日本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不仅基础质量不过关,作为全球名列前茅的汽车生产大国,日本迄今为止各大车企居然没有推出一辆新能源车,仍死死抱住燃油车。如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不思与时俱进,就连日本国内都看不下去了。
5月23日,在意大利北部斯特雷萨参加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日本财务官(副财务大臣)神田真人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之际,就表达了对日本竞争力低下的担忧。
神田财务官之所以如此担忧,是因为此前公布的4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当月的日本外贸再度出现了逆差,同比下降了3.2%。而日元汇率比1年前下降了14.7%,按理应推动日本出口的增长,但实际数据是下降了3.2%。逆差额高达4626亿日元,而路透社综合的各分析机构的中间预计数为3395亿日元。
由此可见,如果日本政府无法提升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话,即便不断加大干预汇市的力度,也仍无济于事,日元将会持续走低。所以干预汇市不过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在那些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巅峰状态的老一辈日本人看来,如今的日本现状是令人震惊的,简直使人不知今夕是何年?
类似的担忧远非个案,这已在日本社会形成了主流看法。去年《日本经济新闻》资深评论员就在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日本即将在发达国家中成为靠边站的角色。”该文引用了日本学习院大学一位教授的忧虑:从经济上看,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可能就要变成靠边站的那个了。今后其他发达国家很可能如此拍拍日本的肩膀说:“喂,老兄,你该挪挪位了!”该文指出日本应带着这样的危机感来推动发展,重振经济。
其实,随着日本经济迟迟无法走出衰退的阴影,近年来日本国内这样的议论可说是比比皆是。早在2010年东京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副教授就在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了《日本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书,此后类似议论此起彼伏。但书生们再怎么忧心忡忡也无济于事,因为日本的当家人根本没有这样的危机感,尽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日本却依旧以不变应万变,在原有的轨道上惯性下滑。
1968年日本超越其时的西德,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2010年这一地位被中国取而代之,该地位保持了42年之久。去年日本GDP仅为4.2万亿美元,而德国则上升至4.4万亿美元,所以日本又被德国夺走了第三经济大国的地位,这一地位保持了12年。根据相关预测,2025年印度也将超越日本,日本将进一步下滑至全球排名第五,第四经济大国地位仅保持短暂的2年时间。从目前的趋势看,日本的地位还将一路下滑。据普华永道公司预测,到2050年印尼、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国家也将分别超越日本,日本在国际社会的存在感将进一步降低。
图片
2023年,日本反映物价上涨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7%,达到大约4.2万亿美元。而德国名义GDP增长6.3%,达到4.46万亿美元左右。图自新华社
如果从人均GDP这一数据来看,日本的下滑势头则更为迅猛。1988年和2000年日本曾先后两次排名全球第二,1984—2003年期间始终跻身世界前十,但2022年已大幅度后退至第29名,在亚洲也落后于卡塔尔、新加坡、以色列、阿联酋、中国香港和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卡塔尔和新加坡分别是日本的2.5倍和2.45倍。2022年日本的这一数据是33822美元,而台湾地区和韩国分别为32643美元和32250美元,很可能今年就将日本甩到身后。
根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1994年日本的名义GDP为5,109,161亿日元,而2022年这一数据为5,563,872亿日元,低于2018年和2019年的这一数据,29年来仅微增8.9%。在这一期间有9年是负增长。为了说明问题,不妨以美国和中国为参照物。1994年美国的GDP为7.29万亿美元,2022年攀升至25.46万亿美元,同一期间增长了2.49倍。而中国1994年的GDP仅为48637亿元,2022年猛增至121万亿元,同一期间增长了23.88倍!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事务局说明资料”,1994年日本GDP占全球比重为17.8%,2020年已骤降至6.0%,2023年降至4%。而同一期间美国的比重保持不变,均为24.7%,中国则从2.4%猛增至17.4%。据该资料预测,205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的占比将分别为24.9%、14.7%和3.2%。
从出口占全球的比重也同样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据IMF的数据,1986年日本的这一比重曾高达10.3%,但2022年已回跌到3.1%,与高速经济增长前的上世纪50年代相同。其实这并非日本的出口额下降了,而是因为其竞争对手的增速远超过日本。中国在同一期间的增长达到了17.6倍,而日本仅为2.8倍。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不发展要落后,发展慢了同样会导致落后。这些年来日本的设备投资也呈现出同样的态势:30年来日本的设备投资仅增加了20%左右,而美国和加拿大则超过1倍。
再来看看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这些年来的变化。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相关统计数据,在该数据刚公布之际,日本在1989—1992年期间居然连续独占鳌头,但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由于日本的山一证券公司和北海道拓殖银行相继倒闭,所以当年其排名锐降13位,此后的最高名次也就是第16名,而去年已骤然下滑至第35名,远远落后于中国的第21名,这一下滑势头令人恍如隔世!
