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障30厘米给地下管网做“胃镜”,江夏机器人获省级大赛二等奖

5月27日,2024年湖北省住建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双智杯”智能建造机器人应用技术大赛决赛,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中仪股份的T300多源数据采集履带式箱涵检测机器人(以下简称T300)凭借管道复杂环境检测的突出性能,取得决赛专业组二等奖。    
6月6日,记者来到中仪股份,在公司展厅看到了T300。只见该机器人中间为一条较长的履带,前后分别有两个稍短的摆臂,随着工作人员在平板上操控,履带和摆臂灵巧配合,轻松爬过了一个高约30厘米的阶梯障碍。
“在长期的箱涵检测中,经常会碰到斜坡、垂直障碍,常规带轮子的机器人在这些复杂地形中显得‘力不从心’。”公司总经理郑洪标介绍,公司根据长期实践经验,研发并于2022年全球首发了T300。
图片
比赛现场,T300表现出超强的爬坡能力。 熊杰 供图
作为全球首款多形态履带式箱涵检测机器人,T300可以适应箱涵内斜坡、积水、弯道、淤泥、壕沟、垂直障碍等多种地形,解决了箱涵、管道复杂环境检测的“卡脖子”难题。最大爬坡能力45度,越障高度30厘米,过沟宽度45厘米。
公司工作人员熊杰介绍,T300在管道内走一趟,就像给管道做了一个“胃镜”一样,通过它搭载的激光扫描仪、全景镜头等,工作人员不仅能够清晰在平板终端上看到管道内是否有缺陷,缺陷的确切位置及尺寸也一目了然。
展厅内,公司的其他产品依次陈列,记者看到,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各款机器人的外形和功能各不相同。全地形管道机器人配备螺旋式推进器,适用于淤积及较高水位等常规机器人无法检测的环境;动力声纳系统酷似潜水艇,可在水里行进,适用于高水位及满水管道检测……
中仪股份成立于2010年,专注为城市供排水管网提供智能化检测、修复。作为武汉中仪股份的核心产品之一,T系列箱涵检测机器人得到了国内外行业人士的关注和青睐,在三峡集团、深圳水务集团、北京排水集团的管网项目中得到深度应用,并已出口到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
郑洪标告诉记者,去年,江夏区商务局和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中仪股份进行接洽,被江夏的土地支持、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发展前景打动,公司目前已经在江夏落户并投产。
据了解,江夏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布局,目前正在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分别是出台一个方案,围绕未来三年在产业基础、创新主体、人才培育以及要素集聚四个方面进行布局;适时出台一个政策,精准把握产业的需求和发展;构建一条产业链,采取供应链思维,引导产业进行发展;打造一个服务平台,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武汉中心,打造“人工智能+”的产业大脑,建立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设一座创业小镇,以汤逊湖为核心区打造梦想小镇。5月底,江夏区还举办了“武创荟”·江夏区人工智能场景专场活动,现场发布了江夏区首张人工智能场景清单。
(杨晓雨)
【编辑:胡之皓】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