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5月单车均价超20万 星纪元赋能向上守正出奇

前言:
6月3日,奇瑞高端品牌EXEED星途(以下简称:星途)对外公布5月销量捷报,共计销售新车9467辆,同比增长24.4%,其中新能源产品占比也首次突破五成。再回顾2023年,星途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全年累计销量125,521辆,同比大增134.9%。细化看,1-7月就已实现累计销量超2022全年。7月后,星途月销过万呈现常态化趋势。按这样推演,2024开年星途或应该延续月月过万势头,再上新台阶。不过从目前星途1-5月累计销量41195辆的数据来看,似乎离期待值还有一点距离,这究竟是为何呢?
图片
坚持向上
细究原因,似乎也不难分析。24年开年车市便迎来血海战争,价格战频发。作为奇瑞体系内高端品牌定位的星途,饮鸩止渴式的以价换量并不适合它,这种局面下留给它辗转腾挪的空间本就有限,也会伤害外界众多有识之士对星途和星纪元的朴素情感期望。
在他们眼中,星途作为中国汽车的一块擦亮招牌,不仅对外打破made in China即传统低质低价的固有印象,对内也是始终坚持不作恶且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汽车界“娃哈哈”。
尤其星途正以“M3X超混+E0X电动”两大技术平台为基石,充分布局插混、纯电、增程等全赛道技术路线;并随着星纪元品牌及旗下车型的发布,全系产品新能源化,向上成为高端新能源领导力品牌。在这个档口,不是说降价换销量不好,但前提是研发投入与制造质量不缩水,不因眼前一时的利益丢弃长远。
图片
正如星途一直所坚持的,相比速度和规模当下的星途更看重的是品质和内涵的提升。未来,星途要做长期主义者,努力向全球优秀同行学习,汲取先进的经验和知识,打造高质价比、高技价比品牌,成为新能源赛道的‘马拉松’选手”。
作为在世界舞台展现中国质造的星途,现已全面进入东亚、南美、东欧等地区20个国家,建立了170多个海外销售服务网点。下一步星途还将重点开拓欧洲、澳洲市场,将中国豪华品牌的新风尚带到全球市场。
图片
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对于星途和星纪元的考察,销量不是唯一参考,更不代表其全貌。
三项关键性指标增长
其实,另外有三项关键性指标增长非常值得外界思考。
第一,2023年星途品牌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7.2万元,领先于大众、日产等传统合资品牌。
第二,用户向上,吸引一批懂车、追求性能、务实低调的高品质客户。在客户来源构成中,增换购占比76%,合资客户转化占比60%。
第三,便是星途品牌新能源化转型加速,切实回应董事长尹同跃所说“新能源,2024我们就不客气了”。
接下来,我们就用硬的数据来盘一下2024星途的走势究竟将怎么样。
首先,按照同比,星途1-5月累计销量41195辆,同比增长24.4%,新能源品牌占比首次突破五成。充分说明星途即使在车市降价全面卷到飞起的情况下,依旧有很稳健地正向表现。其次,随着新能源车型占比的不断扩充,尤其星纪元ET的上市,星途在5月实现从之前的平均单车售价17.2万举突破至20万元。这是历史性的一个时刻,也正是源于新能源星纪元带来的发展势能。
图片
今年以来,星途先后推出了追风C-DM、瑶光C-DM、星纪元ET等全新高品质新能源车型,产品结构更趋完善,可以说星途的新能源之路越走越宽,并且由星纪元带动星途品牌整体向上,实现往科技智能环保的品牌新风尚之路进阶。
图片
除了这三大关键性指标值得关注,5月9日上市的星纪元ET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它可以说是星途销量起飞的关键手。
其超5米的车长,配备空气悬挂和CDC,黄金增程实测续航2141.4km,入门指导价18.98万元的满满诚意,。新车上市前一天大定达到16996台,上市前3小时上涨至18397台,上市后2天,订单量突破26000+台,切实兑现奇瑞集团2024新能源“不客气”的豪言壮语。截至5月31日,30+家经销商实现订单过百,已向用户交付近3000台新车,目前工厂日均产能200台以上,正在快速调整生产计划至每日300台。
正因为此,总经理黄招根不得不连续在社交平台上一再发表致歉与跟进声明,对于星纪元的排产计划给与定单用户充分的信任。而他与众不同的诚恳态度,谦谦之风引出了星途星纪元另一品牌关键,精神内核“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什么叫“以人为本”?似乎大家都会说。
一方面显得态度谦逊近人,博共情分,“你看我什么都给你想到了”。一方面表明自己非常看重服务,博同情分,“你看还能有什么不满意地呢”?
而这是一种认知误区,很多汽车企业忽视行业本质,“重小礼而忘大义”。
真正为用户负责任,以用户为中心的汽车企业,首先要有能力,要有担当,起码将一辆车造好,交付用户的是一辆各方面有保障的车,而不是什么噱头“智驾”玩具,或者干脆就一个抄袭的样子货的“工业垃圾”。
正如星途(以及大奇瑞体系)上下常说的一句话,“别人的标准,是我们的底线。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星途”!