从《财富》周刊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来看,也同样呈现这一势头。1995年日本有149家企业入围,与美国的151家几乎不相上下。而2023年仍跻身这一榜单的日本企业仅剩下40家了。也许要不了多久,日本能够进入该榜单的企业将锐减至一位数。
由于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所以各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是显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该领域同样是美国一马当先,2023年以666家遥遥领先,中国以316家排名第二,其后分别是印度、英国、德国和以色列等国家,日本则仅有可怜的7家,与瑞典、荷兰和瑞士并列第14名,还落后于韩国和新加坡。
一个国家的企业市值是该国经济的晴雨表,全球股市市值排名的变化,也深刻地反映了日本企业的兴衰。1990年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居然占到8家之多,而且囊括了前七名,仅有美国的IBM和埃克森美孚公司分别排名第8和第10。再看看去年,前十名中美国占据七席且包揽前五名,中国的腾讯和阿里巴巴及台积电也跻身前十名。日本企业全军覆没,排名最高的丰田公司仅名列第19。
最新的动向是:日本老牌上市企业东芝公司居然因长期经营不善,且屡经收购协调未果而不得不宣布退市。改革开放初期,这家著名家电企业曾在当时中国最高建筑上海国际饭店顶层做大幅广告: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此广告其时曾令相当一部分国人感到难以接受。今天,日本企业的那股雄风去哪里了?
图片
东芝2015年曝出财务违规,经营低迷持续约8年后,东芝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摘牌退市,结束了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74年的历史。图自IC photo
日本企业的研发投入排名如今也不怎么靠前,2022年全球前十名企业中,美国占据6席,包揽前四名,华为排名第五,丰田公司排名第16,而且前30名中日本只有这么一家。
上世纪80年代,在家电行业几乎是日本一家独大,美国则完全放弃了家电生产,大量从日本进口。全球仅剩下德国的西门子和荷兰的飞利浦还能与日本家电企业抗衡一下。日本的家电企业阵容相当壮观:松下、索尼、日立、NEC、东芝、富士通、三菱电机、夏普、JVC、先锋、三洋……如今三洋公司和夏普公司早已分别为中国大陆企业和台湾富士康所并购。二三十年前日本家电企业几乎垄断了walkman和傻瓜相机的市场,而如今的智能手机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此前所有家电产品根本无法比拟的,但日本生产的智能手机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居然为零,这一强烈反差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台积电和三星早已量产3纳米芯片,而日本目前仅能生产40纳米的芯片,落后好多代。为了迎头赶上,日本只能提供巨额补贴请台积电前往设厂生产。30年前日本曾占据全球半导体产值的半壁江山,囊括前四名,而如今在前十名中日本企业榜上无名。
疫苗在抗疫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遗憾的是作为曾经的经济大国和科技大国,日本在疫苗研发领域毫无作为,成功开发出疫苗的分别是中国的科兴公司、国药集团、美国的辉瑞公司和莫得纳公司、英国的阿斯利康公司和德国的BioNTech公司,其时日本只能坐等美国提供疫苗。
另外,在全球前20家软件设计公司中,日本企业不见踪影。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22年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中,美国企业占据前20名中的13席,韩国和台湾各有2家,中国腾讯和德国以及爱尔兰各一家企业入围,日本却同样名落孙山。
航天在所有科技大国中的排名都非常靠前,我们再来看看日本在全球航天领域的地位。2022年世界各国共发射186次,其中美国以87次遥遥领先,中国和俄罗斯分别以64次和22次紧随其后,接下来是欧洲和印度各5次,然后是伊朗、韩国和日本各1次。但遗憾的是,日本那唯一的一次发射失败了。2023年3月日本再度发射又以失败告终,连续发射失败严重影响了日本航天计划的实施。而三菱重工在多年开发支线客机后始终无法取得适航证,最后不得不黯然宣布取消这一计划。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5日,日本小型登月探测器SLIM降落过程中,一台发动机失去动力,导致探测器未能按照太阳能电池板朝向上方的姿态着陆。图自JAXA
