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失东补成了俄国国策?难怪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会大举入侵东方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沙俄损失了50多万大军,同时还丧失了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切势力范围,甚至连黑海舰队都被打光了。
这是沙俄历史上的至暗时刻,面对英法土等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沙俄在短短2年以后,便轻松获得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道说沙俄恢复能力非同一般?为何在面对如此大的损失后,沙俄还能逆势翻盘呢?
反观1905年日俄战争后,沙俄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舰队,20多万大军,在东北的俄军也全线退了回去。可以说这一战的损失,不亚于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此后沙俄不仅没能继续扩张领土,反而在1917年崩盘了!那么为啥这回沙俄没能逆势翻盘呢?
图片
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调整了作战方向
克里米亚战争之前,沙俄一直希望在西方开拓市场。为此,他们在18世纪初,和瑞典王国打了21年的大北方战争,从而夺取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大片领土。在18世纪后期,沙俄又跟奥地利、普鲁士,三家合伙瓜分了波兰,夺取了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除此以外,沙俄还跟奥斯曼土耳其打了上百年的俄土战争。只为了夺取黑海沿岸的大片领土。克里米亚战争之前,沙俄已经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取了克里米亚、格鲁吉亚以及巴尔干半岛上的部分地区。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沙俄灭掉奥斯曼土耳其,成为黑海霸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这个时候英法终于出手了,他们在黑海狠狠教训了沙俄一顿,以至于指挥这场克里米亚战争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受不了这个打击,选择了自尽。
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坚持了一阵子以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战败和谈。这时候的沙俄,笼罩着一股无法消散的阴霾,似乎罗曼诺夫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
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却在这个时候为沙皇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他表示,经过自己这么多年的潜伏,已经在清朝的外东北,设立了大量的俄国军营。只等沙皇一声令下,就可以强行把这片地区给拿下。
原来早在1689年,沙俄和清廷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便规定以外兴安岭作为界限。穆拉维约夫来到这里以后,不顾身边人的提醒,擅自派人翻越外兴安岭考察地形。
图片
在得知这里没什么驻军,只有当地原住民以后,穆拉维约夫果断派遣大量俄国士兵,以探险队的名义进入外东北。如果被发现,就说是考察队走错了路,没被发现,那就安营扎寨。
从1847年开始,这项工作就已经开展了,到了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时,俄军早已把外东北的情况摸了个门清。可怜一直秉持禁关令的清廷,还被他们蒙在鼓里。
原本意志消沉的亚历山大二世,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别提多兴奋了。如果能够从东方夺取100多万土地,那足以弥补罗曼诺夫家族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犯下的所有错误,甚至自己还能捞一个大帝的头衔,毕竟那可是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为此,在1858年,穆拉维约夫趁着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机会,果断跑来,逼着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2年后,沙俄又与清廷补签了《中俄北京条约》,彻底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给夺走了。
尝到甜头以后,亚历山大二世的目光便长期停留在了东方。在他手里,外西北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以及《伊犁条约》被沙俄割走了。此外中亚各国累计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样是在他手里被夺走的。
总之,从1856年开始,此后20多年左右的时间里,沙俄的战略方向始终都在东方。在东方吃饱以后,沙俄才在1877年再次跑来找奥斯曼土耳其的麻烦,并且大获全胜。
图片
