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空间中部总部基地项目落户航空港区——让更多“河南星”飞向太空

大河网讯 6月6日,“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应用研讨会暨河南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郑州航空港区举行。研讨会围绕卫星在自然资源、农业、水利、林业、环保、应急、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交流。
图片
研讨会现场,来自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专家济济一堂,为郑州航空港区构建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全产业生态建言献策,助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高质量航空航天卫星产业集群。河南世纪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同步揭牌,并与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中部总部基地产业园区建设协议。
图片
“世纪空间中部总部基地项目落户港区,标志着航空港区‘星—地—云—端’天地一体化系统正式启动。航空港区与世纪空间的合作揭开了地企合作的崭新篇章,标志着郑州航空港区的航空航天发展步入新阶段。”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称。
“郑州航空港区加快构建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全产业生态,并将以此为契机,完善对中原地区卫星应用及时空信息全产业链的带动和支撑能力,助力中部区域打造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新高地。”该负责人表示。
图片
半个月前的5月20日11时6分,“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首次以“郑州航空港”命名的卫星,也是郑州航空港区与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首个成果。
“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只是一个起点,据了解,世纪空间还将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一部一站两中心”(即中部总部基地、卫星地面站、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形成对中原地区卫星应用及时空信息全产业链的支撑服务能力,助力河南打造全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地。
“‘郑州航空港号’卫星代表郑州航空港区在卫星应用领域跨出了关键一步,这是一个系列的星座卫星,因而在产业化方面,作为‘中原特区’的港区,希望以此卫星发射为契机,在卫星商业领域起到引领带头作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薛勇告诉记者。
国际欧亚科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毕思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郑州航空港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低空经济的良好基础。面向未来,航空港区可以面向‘低空—航空—航天’三维发力,实现多维度卫星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建议,郑州航空港区打造“中原空天谷”,建设中部地区航天测运控中心、航空航天数据交换中心和空天数据应用中心,强化航空航天产业自主创新体系,拓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与应用推广,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健康发展。
科技引领发展,创新铸就未来。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郑州航空港区将加大对航天卫星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卫星遥感、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卫星测运控、卫星数据运营服务等重点领域,促进航天卫星产业与我省交通、物流、水利、农业、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相结合,高标准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高质量航空航天卫星产业集群。(高利国 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