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打造“宠物友好空间” 既要有温度又要讲规矩 寻求和谐安全共处之道

文/弦子
对养宠人士来说,毛茸茸的“喵星人”“汪星人”,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如何对待宠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明和温度的体现。
如今,随着“宠物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出现了“宠物友好”绿地、商场、公园、咖啡馆。放眼全球,许多城市也正致力于打造“宠物友好空间”,营造人与宠物和谐共处的温馨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宠物友好”并非一个单向的概念。如何既能给宠物舒心的环境,又不会对非养宠人士造成影响?如何既能充满温暖与关怀,又能保证讲原则、守规矩?实现人与宠物的“双向友好”或许没有一份完美答卷,但全球许多城市正在努力探索着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图片
图说: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流浪猫
伊斯坦布尔
流浪猫狗要严管
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流浪狗博吉是一只家喻户晓的“网红狗”。
据当地官员追踪观察,博吉每天至少要乘坐一次有轨电车、途经数十个地铁站、乘坐两次轮渡来对伊斯坦布尔进行“深度游”。“它知道要去哪里,也知道该从哪下车。”当地地铁公司主管阿夫林·埃罗尔深感惊讶。
自从被市政工作人员注意到,博吉虽然依旧自由,但也被悉心保护和照料了起来——耳朵上贴上绿色标记,这意味着博吉已经接受了绝育手术、接种了疫苗;毛发被梳洗得干干净净,还去做了美容和体检;地铁站里也有了专属小窝,只要博吉困了累了,就能回来落脚;无论是街边、地铁站还是餐馆,随处可见的水和狗粮,不会让博吉面临饥渴……
据统计,伊斯坦布尔流浪猫狗的数量保守估计有50多万只。当地人将它们视为城市中的一部分,让它们享受自在生活。
重视流浪猫狗权益的同时,当地政府也花了很多心思,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平衡着城市治理的负面影响,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和相关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地政府拨出一部分预算作为保护、照顾、管理流浪猫狗的专项经费,例如设立收容所、诊所等;当地政府要求,每个街区都备有供猫狗的饮水、食物和避难所,每个社区都有兽医和宠物商店;政府还要为每只流浪猫狗办理“身份证”,将它们的性别、年龄、归属地等信息录入芯片安装在身上;政府还会为流浪猫狗进行定期体检、注射疫苗、进行绝育和安全评估,以确保它们对人类没有攻击性。
与官方措施同步,当地不少民间组织也自发对一些受伤、生病的流浪猫狗进行收容、救治,并向民众普及动物保护法律常识。可见,伊斯坦布尔正积极探索一种人与流浪猫狗和谐、安全共处的方式。
图片
图说:多伦多市民在公寓楼顶遛狗。GJ
多伦多
合理划定宠物空间
随处可见的宠物公园、宠物专用跑道、宠物沙滩,数量众多的“宠物友好”餐厅、酒吧和商店……加拿大多伦多是对宠物最友好的城市之一。
最近,住在多伦多达尔豪西街一套商品公寓里的情侣菲拉斯·阿拉法特和詹妮弗·雷诺兹,夜间再也不用去步行约20分钟的公园遛狗。因为他们住的公寓楼顶新设立了狗狗休息和散步区。
“达尔豪西街有250多条宠物狗,公寓楼顶设立的‘宠物友好空间’确实是急需的便利设施。”阿拉法特认为,社区的安排非常贴心。
如何既照顾到“毛孩子”的需求,又不过多占用公共空间?多伦多市政府2020年发布了《宠物友好指南》,适用于全市所有新建商品房。该指南建议拥有20栋或20栋以上住宅楼的小区必须为每个住宅楼提供至少4平方米的“宠物友好空间”,包括不栓狗绳区、宠物休息区、宠物公厕、宠物清洗站等。此外,该指南还建议“宠物友好空间”铺设柔软且吸音的乙烯基地板、建造带有内置长凳、方便宠物洗澡的淋浴间。