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全力开发新能源,这是当今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重要对策。而日本在这一领域表现如何呢?在2022年各国风电装机容量排名中,日本仅排名第27,容量仅为名列榜首的中国的1%,怪不得在此前于迪拜举行的COP28会议上,国际环保非政府组织向日本颁发了“化石奖”。此奖是对开发新能源,推动能源转型不积极国家政府的讽刺,日本已多次“荣获”此奖。
就这么一种难堪的形象,日本居然还自以为是地欲“主导”亚洲的去碳化。在新能源横空出世之前,日本对其所谓的”节能技术”一贯非常洋洋得意。但很抱歉:那样的节能技术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根本无济于事,以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才是王道。
根据世界产权组织公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日本仅名列第13,中国排名第12,新加坡、芬兰、丹麦和韩国等国也都排在日本之前,2007年日本还排名第4。这还不是日本近年来的最低名次,2015年曾下滑到第19名!
日本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令人无法恭维。日本第一条高速公路1963年就通车了,截至2021年3月全国高速公路长度为9286公里。中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比日本晚了25年,但2022年广东省的高速公路长度已达1.1万公里,而广东省的面积仅为日本的47%。
日本劳动生产率低下多年来在国际社会一直广受诟病。据日本生产率本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日本单位时间劳动生产率为52.3美元,在38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仅排名第30位,由此刷新了1970年以来的最低记录。以1992年为100,2022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仅为107.71,而同期的美国和英国分别高达295.47和290.62,由此可见差距之大。
迄今为止,全世界从发达国家行列中掉队的只有一个国家,这就是阿根廷。阿根廷拥有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粮食和畜牧产能在全球名列前茅。早在19世纪后期就大力引进外资,由此强劲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在上世纪20年代曾跻身世界前五名。但此后由于未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在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后始终经济发展始终不见起色,以至多年来在国际社会始终徘徊不前,2023年通胀率居然高达160%!因此阿根廷也被视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
图片
2024年5月21日,阿根廷总统米莱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场经济活动上发言时,重申竞选时将阿根廷美元化的承诺。图为阿根廷总统米莱 资料图 图自IC photo
原籍前苏联的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有一个极而言之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全世界只有四个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和日本。阿根廷是作为停滞不前国家的唯一代表,而日本则因在其时的经济高速增长而被作为反衬阿根廷的典型被单独列出。库兹涅茨此后在197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无讽刺的是,当年被视为与阿根廷相对应的成功案例而被极为推崇的日本,如今却在步阿根廷的后尘,历史常常令人哭笑不得,不知库兹涅茨九泉有知当作何感想?
类似案例还可以举出很多,但以上所举荦荦大端已足以说明:本文开头提及的问题,根本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对日本而言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日本政府和社会继续对此掉以轻心,则若干年后人们确实不会再关注这一问题了,因为其时的日本已然丧失了发达国家的地位,没有关注的必要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