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黄牛”抢专家号7000余次,警方揭秘案件侦破过程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号贩子”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占就诊号源抢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号7000多次,将几十至几百元的专家号坐地起价几倍甚至十几倍不止。6月5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成都警方了解到,两个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号贩子”团伙近日被警方打掉,50余人被抓获。
“从今年1月立案侦查,到4月中旬收网,这起西南地区最大的号贩子案已经成功侦破。”6月5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公安分局华西坝派出所执法办案队队长王天冰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案件已转入当地检察院,将进入公诉阶段。
图片
号贩子案侦破现场,一名公安记录号贩子作案工具。受访者供图
案件最初是华西医院发现挂号系统异常。
2015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推出了集预约挂号、候诊查询、门诊缴费等线上服务于一体的“华医通”APP,网上实名预约制挂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号贩子”抢号、占号的情况得到改善。然而一些“号贩子”也顺势升级为“电子黄牛”,通过技术手段模拟挂号操作恶意抢占号源。
挂号系统的后台数据研判显示,上千万条数据摸索中,共发现了几千条异常挂号记录。这一线索在华西医院与华西坝派出所的警医联合会上被提出,也被派出所纳入了专案行动中。
在“一号难求”的华西医院,异常账号的抢号成功率甚至达到了90%以上。顺着线索,以吴某、许某为首的两个“号串串”团伙逐渐显形。摸排、研判、确定团伙人员及作案手法,将碎片化的线索点串联成线后,警方决定统一收网。
“华西医院每天8点钟放号,我们特意选择了犯罪团伙抢号的时间,其中一个抓捕组正好抓到了犯罪嫌疑人利用外挂系统抢号。这些‘号串串’角色分工很明确,一部分人负责在华西医院周边兜售专家号,另一部分人负责电子抢号,我们也在不同地方蹲点,一网打尽犯罪嫌疑人。”王天冰介绍。
四月中旬,19个抓捕组同时行动,每组配备4-6名警力,50余名犯罪嫌疑人于同一天落网。19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刑事拘留,其余30余人被依法行政处罚。
图片
号贩子案抓捕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对多名“号串串”进行审问时,一个细节让王天冰印象深刻:无论是主犯还是技术人员都强调了自己的行为是“助人”而非“害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帮助很多患者抢到了专家号。“这当然是一种狡辩。号贩子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另一方面抢夺了普通群众的正规号源,为了盈利破坏了号源的公平性,也让普通人挂号难上加难。”王天冰表示。
而这次号贩子案侦破背后,警医联动的组合也引发了大众关注。除了打击电子黄牛,王天冰介绍,派出所也在华西系医院内设了警务室;医务人员还可以在危急情况下启用“一键报警功能”;而为了方便群众和医院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调解,派出所也在医院内设立了“警医调解室”;2023年由派出所公安牵头,联合交警、城管、社区干部、医院保安成立了“五方联动”,最大限度地打击“号贩子”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保障群众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