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挺进吕宋海峡,距台湾仅100英里,“海上骑兵”现身

美军挺进距离台湾岛只有100英里的小岛,在这里展开了战时应对台海冲突的潜在“实战训练”。《华尔街日报》记者赶赴这一岛屿,亲眼目睹了这次美军所做的战时战术训练。
图片
在距离台湾岛只有100英里的菲律宾小岛上,美菲两国的海军陆战队展开联合演习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特别提到了“濒海战斗团”,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为破解解放军“区域拒止”而打造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他们在战时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利用自己分散、机动的特点对台海作战的解放军进行袭扰,以牵制解放军拿下台湾岛的步伐和时间,为美军大部队的到来争取时间。
过去美军曾在冲绳设立了“濒海战斗团”,而这次美军又把濒海战斗团部署到菲律宾北部的小岛进行实战训练,一南一北,试图卡住解放军对台作战的两大咽喉。战时把军力部署到台湾岛东部海域非常重要,而琉球群岛之间的宫古水道、菲律宾群岛北部的巴士海峡被认为是完成这一军事部署的重要关键节点。
显然这次美军“濒海战斗团”演练的目的就是对准了战时在巴士海峡附近活动的解放军。下面就来看一下美军用于台海作战的新海上“特种部队”。
(一)距离台湾只有100英里,美菲展开联演
日前美军和菲律宾展开了新一轮联合军演。自小马科斯上台后,美菲两国似乎又回到了过去传统的紧密盟友关系,菲律宾向美军重新开放并增设了几个军事基地,美国大兵正重返菲律宾。
举行联合军演是美国巩固与盟友关系的重要途径。不过若从军事角度看的话,联合军演其实也是磨练美国和盟友战时联合作战的一个过程。纵观战后美军在海外展开的军事行动会发现:“单打独斗”的案例非常少,无论行动规模的大小,美国都会拉上盟友一同上阵,唯一的区别就是参战盟友的数量。菲律宾眼下已成了一个“多事之国”,其所处位置现在非常敏感,北部是巴士海峡,与台海局势息息相关;西部是南海,已经成了新的热点区域,如果再考虑到当前的中菲南海争端,美菲两国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为和中国可能会爆发潜在冲突做一种准备。
图片
小马科斯上台后,美国和菲律宾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传统的同盟关系
不过这次美菲军演的地点倒是很有意思,距离台湾岛只有100英里的伊巴雅特岛,这个小岛位于战略位置非常关键的巴士海峡。按照常规逻辑判断,当前菲律宾遇到的热点问题是在南海,如果菲律宾想寻求美国支持的话,应该会把联合军演的地点部署到南海,这次为何会放到菲律宾北部的巴士海峡呢?很明显,这次美军就是冲着台海局势去的。
菲律宾在台海局势中是一个很敏感的存在,它不像美日,经常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频频有政客官员窜台,看起来和台当局的关系并不深;但其所处的地缘位置以及和美国之间的密切盟友关系、与中国存在南海岛礁争端又不得不令人警惕:菲律宾可能是战时台海局势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如果美军要以菲律宾为平台,战时向北派遣军力干预台海局势的话,这种可能性无法忽视。
如果说美军想从菲律宾群岛直接干预台海局势的话,会如何做呢?这个可以借鉴日本西南诸岛在战时台海局势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军可以通过菲律宾向北派遣军机直接在台海作战,或者联合台当局直接封锁巴士海峡。即使美军不介入的话,也可以借助菲律宾的地理位置优势向台当局运送军援补给。
那么这次美菲在伊巴雅特岛联合军演了什么内容呢?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与美军一起飞往了相关岛屿,目睹了这次的军演场景。记者在《华尔街日报》的专栏报道中描述称:美国和菲律宾海军陆战队一波一波地抵达这个距离台湾南端约100英里的小岛。一排排手持自动步枪和机枪的士兵从“黑鹰”直升机上跳下,在机场周边就位。伴着一股股热气和飞扬的尘土,几架“契努克”直升机又放下了几十个人,他们卸下燃料罐、一袋袋即食食品、一箱箱医疗用品、小型无人机和卫星通信设备,这是他们在这里“停留3天”所需的一切。
从菲律宾的吕宋岛乘坐直升机飞到伊巴雅特岛只需要90分钟,如果美军和菲律宾再继续北上的话,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够到达台湾岛。
图片
这次美菲军演的地点靠近吕宋海峡,距离台湾岛只有100海里,很明显就是冲着台海局势去的
尽管在这一次美军和菲律宾所展开的联合军演中,火炮没有弹药,“标枪”发射器也没有导弹。但这些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队员正在为现实世界中的冲突做准备,他们在打磨一项战略,并且认为该战略对于在中国周边利用一连串靠近中国的岛屿与其作战至关重要。