日俄战争后,沙俄没得选了
为沙俄夺取了几百万国土,亚历山大二世居然没得到大帝的称号。这事儿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的农奴制改革,得罪了大量俄国贵族,也有人认为他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主动承认了失败,大帝怎么能承认失败呢?还有人认为,那是因为他被刺杀了,没来得及加封。
不管咋说,亚历山大二世留下的国策,后世算是继承了下来,那就是一路向东。
1896年,亚历山大二世的孙子尼古拉二世继位,这是一个在爷爷膝下耳濡目染长大的孩子,他对爷爷的崇拜,就好比乾隆对康熙的崇拜一样。
因此,尼古拉二世刚继位,就确定了向东扩张的路线,而且还详细制定出了黄俄计划,也就是将长城以北,都划入沙俄的计划。
1896年,沙俄利用沙皇加冕的机会,邀请李中堂来到沙俄,从而与之签订《中俄密约》,获得了在东北修铁路的特权。
1897年12月,沙俄非法占领辽东半岛,第二年与清廷补签《旅大租地条约》,正式将旅顺租走做军港,大连租走做国际贸易港。
1899年,沙俄正式将大连青泥洼改名为达里尼,意思是远方的意思。而旅顺口则被称为亚瑟港。时至今日,俄国人依旧这么称呼旅顺。把别国的领土,擅自改名,这似乎不合适吧?别急,马上就让你知道为什么。
1900年,沙俄出兵17万,占领了整个东北8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他们看来,这片地盘就是他们的了,所改名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
结果到了1904年就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中,日本背后有英美支持,所以沙俄再次一败涂地,其惨况不输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图片
战后沙俄不仅退出了东北,还将库页岛南部割给了日本,将中东铁路南延线让给了日本。旅顺大连的使用权,也转交给了日本。
战后的尼古拉二世进退失据,也开始学习爷爷,启用斯托雷平进行改革。可惜他的意志力不坚定,改革还没结束,他就把斯托雷平给撤了。
过去一直都是西失东补,这回东失了,难道要西补吗?尼古拉二世想试试,因此在1914年参加了一战。这也算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毕竟罗曼诺夫王朝在尼古拉二世的指挥下,已经权威尽失,濒临倒闭了。
这回沙俄倒是选对了阵营,加入了英法,结果还是不可避免,迎来了灭亡。为啥呢?原因很简单,西失东补在沙俄看来很容易,可东失西补,对沙俄来说,可就太难了。
图片
到东方捡漏,那是沙俄历史上的常态
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原本只是一个只有几万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但伴随着他们统一罗斯诸国的步伐,逐步发展成了一个拥有28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
这个时候沙俄虽然在欧洲算得上是大国,可放到世界上一对比,那还是二流水平。为此,沙俄开始疯狂扩张领土。
向西扩张,实际上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收益不大。因为沙俄需要面临那个时代比较强大的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邦、奥斯曼土耳其等国家。这些国家实力强劲,可不愿轻易就把领土奉送给沙俄。
向东扩张,情况就乐观多了。沙俄从没想到,这辈子还有这么顺风顺水的事情。向东征服西伯利亚汗国,沙俄只用了19年。夺取贝加尔湖畔布里亚特人的地盘,沙俄轻而易举。占领雅库特人、楚科奇人的地盘,沙俄也没费多大功夫。
尤其是在夺取清朝的151万平方公里时,沙俄基本不费一兵一卒,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土地是生存的根本,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根基,所以每个民族都非常珍视自己的土地,面对外敌入侵,他们自然要用热血去保卫自己的土地。结果呢?清朝几乎是双手奉上了这多达15个江苏省面积的地盘给沙俄。
征服中亚地区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也只用了30年时间,而且基本是降维打击。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家中亚人可是拼死抵抗过沙俄的入侵,虽败犹荣。
总体来说,沙俄向东扩张的过程,不仅顺利,而且收益惊人。所以说,别看沙俄在西方打了那么多仗,实际上对他们领土贡献最大的,还是东方。
到了19世纪末,沙俄已经成为了一个坐拥2288万平方公里的超级大国。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地盘,都来自乌拉尔山脉以东。
图片
西失东补基本成了俄国的国策
如果后世俄国人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明白这个道理。在西方失去的一切,沙俄都能够以数以百倍的利润,从东方全部拿回来。
可是从东方失去的东西,沙俄想要在西方找回损失,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说,西失东补基本就成了俄国的国策。不管在西方受到多大的挫折,损失多少地盘和利益,他们都能从东方以不同的方式找补回来。
这也是为啥日俄战争后,沙俄无法像克里米亚战争后那样逆势翻盘的原因了。克里米亚战争后,好歹还有东方的地盘为其垫底,可日俄战争后,你让沙俄何去何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