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东海小岛上的风景线

潮新闻客户端 钱江湾
图片
这个夏日里,去了一趟毫不知名的两个小岛。鸡山岛和洋屿岛是浙东海岸线上普普通通的小岛,古时为海防前哨,如今己成为小众的旅游度假胜地。它们虽然没有舟山的嵊泗或东极岛那样有名,但夏日的海风足够温柔,可以熨平久居闹市的各种皱褶。
图片
鸡山岛,在明时称鸡脐山;清雍正年间就被形象地称作鸡冠山,虽说小岛的形状极像一只昂首阔步的雄鸡,岛上却难得见到几只鸡。鸡山是乡政府的所在地,面积比洋屿岛要大好几倍。这个漂浮于东海之上的小岛,保留了纯净朴实的渔村风貌。许多旅人来鸡山岛小住,是想趁着日落时分,看港湾游人如织,旗帆猎猎,大排档灯火闪烁,暑气里迎着难得的咸湿海风,看着天际舟帆飘逸的唯美落日,让平淡如水的心情因此而变得美丽生动起来。
相距几十分钟船程的洋屿岛以前也是一个公社所在地,许多年前撤了乡,变成一个日益荒凉的岛屿。过去全村还有一千余人,海岛移民后岛上只剩下几十个,实际留守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萦绕着故土难离的情节。
图片
都说天外有天岛外有岛。洋屿岛本来就是非常寂寂无名的小岛,但你说它小,它还辖着下面更小的前草屿和后草屿二个迷你岛,全岛面积也不过一平方公里多一些。似乎被遗弃的小岛,靠着二十几个座位的渡船与外面的世界发生着联系。每天从玉环县城所在的本岛过来的好几班渡船,来的是两类人,一类是小岛原著民,他们回来是捡拾一段被大海隔开的浓浓乡愁;另一类就是过来休闲慢摄的旅人。
图片
与我们同船来的几拔团队游客就是冲着名声鹊起的小岛风光专门而来的背包旅人。到这两个小岛游看,得从玉环县城打的或公交到栈台码头,然后乘坐小轮渡船分别上岛去漫走,两个子母岛之间并不通航,得先回到码头来转接驳。并且,小小的洋屿岛上民宿和餐饮已变得十分寥寥,要找民宿得往热闹的鸡山岛去。
洋屿岛上的渔村民居群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乡土建筑群,面朝大海,依山而建,风格简约,至今仍很好保持着原有的风貌。这些民居大多建于解放后的几年间,为单层或两层建筑,其墙体多为毛石垒砌而成,坚固厚实,以小青瓦作坡顶,是典型的海岛地方特色建筑。
图片
在古屋之间穿梭,我发现这些无人居住的民房风雨侵蚀不少已岌岌可危,每一个转角处,都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只有最高处新装了爱情岛的标识,还显示着这个沉寂多时的小岛重被年青一代青睐的迹象。近年来,不知有多少相恋中的人,竞相来这准无人岛上,拍下这张以大海作证的含糖量极高的美片。
而被许多旅友美称为“海上的布达拉宫”的鸡山岛,在海上与洋屿岛遥遥相望,却是一番热气腾腾的景象。从码头一进来,抬头仰望,高低错落的港湾民房,五颜六色,分布于山坡上,色彩虽不很浓烈,但非常真切,显示着小岛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
这段时间刚好是东海禁渔期,停泊在港湾的渔船特别多,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游客纷纷争拍。渔民们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检修船上设置,以备旺季再战。
常在别人的朋友圈里看到鸡山风光,没想到这是个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底蕴的东海小岛,在当地旅游部门倾情培育下,已成为颇具特色的民宿集散地。晨光沐浴中的民宿区一片金黄,夏风吹拂下的小岛更是风情万种。我最喜欢这种山城风格的民居建筑群,鳞次栉比,犬牙交错,几条通向山顶的主路,旁边连着若干条小巷,深幽而宁静。拎着行李上山,一只不知谁家的小黄狗会跟着你,一直到将要落脚的民宿客栈还围着你打转。
图片
海风时有时无,比起许多地方的高温来,这里二十几度的气温,带着湿润的海风,感觉不出一点点的燥热来。小歇海边,最不能虚度的是体验一次完美的海上日出,好像没有看过一次象模象样的日出日落,就不算来过海岛似的。查了当天日出时间是5点多,考虑日出前的蓝调时间,特意设了闹钟,四点多钟就起来了。出门时天还昏昏沉沉的灰暗,等走到仙人岩栈道时,一层橙黄色红晕还朦朦胧胧的。日出之前的等待,既兴奋,也淡定。青石礁星光下的旅人,自己也站成了一道剪影。
图片
此刻,只有海风的飘忽声,只有海浪的奔涌声。大海以其雄浑神奇的律动诠释着什么叫天地大爱。东方的海平面上,光晕像魔幻的画手涂抹着不同的色彩。终于等到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几绺芦花摇曳于海风中,水天之间,霞光万道的雄壮与芦花飞舞的妩媚相得益彰。
图片