图片
不少消费者之所以认准星途,尤其像星纪元ET上市后2天订单突破26000+台,大家到底图什么?相信有一条关键就是看中星途传承奇瑞一丝不苟理工男做派,非常认同“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句经典。
同样,星纪元ET不负期待,从研发之初即按照国内和国际双五星安全标准打造,400多辆测试车高投入换来“车毁人安”拉满所有考核佳绩;包括C-NCAP、E-NCAP、C-IASI、I-VISTA和L-NCAP等,统统拿下。
再对比别人家的上市发布会,比起台上老板们的舌灿莲花,星途星纪元更像学生时代女生宿舍楼下那个憋红脸捧着花求爱的男生:不懂那些套路,我有的就是直接!不信,我跳给你看。为更直观地验证星纪元ET结构安全与电安全性能,星纪元为上市特意举办一场以360°无死角、“一镜到底”直播的形式实时记录星纪元ET现场挑战31.9米空中坠落试验,全网用户共同见证了实车车头与地面4厘米厚的钢板100%重叠正碰的“惊险”一幕,垂直坠落触地瞬时碰撞速度高达90km/h。
图片
坠落试验完成后,现场直击星纪元ET乘员舱结构无明显变形,车门均能打开、气囊正常弹出,电池未漏液、无冒烟、不起火,出色试验表现彰显了星纪元ET作为一款“超能智享SUV”在平台安全、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电池安全等方面的超级安全实力。
图片
由此可见,星纪元ET的上市即热销并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汽车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星途始终坚持“安全”是品牌基因,是豪华中的豪华,因此特别注重体系建设,各项技术“上车”都经过反复验证。无论是星纪元ES获得国内首个“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奖项,还是上半年火爆全网的瑶光C-DM“过刀山”底盘撞击事件、一鸣惊人的星纪元ET 31.9米高空坠落实验等,其表现出来的安全实力背后,都体现了星途对用户的终身承诺。
图片
讲到这里,我们来给星途做一个品牌“人设”方面的总结。虽然是高端品牌,理应和很多同行一样,“线下玩得花哨,台上话讲得俏皮漂亮”,但是星途就是做自己。无论董事长尹同跃,还是院长高新华,以及总经理黄招根;大都不懂打马虎,耍花腔。比如看社交平台,不论是to C的微博,还是小圈子to Friends的朋友圈,几乎完全就没有逾越本职工作之外的惊人之举与惊人之句。
有事就是工作,没事很少闲聊。他们的共同点,像极了曾文正公的学生,唯“结硬寨,打呆仗”。
就像星纪元ET上市发布会台上台下,跟用户沟通交流皆诚恳朴实,没什么为了营销效果准备好的生造金句通发。有的只是对星纪元ET品质的自信,是为用户负责的担当;是在交付现场,尹同跃、高新华、黄招根与每位用户亲切握手沟通、合影、交流,并为用户赠送亲笔签名的车模。
图片
星途星纪元当家人这份缺少油头粉面的真,却恰好对上了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真。他们会喜欢桀骜不驯的真,也喜欢抱朴守正执着的真,就像喜欢华为喜欢任正非,也同样喜欢星途星纪元喜欢尹同跃,就冲着他们身上那份执着不服输的牛逼劲。
也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用户选择加入星途大家庭,截至目前,泛90后用户占比已经超过70%,车主平均年龄31岁。未来,随着更多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导入,星途品牌用户粘性将持续提高,用户画像持续向上、向新。
历经时间的用户口碑,是检验产品好坏的最佳证明。据悉,星途目前涌现出越来越多高净值增换购用户群体,这也是对其产品质价比、技价比的认可。像长江学者、知名教授郑强,环球旅行Vlog博主大橙子、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高空扁带第一人施海林等,都不约而同选择、或再次选择成为星途品牌的用户。他们的共同特征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信赖星途产品,也是星途“敢超越”品牌精神的最佳代言人。
图片
当然,无论是大奇瑞还是星途星纪元,最大的代言人是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抱朴守正
在过去一段时间,因为大奇瑞在中国汽车制造商出口量排名中长年位列第一,尹总可以说一时风头无二,这是他个人也是大奇瑞应得的社会尊重与褒奖。
此时,又恰逢娃哈哈的重新崛起回归主流视野,很多善良朴素情感的公众发现尹总和宗老一样,不善言辞但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不说大话,但是有事真扛,为企业为社会责任一路担当。
同样是忠厚长者,同样是出差自己拖行李箱奔走,经济舱二等座无所谓,出了大名也不搞随扈前呼后拥的吸睛把戏。不利用自己的名气讲大话,亦或随便指点江山。
图片
就像尹总与福耀玻璃曹德旺先生共同在星空下的访谈里说的那样,尹总没有傲娇的提所谓出口第一数据。他与大家共勉的是:“看重长期主义,践行做品牌、做质量的长期主义,看重在2023年中国新车质量排名里位列自主品牌第一”!
而在他心尖尖的星途星纪元,也自然是期望它和自己的修为一样,始终是那块怀素抱朴的璞玉,守正出奇。坚持初心厚道,路行端正,事做扎实;品牌与用户间要实现双向奔赴与彼此赋能。
写在最后
相信从星纪元ET开始,星途品牌即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在今年价格战席卷、开年即决战的车市重压之下,“星途速度”的爆发,同时也恰恰印证了扎实的经营体系能力。星途正通过构筑“五大高端”生态体系为战略方针,在技术产品、渠道服务、海外等多领域深耕布局,向上之路正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