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首次拍到俄军新型卡车炮,8X8底盘装2S19同款火炮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2024年6月3日报道,乌克兰侦察无人机在别尔哥罗德地区发现了一辆俄罗斯2S43“马尔瓦”自行火炮。这是乌克兰人第一次拍到俄军在前线部署这种新型卡车炮,该炮将会提升俄军的炮兵机动能力与打击能力。
图片
图片
2S43锦葵由海燕中央研究所开发,该研究所是乌拉尔车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个部门,该车采用布良斯克汽车厂生产的BAZ-6010-027型8×8高机动轮式越野底盘,2S43锦葵重32吨,长13米,宽2.75米,高3.1米,安装一台470马力YaMZ-8424.10柴油机,配备9速双位变速器和全轴独立双扭力悬架以及中央轮胎充气系统,最大公路速度80千米/小时,续航里程1000千米,坡度60%,边坡40%,可跨越0.6米台阶与2米沟渠,涉水深1.4米。底盘配备了装甲驾驶舱,上面安装烟雾弹发射器,乘员5人,可以用伊尔-76运输机运输,但这个底盘实在是太长了,油耗还过大,价格也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S43锦葵选择了2A64这门用在2S19身上的47倍口径老加榴炮,早期原型车甚至还有炮管抽烟装置,不过在最新装备的量产型上已经看不到了,也说明刚开始直接是拿着库存炮管来试验的,现在则是新的量产炮管。该炮使用杀爆弹的最大射程为24.5千米,增程弹29千米,好处是通用弹药成熟可靠。该炮安装在2S43上,配备了自动液压调炮装置,手动控制作为备用,俯仰角范围为-3°至+70°,水平角为30°左右。
图片
图片
图片
2S43卡车底盘的后部装有一个大型液压操作的驻锄,可以支撑车体以便在射击操作期间提供更稳定的射击平台。有意思的是这个驻锄设计更像两个迫击炮坐钣,在行军时固定在车尾的两侧,早期设计是并排向后挂,后来才改成了背靠背式的挂载在炮两侧,外形也简化了,还需要人力摘下来给液压的撑脚挂上才能用,设计堪称脑残。另外由于车体很长,因此火炮炮管并没影响到驾驶室的设计,也就不用怕平射冲击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S43可在车体中部两侧和炮尾携带30发分装弹药,该炮射速为每分钟7发。其炮尾后部两侧安装有两个向侧面折叠带梯子的小平台,供炮手和装弹手站立,炮手面前是数据终端,可以操控火炮俯仰和射击,右侧则是装弹手,面前是能装12发弹丸的弹舱。其半自动装弹机设计在2S19设计上进行简化,需要人工将弹丸放置在封闭炮尾右侧外伸的输弹机托盘中,按动炮尾侧面的按钮,让输弹机托盘内收,再将炮弹推入炮弹。随后由另一名士兵将药筒由放置在炮尾上方的托盘中,按动按钮让托盘下摆对准输弹机。输弹机动作,将药筒推入炮膛完成装填,射击后药筒弹出,让固定挡板挡住药筒壳,掉落在炮尾下面。这里就需要送弹丸和药筒的士兵在车辆中部的弹舱/药舱来回跑,比较累,而且封闭炮尾还使得装药还得踩着平台用力向上举,装起来更困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该车驾驶室配备了三防保护系统、加热系统和导航以及定向系统,还配备了火控系统,具有很高的打击精度。它配备有包括电子测距瞄具在内的遥控作战模块,可以与相关的指挥所车辆共享射击数据,并且还具有选择目标和自主操作的能力,可以自主定位定向,通过炮尾数据终端控制操炮,火炮可以半自动装填射击,只需几分钟即可准备好射击。射击后可以迅速撤离阵地以躲避反炮兵火力,可以进行多弹同时弹着炮击,车辆拥有自带的光学电子侦察设备,用于在自身发现敌军目标后独立调整射击诸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早在2023年,锦葵就在乌克兰境内参加了试验性作战行动,证明了其高效率。2023年7月27日,俄罗斯技术集团新闻处就宣布完成锦葵的国家测试,并开始准备将其交付给俄罗斯军队。在“军队-2023”论坛期间,双方签署了生产和向俄罗斯军队供应先进卡车炮的协议。2023年10月26日,第一批新型锦葵卡车炮已交付部队。这些系统于2024年2月首次在乌克兰前线部署,据说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地区都出现过该炮的身影,这回乌克兰人虽然抓到了锦葵卡车炮,但没有击毁画面,说明乌方火力没有跟上其转移的速度。但以其射程的劣势,在前线的生存能力还是会受到较大影响。现在的问题是俄军能够以多快的速度部署该型卡车炮,替换牵引炮部队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