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不用1度电不耗1滴油 攀枝花“用水提水”

川观新闻记者 兰楠 攀枝花观察 湛璐霜 彭莉 文/视频
“吸水深度6.03米,提水流量80.3立方米/小时,供水正常。”6月2日,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大水井村,阵阵机器低鸣声从“攀枝花市观音岩引水工程管道余压水能提水泵站”(以下简称“余压提水泵站”)内传来,经过泵站设备引导,金沙江水正顺管道逆流而上,喷涌至西佛山高位水池中。与其他水泵站不同的是,这个水泵站不用1度电、不耗1滴油,而创新实现“用水提水”。
图片
余压提水泵站。攀枝花市西区水利局供图
“水低人高、水低地高,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是攀枝花水资源状况的生动写照。山地地形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取水口与各水厂进水口之间存在高度差,其造成的进水余压会对水厂设备造成冲击。
“观音岩引水工程取水自观音岩水电站库区,沿金沙江两岸布置,主要向城区各水厂提供原水,引水管道采用有压方式供水。以河门口水厂为例,取水口与水厂进水口高度差在70米左右,产生约0.6兆帕的进水余压,对此各水厂普遍采用消能设备进行机械消能。”攀枝花市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方海丰介绍,公司原本计划在观音岩引水工程管道上安装一套消能装置,解决进水余压问题,就在此时攀枝花市水利局伸出“橄榄枝”,提出建设攀枝花市观音岩“余压提水泵站”,将进水余压变为提水动能,“变废为宝”实现引水上山。
图片
西佛山高位水池。湛璐霜 摄 
为此,攀枝花市联合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3年研究攻关。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廖功磊介绍说:“我们设计了一种余能回收的水能提水装置,可以将余压水能转化为机械能,成为提水动力。不用一度电,不耗一滴油,实现零碳提水。”据悉,该装置于今年4月获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成功运用于“余压提水泵站”。
余压提水泵站运行示意图。制图 湛璐霜
记者了解到,“余压提水泵站”设计扬程320米,日提水量约1800立方米,年提水量约60万立方米。“以前的提水泵站大多使用柴油、汽油或电能作为动力,据测算,该余压提水泵站年节约用电12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1196吨,可节省电费60万元。”攀枝花市西区水利局副局长党琛说,“余压提水泵站”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预计7月底正式运行,提水主要用于西区近郊农业、西佛山生态绿化、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市政绿化用水,将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将尽快续建放水管道从北向南覆盖大水井村,自流供水,保障1050亩农业生产用水。”
“余压水能提水技术仅需具备一定水位落差和足够水量两个基本条件即可投入使用,在海拔差较大地区有很高的复制推广价值。接下来,我们计划将其投用于米易县红旗堰灌区工程,拟定提水扬程80米,年提水规模2039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13万亩。”攀枝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