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城市容颜” 达州市通川区24个危旧房改造示范项目全面铺开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老城区的东城、西城,5平方公里住了3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房屋都建于20世纪70年代。”6月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达州市通川区住建局总工程师王聪坦言,辖区内的危旧房安全隐患多且人员密集程度高,多年来一直是他们的“心病”。
危旧房改造,不仅关乎城市的面貌更新,更关乎民生福祉的提升。2023年下半年以来,该区全面铺开危旧房改造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城市容颜”。目前,全区24个危旧房改造示范项目正同步推进。
图片
一线指挥部召开会议解决实际问题。(西城街道供图)
图片
通川区危旧房改造点位示意图。曾业 摄
聚焦城市更新
居住环境提质“势在必行”
“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的共识。”达州市通川区住建局总工程师王聪介绍,达州市通川区作为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城区占比较大,危旧房总量较多。这些地方综合环境差,基础设施也差,有的居住区甚至连车辆也进不去。
“通川区危旧房主要分布在老城区牌楼、西圣寺、北岩寺等26个片区,涉及近3万户、300余万平方米,既有C级危房,也有D级危房,绝大多数危旧房都存在安全隐患。”王聪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们一直在探索危旧房试点性改造。国内发生多起危旧房垮塌事件后,更加坚定了他们将危旧房清零的决心。
2023年4月,达州市以开展示范项目推进活动的方式,宣布启动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同步出台《达州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支持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以旧换新改造十条措施》等指导性政策文件。
“老城区的城市综合环境提质势在必行。”有了政策支持,通川区迅速铺开全区范围内的危旧房改造工作,以提升市民幸福感为切入点,将危旧房改造与城市更新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提升宜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居者怡心”的幸福宜居首选地。
图片
居民签订拆迁协议。(牌楼社区供图)
注重机制创新
项目推进引入“赛马机制”
在达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通川区共计24个示范项目(含新增项目1个)纳入全市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改造总面积246万平方米,惠及群众2.5万户。体量如此之大,时间如此之紧,任务如此之重,项目如何高效推进?通川区给出的答案是,引入“赛马机制”。
所谓的“赛马机制”,即,让多个团队领取同一个任务,更优、更快完成者取胜。
“我们对机制进行了改进,不仅要‘赛马’,还要求各个团队做到与群众、部门双向互动,要及时解决任务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王聪举例说,姚家大院危旧房改造项目,不仅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工作专班,还成立了“一线指挥部”,设立综合统筹、政策解答、面积认定、协议签订、后勤保障5个工作组,街道、社区及相关部门50余名“攻坚力量”全员到位,倒排时间,全力推进。
“自专班组建以来,我们两天锁定面积,三天签订协议,五天腾退房屋,两天倒房施工。我们既讲究工作的速度,又讲究工作的力度,还追求工作的温度,居民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项目推进自然就比较顺利。”西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清平说。
签约期间,工作专班遇到了5兄弟分割2套房、6兄妹争产权等产权继承分割难题。为处理好此类问题,指挥部设立了政策咨询处,现场答疑解惑并提供法律援助,同时配备包含领导干部、律师、协议谈判组成员、网格员在内的家事调解团队,现场办公,完成处理相关问题11件,解开居民家事“死结”。
签约率达100%后,为帮助居民顺利腾房,西城街道组建了“腾房志愿队”,同时帮忙联系搬家公司,协助居民搬家。仅五天,姚家大院的居民全部搬离,倒房施工如期举行,老旧房屋也接连被拆除。
图片
居民搬出老房子。(通川区文联供图)
守住政策底线
坚持“一以贯之惠民生”
“上门做工作,我们磨破了嘴皮,有时候也会争得面红耳赤。”西城街道牌楼社区党委书记李延进,是姚家大院危旧房改造项目工作专班成员,回想上门做动员拆迁工作,他长叹了一口气。他颇有感慨地说:“既要守住政策底线,又要获得群众支持,还是很难的。”
姚家大院地处老城区中心地带,是牌楼社区4组居民聚集点,房屋多为3至5层的沙砖房建筑,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房屋破损、陈旧现象突出,安全隐患较大,与城市形象有巨大反差,当地部分居民几代均居住于此。
李延进介绍,这个项目中,绝大多数危旧房采取的是“以旧换新”改造方案。按照政策规定,这些危旧房原址重建,产权人承担原房面积30%的建安直接费用,才能实现等面积或等价值置换。“老房子拆了,居民不但没有拆迁款,还要自己掏钱建新房,刚开始,很多人都想不通。”
李延进告诉记者,经过多次做工作,大家知道了政策底线——不会为任何一个人让步。同时,他们也算明白了“经济账”:旧房改成新房后,不但可继续享受周边的成熟配套,还能让房子实现大幅增值;若不参与“以旧换新”,老房子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弄懂了政策,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提出签订拆迁协议。
图片
姚家大院危旧房改造项目施工现场,曾业 摄
截至目前,通川区共启动“以旧换新”项目11个、维修加固项目10个,3个原模式改造(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加速推进。达州市通川区住建局总工程师王聪表示,他们将坚持“一以贯之惠民生”原则,全面推进24个示范项目,着力居住环境提质、生活品质提高、安全程度提升,“期待通过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现C级、D级危房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