(二)美国为未来的台海局势打造了一支“濒海作战团”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表示:这次在伊巴雅特岛展开军事演练的是隶属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濒海作战团”。该作战团成立于两年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经历数十年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斗后,为更好地应对大国竞争而进行的全面重新设计的一部分。
按照美军最初的设定,如果在台海周边爆发冲突的话,这些海军陆战队员将携带导弹和雷达,尽快、尽可能远地向前推进。他们会以小组为单位散开,分布在岛屿和海岸线。然后保持移动,以免被解放军的导弹、传感器和无人机发现。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濒海作战团”的指挥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手将不得不耗费大量资源来确定我们的位置和行动,我们会加大对手的决策难度。”
事实上,所谓的“濒海作战团”可以理解为一支承担新型作战任务的部队,他被称为是“濒海骑兵”。从这一名字也能够看出,这支部队强调的是机动性。
这支部队是美军为破解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而打造的。过去美军设定战时介入台海的场景是直接派遣航母战斗群,但现在这种传统战法在解放军的“区域拒止”面前已经“作古”,再向台海硬派航母的话,最终只会让美军赔上自己造价昂贵的航母。
图片
为了破解解放军的“区域拒止”,美国海军陆战队打造了“濒海作战团”
在此背景下,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都开始思索如何破解解放军的“区域拒止”。美国空军想到的办法是发展航程更远、打击范围更大的战略轰炸机,在美国空军看来,轰炸机打击范围远,如果从关岛起飞的话,能够在“区域拒止”线之外对解放军的舰队发起远程空对海打击。
美国海军想到的则是海上“分布式”作战,即不再派集中遣航母战斗群,把西太平洋海域的美军舰队“化整为零”,采用一种机动性的游击战术,从而避免被解放军的导弹“一锅端”。
受俄乌冲突的启发,美国海军最近又提出了一项名为“复制器”的计划,即通过打造大量低成本的无人艇和无人机投放到台海作战,这一军事计划的实质主要在于利用一种“不对称”的作战优势突破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在台海阻击解放军的登陆舰船。
美国海军陆战队想出的则是“远征前沿基地作战”,主要是利用靠近距离台湾很近的小岛,然后美军通过快速部署“海马斯”等武器对台海周边的解放军进行袭扰,为避免遭到解放军的导弹攻击,他们会实行“打完就跑”的战术,以增加自身的安全系数。
而“濒海作战团”从某种意义上是为这种战术而打造的,不过如果从实际作战场景看的话,“濒海作战团”的作战模式似乎还是一个更高的升级。
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说法,美军“濒海作战团”的主要作战目标并不是击败解放军,而是拖住解放军的初期进攻步伐,为美军主力部队的部署、到来争取更多时间。他们会依托岛屿、小型舰船,通过不断进行海上袭扰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
图片
“濒海作战团”的目标并不是击败解放军,而是拖延解放军在台海的进攻脚步,为美军的到来争取时间
具体来讲,他们会利用传感器和小型无人机近距离了解战场情况,发射导弹摧毁中国舰船,或向美国和盟国战机或舰船发回目标数据,以便实施打击行动。
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表示:这些更小、更灵活的“濒海作战团”将起到21世纪濒海骑兵的作用。
他称:“最理想的情况是你拥有这些能在第一岛链穿梭往来的高机动性部队,这样就能不断迫使对手寻找你,这种高机动性动作将让对手的军事情报网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负担。”
如此来看的话,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警惕的新“海上游击”战术。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美军已经打造了两支“濒海作战团”,一支在夏威夷,另一支则部署到了琉球群岛,据称现在这支“濒海作战团”正在琉球一带展开密集训练。一名前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上校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濒海作战团”正在就位,驻日本的作战团将在战时具有夺占先机的优势,他们有能力沿着琉球群岛南下台海。
