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参观内乡县衙

早上海志愿者
8月25日,离陕返沪的第二天,我们驱车100多公里,从商南县经沪陕高速走一个多小时,到达河南省内乡县。参观内乡县衙。
图片
内乡县衙是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据《内乡县志》记载,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
内乡县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主体建筑大门、大堂、二堂、迎宾厅、三堂,两侧建有庭院和东西账房等,共6组四合院,85间房屋,均为清代建筑,被专家誉为“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内乡县衙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
图片
“北京游故宫,内乡览县衙”。内乡以其唯一而独特的优势,珍贵的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内涵,封建时代地方官衙完备的建筑规制和南北交融的建筑风格,含意深刻的匾联内容,高雅庄重的文艺表演,成为镶嵌在中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是历史的见证,是人间史鉴,是实物标本,是一座珍贵的文史资料库。县衙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自身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被誉为“中华大地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
图片
图片
进入县衙,首先映入眼帘是照壁,为青砖浮雕组成的一字型建筑群,正中有一个形似麒麟的怪兽,叫“犭贪”,主要是警戒官员不要贪赃枉法。照壁对面的牌坊叫“宣化坊”,它面南书“菊潭古治”,面北书“宣化”二字,是知县每月的初一、十五宣讲圣谕,教化百姓的地方。
图片
县衙所有建筑物前的匾额、楹联以其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而令人赞不绝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三堂前的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勿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许多党政领导看到这副对联都深有感触,李铁映挥笔题写此联留存县衙,朱镕基对这幅楹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江泽民在视察河南时,得知此联,引起了特别注意,要求中央办公厅核查此联来自何时何地,出自何人之手。可见此联已成为警世名言。
图片
大门面阔三间,明间为百米甬道的过道,东梢间的前半间置喊冤鼓一架,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西梢间的前半间立有两通石碑,上面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更增加了县衙的严肃性。进入大门,就能看到寅宾馆、衙神庙、三班院、膳馆和国内仅存的清代监狱。过了仪门,是高大壮观的县衙大堂,大堂为单檐硬山式建筑,建筑面积230平方米。
图片
内乡县衙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的楹联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的楹联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三堂的楹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刑钱夫子院楹联
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县丞衙大门对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主簿衙大门对联)
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大门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大堂对联)
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厅对联)
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对联)
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刑房)
图片
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二堂)
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典吏衙大门)
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典吏衙正厅)
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吏房)
编户方田勤并慎;征赋敛财公亦平。(户房)
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礼房))
        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兵房)
鸠工庀材精营选;通路开渠细耕耘。(工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