面对着这轮新鲜透亮生机勃勃的红日,抓紧变着不同的前景猛拍,又是专业又是普通横式,又是大屏又是竖式,恨不得将日出东海的每一段精彩华美都如实记录下来。
晨光熹微中,涓涓细流模式下的海浪充满了柔媚之美。青石礁涂上了圣洁的亮色,迎来了新一天的欢颜。礁石的光影半明半暗,正是棱角分明的样子。天边是恣意妄为的纯蓝,岩礁在海面上拖着一块块瘦骨嶙峋的身影。我在礁石之间跳跃着,寻找着每一块貌似诡异的外表下那醉心的和颜悦色。
图片
其实,这时的海浪很有激情,充满青春的张力。它一遍遍地亲吻着岩礁,仿佛将积蓄了一整晚的荷尔蒙尽情地喧泄着,张信哲这时才真正体味到,什么叫爱如潮水;郭富城才后悔自己的歌名枉叫狂野之城!听着浪花的嘶吼,觉得日出时从蛰伏水下到跃然海面,激情喷薄的时间真是太过匆匆,刚刚还回走几步寻找着芦苇的前景,一轮新鲜透亮的红日已腾空而起了。
图片
这时的鸡山港湾,被金黄的晨曦涂得色彩斑斓的港湾,晨色之中出落得美轮美奂。我来到后岙小海滩,这时东方的云层又给太阳披上了厚厚的外套,天空中泛着亮色的红云,在深蓝偏冷的海天中显得非常夺目。过了一会儿,云层一团团飘过来,居然下起了一阵毛脚雨,就抓紧躲回民宿吃早饭。
图片
早上的稀饭馒头非常可口,这家几个外地城里年轻人来创业开办的民宿卫生干净,邻近青石礁景区,推窗便能看见海天一色的茫茫东海,坐在室外的吧椅上,看着刚才惊心动魄的海上日出,仿佛是一场梦幻大剧。这个早上的小确幸,是如期而至的日出带来的,它是老天善解人意的特意补偿,是一大早连续在山道上奔波后的温柔以待。
图片
问了当地的居民,这样规模的鸡山古巷到底有多少年历史?他们也说不不上来,只知道上几辈就盘桓在这里了。纵横交叉的斑驳小巷,尽管曲曲弯弯都通罗马,但一不小心还是会迷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许多游人心中的最爱。夏日的三角梅灼灼而开,古老的山居小巷,伸向浩瀚的大海,在习习海风里,可以寻找到此时特有的那份浪漫。
图片
坐上岛内的观光电瓶车,可以横跨全岛。小岛最高的海拔仅88米,从山上居高临下往四面的大海眺望,海水在不同的海域里泛着深浅不一的横条,芦苇到处飞舞着尖尖的黄花,紫薇悄无声息去摇曳在海风里,尽管寂寞开无主,但照样在蔚蓝的天蓝映衬下露出一团团娇红的模样。山顶上有帐篷营地,那是年轻人360度面朝大海无死角的温柔乡。
岛上还有几辆观光电瓶车,是一位办民宿的大叔经营并自己驾驶的。他家的民宿就在火车村的学校边,靠网上的口口相传,办得风生水起。坐着他的电瓶车,在岛上溜一个来回,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极目远望,既有大海的蔚蓝沉静,又有绿植的苍翠欲滴。夏天的快乐,就在一目千里的山海相依。
图片
原计划想一边坐在海港排档上吃好饭,对着海天落日余晖狂拍一气。但是,常常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的夕阳并不帮衬。临近落日之前,海天之间飘浮着的云层,不知为何都变成了一团团的乌云,像有人故意用浓墨挥泼上去的,大手笔的恣意涂鸦,是大写意的云山雾罩,金黄的夕阳藏在团团云层里,只露出匆匆辉煌的照面,就被紧紧包裹住了,墨色写意中露出了淡淡的暖色。
停泊于海港的渔船,桅杆高耸,一只只成了黝黝的剪影。归航的渔船是一群沉默不语的朋友,立在晚风中。镜头朝着西面的大海,拍到的是大风暴来临前的波诡云谲;朝向东面的渔港,拍到的是充满小岛风情的人间烟火。
图片
五颜六色的邻海民居,尽管少了一些霞光亲吻的鲜亮,但颜色仍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沿着弯曲的港湾变换着机位,一路漫拍,一直追寻到晒着渔网的谷场,在船缝之间拍完了夕阳留给海港最后一丝微弱的笑容,才很不情愿地回住处。
原生态的东海渔村,青藤缠绕,芦苇飞舞,仿佛是遗世独立的绿野仙踪,璀璨夺目的彩石沙滩,浪漫神秘的山海作证爱情角,吸引着许多慕名而来的年轻游人,成为当地旅游界的“芳心捕手”。
图片
我在红石滩拍摄时的光影还是强烈了些,海水也涨得过高,淹没了许多很有明星潜质的红礁石。站在彩石滩的峡谷中,发现千娇百媚的光滑小卵石,在水光中靓丽照人。这些石头,以红色为主,也有多层混合的颜色,若明若暗,若沉若浮,好像是哪个画家特意在此铺设的。彩石温润细腻,通灵清亮,尤其是在海浪的冲刷下更加玲珑可爱。
看色彩石滩的愉悦度,与时间成正比。你得等海水一步一步退下去,让更多沉没在海水下的彩石露出来,才能找到你心仪的那几块。光影好比是这些彩石的梦幻外衣,柔和斑驳的晨光和落日之时,就是它们最动人的时候。环顾峡谷四周,原生态的天然小岛感到特别清新自然,就像宝玉初见黛玉的感觉:这妹妹好像是在哪里见过的。
图片
夏日的时光里,想着好多地方还承受着三十几度的炙热拷问,而眼前的小岛上漫看怪石嶙峋,惊涛拍岸,哪哪儿都是天然的屏保美片。到无名的海岛吹吹海风,听听涛声,安享消暑清欢,你会觉得,原来在世界的尽头,一个晨光下熠熠生辉的自己,本身就是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