而这次美国将打造的“第三濒海作战团”部署到菲律宾群岛附近军演,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美军要在这一区域投放一个“濒海作战团”。
《华尔街日报》也做了一个盘点: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濒海作战团在夏威夷群岛进行了训练,在加利福尼亚州模拟作战,并四次前往菲律宾。
图片
继夏威夷和冲绳之后,现在美军正尝试在菲律宾打造“第三濒海作战团”
“第三濒海作战团”在菲律宾逗留更长时间。他们于4月份抵达菲律宾参加“肩并肩”军演,此番军演最近已结束,他们将待到6月份,届时会参加另外一系列演习。等到那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过去14个月中将有多达5个月时间是在菲律宾度过的。
此外,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开始对吕宋海峡的3个小岛做现实侦察与评估。美国记者称:在3天的演习中,这些海军陆战队员在简易机场附近的一栋废弃建筑里宿营。他们派巡逻队前往当地城镇和港口,在危急情况下,当地城镇会是食物和水的潜在来源。他们测绘道路和桥梁,以确定可以让哪些车辆通行,还深入该岛面向台湾的北部区域,以便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另一支小分队前往另一个小岛做地形考察。一名美军中校称:“我们一直在对这些岛屿进行评估,从这些简易机场能支持什么,到港口能支持什么,再到海滩能支持什么,一切都要进行评估。”
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现在美军已经获得了菲律宾基地的使用权,美菲军事同盟达到了几十年来最牢固的状态。如果未来有朝一日台海冲突爆发时,“第三濒海作战团”在这附近的可能性由此增大。“第三濒海作战团”的一名防空营长表示:“我们在菲律宾站稳脚跟,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在战时介入台海的战术”。
如果从这一点看的话,“濒海战斗团”似乎在台海两端的咽喉要道提前展开部署,驻在冲绳的“濒海作战团”扼守了宫古水道,而且他们正以此为平台,不断向前做一个潜在的推进,未来很有可能会在战时推进到台湾岛周边,尤其是台湾岛东部海域。
而正试图在菲律宾站稳脚跟的“第三濒海作战团”的目标则是巴士海峡,他们计划打乱解放军在巴士海峡的部署,至少不会让巴士海峡在战时畅通。
不过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提到:尽管美国海军陆战队把这项战术想得很好,但在现实中要做到完全实践非常不容易。
图片
“濒海作战团”看起来很先进,但要实际操作中间恐怕要有很大的挑战
首先,在条件艰苦、偏远的地方执行任务会遇到很多问题。一些岛屿有大型跑道,但还有一些岛屿只有小型直升机停机坪。偏远的沿海地区并不总是有足够宽的道路,能够便于移动雷达系统和导弹炮台。
其次,解放军的军力正在迅速扩展,它拥有巨大的导弹库和各种类型的无人机,而且从过去解放军在台海附近的活动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巴士海峡做了掌控。别忘了,这可是大陆附近,有海军舰队、军事基地和广泛的监视网络。如果在战时发现“濒海战斗团”的活动轨迹,解放军的导弹和无人机都可以迅速出击,对美军士兵造成非常严重的威胁。
其三,“濒海作战团”的战术看起来很先进,但要求非常严苛,甚至从某一方面而言,他们需要面临一些难以办到的事。
既要轻装上阵,又要具有杀伤力。在岛链覆盖的广大区域获取食物、燃料和导弹,收集大量有关大陆动向的资讯,同时又不暴露自己的信息。更关键的是,这些都要在大陆家门口完成,想想都非常困难。
《华尔街日报》直言:只要美军打开无线电或雷达,很快就能够被解放军侦察到他们的位置所在。
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进行严苛的训练:他们正在演练在保持隐蔽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战术,例如在电磁频谱中制造大量噪音以迷惑对方,或者将注意力吸引到编队的不同方面。至于说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美军自己的心中并没有底。
此外,在后勤方面,成排的机器正被笔记型电脑大小的设备取代,3D打印机正在制造维修零件。一名美国专家表示:“既要尽可能地轻装上阵以减轻后勤负担,同时仍要确保作战可靠性和作战能力,我们只能不断完善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图片
美军正不断完善“濒海作战团”,这很值得警惕
“濒海作战团”不容小觑,现在美国正通过不断地打磨试图把它在未来的台海作战中扮演一个关键角色。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