近年来,《宠物友好指南》在多伦多诸多社区得到了落实。例如,在多伦多杰拉德街西55号的利夫莫尔社区,五楼露天阳台被设定为“吠叫公园”,配有供狗狗如厕和锻炼的人造草坪,以及配有吹风机、美容台、清洗站的“宠物水疗中心”。负责制定该指南的城市设计师陈冉说:“我们的一个出发点是合理划定‘宠物友好’区域,既给宠物提供便利,又不会对非养宠人士造成影响。”
图片
图说:伊斯坦布尔“网红狗”博吉乘坐地铁
雅典
适度开放历史遗址
在希腊雅典,那些历经岁月的古代遗迹,也渐渐向宠物“敞开怀抱”。
2023年4月,希腊文化部宣布允许宠物进入120多个历史遗址,不过,雅典卫城等地标性建筑还没有对宠物开放。在希腊文化部长丽娜·门多尼看来,这一举措是朝着向宠物开放历史遗址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当然,雅典允许宠物进入历史遗址是有条件的,宠物必须要被主人用约一米长的皮绳牵着,或是放在宠物包或者宠物箱中。与此同时,进入历史遗址时,主人还需要出示宠物的健康证明,并携带用来清理宠物粪便的工具,体形较大的狗狗还需要戴上口套。此外,希腊文化部还表示,考古遗址的入口处也会安装宠物笼子,以便主人在参观遗址期间寄存宠物。
适度向宠物开放历史遗址的背后,是越来越多雅典民众成为养宠一族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的增长,雅典的狗狗公园、宠物友好商店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雅典市政府共管理着5个指定的狗狗公园,公园为宠物狗提供饮用水、玩具和训练设施。这些公园还划定了大型犬、小型犬单独玩耍的区域,以保证养宠者的安全,实现人宠分离。
帕格拉蒂是雅典的“宠物友好”街区之一,这里的许多商店、餐厅、住宅外都摆放了食碗和饮水碗,还有一家专门为狗狗开设的蛋糕店。
图片
图说:希腊允许宠物进入部分历史遗址
“宠物友好”
需要理解与规则
但随着养宠人士不断增长,“宠物友好”的空间和设施逐渐增多,人宠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2022年12月,韩国政府通过了一项试点计划,允许人们携带宠物进入咖啡馆和餐馆,可混乱和冲突也随之而来。
“我对宠物的毛发过敏,在宠物身边感觉并不舒服。”一名50多岁的首尔市民郑先生说,“如果我知道某些餐厅允许宠物进入,我就不会去那里。”
“我支持城市设置‘宠物友好’设施,但我和妈妈都很害怕狗狗,进入一些‘宠物友好’购物中心时,我们会感到恐惧。”非养宠人士金秀敏说。她认为一些“宠物友好”机构应该明确细化宠物政策,例如明确地张贴“宠物友好”标识,并要求养宠人士管好自己的宠物,保证公共空间的安静和卫生。
近年来,带宠物去度假逐渐成为英国人的一种时尚和潮流,但也有部分民众对此有不同意见。对养宠人士来说,越来越多的宠物度假公园、酒店、露营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便利。对酒店管理者而言,打造“宠物友好空间”成了他们吸引顾客、带动人气的新方法。但也有人认为,由于一些养宠人士并未树立文明养宠的意识,他们的一些行为可能会给对宠物敏感的人群造成困扰,并可能带来公共安全和卫生隐患。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建立“宠物友好城市”,应该既要保障宠物的权益,也必须尽可能地理解和消除非养宠人士的顾虑,从而建立一个“人宠双向友好型”社会。这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应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和处罚办法,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宠物友好”的政策标准,更需要全社会树立文明养宠的意识和责任。
不可否认,养宠从来不是一件私事,背后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文明、和谐和温度,打造“宠物友好城市”,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维护。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