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移白首之心 三尺讲台追梦边疆——文山学院推动“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走深走实

图片
  3月初的文山,春寒料峭,但凛冽的寒意未能阻挡银龄教师们投身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的炙热情怀。
  “作为银龄计划来到文山学院支教的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从北国‘尔滨’来到云南文山,‘二次’站上思政课的讲台,感受到了大学生们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热情,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将在未来的支教工作中,发挥好自身优势,力争为文山学院乃至云南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日前,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副教授张世洲在文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线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坚定地说。
  新学期伊始,来自“985、211、双一流”支援高校10所13人,省内硕士点授权高校4所7人,共20位银龄教师来到文山学院,开启了他们奉献余热的人生新篇章。
真诚相迎 构建“立体式”工作体系
  “各位银龄教师不辞辛劳,支援文山学院教育发展,为新时代办好教育强国事业,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续写“老有所为”的新篇章……”4月9日,文山学院党委书记桂正华在2024年春季学期银龄教师欢迎座谈会上,代表学校向各位银龄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老师们不远千里支援边疆高等教育发展的家国情怀和奉献担当表达了崇高敬意。
  文山学院是云南省首批启动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12所高校之一。2024年以来,文山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决策部署,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要求,积极主动争取,用心用情为银龄教师安心从教提供暖心服务,挖潜银龄教师政治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切实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能力创新。
  学校及时成立银龄计划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由校长担任工作组组长,分管人事、教学和后勤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院长为组员,合力推进工作。设银龄教师计划工作办公室,负责相关方案实施和协调管理工作,制定引进实施办法和工作流程,负责选聘联络、指导签订聘用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落实待遇保障措施等。
  文山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银龄教师计划工作要求,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制定《文山学院银龄教师工作实施办法(修订稿 )》,从工作生活条件保障、人事、教学、科研等对银龄教师的工作进行了细致规划。建立银龄工作专项经费项目,确保经费来源稳定。
  为用好用足政策资源,充分发挥银龄教师的“种子作用”和“智库功能”,银龄教师计划工作办公室摸清各部门、二级学院需求,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文山学院需求进行研判,多渠道开展选聘。一方面,与省教育厅提供的12所试点支援高校积极对接,做好宣传和遴选,与有意向的报名对象线上线下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专业特长、教学理念以及个人需求。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人才资源机构,针对急需专业开展专门人才选聘。同时,积极主动上门寻访教师,面对面沟通,多措并举合力开展招募工作。
图片
  真心相待 做好“全方位”保障服务
  “我是3月来到文山的,学校安排专人与我沟通,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开学后提供接站服务和一站式入职服务,这些都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对银龄教师的重视和用心,自己对未来在文山学院的工作满怀憧憬。”银龄教师们都动情地说。
  学校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实处着力,用心用情、多角度、全方位关心保障银龄教师在校的工作和生活。构建“校—部—院—联络员”四级服务保障体系,为银龄教师提供一站式入职服务、免费周转房、免费水电、免费体检等保障服务。
  为给银龄教师提供良好的环境,生活上,学校租赁新建的电梯小区住房作为银龄教师宿舍,还提供家具家电等基本生活用品,让银龄教师拎包入住。工作上,二级学院配齐相应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让银龄教师们顺心工作、安心支教。同时注重人文关怀,选派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银龄教师的助教,建立联络员群,全力协助配合银龄教师工作。学院定期召开银龄教师座谈会,认真听取银龄教师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与银龄教师共度佳节,为老师们送去温暖与祝福。
图片
 真情作为 尽显“专业性”银龄情怀
  听完中南大学教授周雍茂的课,文山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冶金工程专业的学生们都会这样说,“听周教授娓娓道来,每堂课知识量都很大”“他不仅讲课妙趣横生,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和知识引申、进行发散思维,让同学们掌握知识要点。课后还会精心设计3至5个小练习题,既开阔了视野,也提升了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银龄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极大充实了文山学院的师资力量,有效缓解了学院高水平师资短缺的问题。他们把学科前沿知识带入教室,灵活运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讲授课程,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冶金与材料学院共有6名银龄教师,每位教师承担至少2门课的教学工作。他们带领相应课程的教师根据《文山学院本科课程质量等级评价观测指标》要求,进行A类课程建设,并指导青年进行科研项目申报。
  “传帮带”是银龄教师个人价值最好的体现。2个多月来,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指导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科研平台建设等,有效带动了受援高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提升。
  来自中南大学的周雍茂教授和潘清林教授,分别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冶金工程专业和材料成型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两个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使专业的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中,潘清林、周雍茂、和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晓星一同,多次到文山通用机械厂、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万泰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桂铝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实地调研,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定位,研究形成工作方案,为文山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阚曙彬是天津大学退休的副教授,在美术与设计学院支教。到文山后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听年轻教师上课。他说:“文山学院的老师很有朝气,但是没有经验。听完课之后,我就青年教师讲课过程中的优点、存在的不足,还有很多技术方法,写了一个总结给学院,给学院提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对策,他们都采纳了。”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听阚老师的课。阚老师娴熟的讲课技巧、高超的课堂管理能力让我惊羡。”助教沈鸿晶说。从讨论、试讲和指导,到逐一修改拟申请的课题、基金,年轻教师们在阚曙彬老师的帮助下汲取着讲课技巧、课堂管理能力等方面宝贵的授课建议。
  银龄教师们无私奉献、爱心支教,以高尚的师德师风绘就了一幅新时代教育支援边疆的美丽画卷。文山学院是高校“银龄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坚定实践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在云南省教育厅和各援建高校的倾力支持下,文山学院将深入落实“银龄计划”,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激发银龄教师教学科研新动能,搭建优质平台,探索银龄教师服务地方新模式,强化服务保障,厚植银龄教师安心从教新沃土。
 文山学院 供稿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