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一工地蚊虫孳生,易发登革热,执法人员开出罚单责令整改

连日下雨,深圳随处可见积水,和积水相伴而生的是蚊子。在广东,每年6-10月是登革热易发季,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建筑工地因为施工以及堆放杂物多,容易积水,常常成为登革热的高发地。为了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本周二至周五,深圳市爱卫办、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住房建设局、深圳市疾控中心在深圳开展防蚊灭蚊专项执法行动,首站来到福田区南华新苑工地(01地块)。
现场工地多处积水发现蚊子幼虫
当天下午,执法人员一行来到福田区南园街道南华新苑工地开展防蚊灭蚊执法行动。刚进入工地,就在工地左侧发现一处杂草丛生的区域,在该地块发现了积水,积水处发现了蚊子幼虫。
图片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执法人员表示,现在是雨季,要及时清除积水,才能预防蚊虫孳生。
随后,执法人员一行来到工地生活区,生活区发现垃圾桶,以及堆满的杂物,积水也到处可见,现场卫生状况不佳。除了飞舞的蚊子,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检查发现,积水中还有蚊子幼虫。
执法人员介绍,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第四十二条,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完善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螂设施,及时清除积水、垃圾,密封粪池并定期清理,消除病媒生物及其孳生条件,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根据第四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住宅小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花卉市场、公园、公共厕所、资源回收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市政管井、下水道系统等易孳生病媒生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完善和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第七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执法人员现场约谈工地负责人,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条例》开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工地对现场积水、杂物限期整改。工地负责人表示,会立即进行整改,今后定期清理积水、杂物。
图片
提醒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白纹伊蚊(俗名花斑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感染了登革热,会出现发热,头痛,眼痛,背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可能致死。
传播登革热的媒介伊蚊,喜欢在小型静止干净的积水中产卵,繁殖下一代。室内外各种容器积水都是伊蚊的产卵地,小的像瓶盖、隐蔽的像植物叶腋、竹头、树洞,大的像莲花缸、花瓶、停止的喷泉池都适合其产卵。清除积水或在无法清除的积水投入杀幼虫的药物是灭蚊(控制蚊虫密度)的最有效措施。媒介伊蚊密度降低了,登革热的风险也降低了。
图片
城市建筑工地是登革热疫情的高风险场所。在建筑楼层和地下室中可能形成各种坑洼、柱洞、水泥槽、消防池、未封闭缆井地面的大量积水;室外环境中往往会堆放大量的建筑材料,其本身存在的凹槽、坑洞、覆盖的塑料布、各种堆放的桶,甚至闲置的降尘喷雾设备中都有可能孳生伊蚊,用作围挡的水马如注水口盖子遗失,也会造成伊蚊的大量孳生,住宿区域的卫生死角容易有饭盒等容器积水,露天放置的一些生活用品如桶、餐具等也可能积水孳生蚊虫。
如果发现自己住的地方附近工地有很多蚊子怎么办?可以找住建部门以及所在街道办反映处理。
行动开展防蚊灭蚊专项巡查统一灭蚊
据介绍,福田区坚持采取“日巡查、旬测评、月评估”等方式对全区10个街道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各场所病媒生物防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指导并督促各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为广大辖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福田区大力开展防蚊灭蚊宣传,根据各类场所蚊虫生长习性,区分家庭、学校、建筑工地等印制登革热防控宣传折页发放给辖区居民,让辖区居民和场所管理者掌握防蚊灭蚊方法,提高除害防病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各街道病媒生物防制专业队伍开展防蚊灭蚊培训,邀请市、区疾控专家进行针对性的授课,提高防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病媒生物防制服务。
针对蚊虫易孳生场所,福田区组织开展“公园、建筑工地、学校、农贸市场、老旧小区”等防蚊灭蚊专项巡查,加强对蚊虫孳生地的清理,开展统一灭蚊行动,提高灭蚊效果。下一步福田区将多措并举加强防蚊灭蚊工作,控制蚊虫密度,切断登革热等媒介传染病传播途径。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摄影:南都记者 许松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