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一公园内“捉”蚊子,周边盆栽、水桶积水有大量蚊幼游动

南都讯 高温多雨,蚊虫易孳生,在小区花园、公园绿道、建筑工地……一不小心就被蚊子“叮”上。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为了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切实保护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4日-7日,深圳市爱卫办、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住房建设局、深圳市疾控中心将在深圳开展防蚊灭蚊专项执法行动。
5日下午下着雨,当日16时,防蚊灭蚊专项执法行动在宝安区沙井公园开展,宝安疾控中心米立祥医生介绍,公园绿植茂密,容易存在卫生死角,废弃饭盒、垃圾桶等容器容易积水,孶生蚊虫。
公园通信井内见成蚊
附近区域水桶、盆栽内积水满是蚊幼
执法人员一行在公园内查看一处通信电缆井附近情况,井内有不少积水,现场拍打井内管道,看见成蚊飞动,由于当天下雨,积水比较混浊,现场不易查看蚊幼虫。米立祥提到,井内积水不易排出,应定期投放灭蚊幼药物。随后执法人员在附近发现有一处废弃物堆放地,存在蚊虫孶生风险。
图片
图片
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在公园墙外一处空地,有多个闲置水桶并未倒置,执法人员一行走到公园外查看是否存在蚊幼。巡查时,在公园外墙靠墙处发现一废弃盆栽,盆内植物已经干枯,盆内和花盆底座内满是积水,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查看发现,花盆内有许多蚊幼虫,并能清晰看到蚊幼游动。
图片
图片
随即,执法人员一行继续上前查看附近闲置水桶内情况,周边三四个水桶满是积水,内有蚊幼浮动,执法人员查证后,将积水清空,水桶倒置。
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第四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学校、住宅小区、建筑工地、集贸市场、花卉市场、公园、公共厕所、资源回收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市政管井、下水道系统等易孳生病媒生物场所和设施,应当完善和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措施。违反相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者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现场,沙井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执法队)执法员对沙井公园管理单位开具《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执法员介绍,整改期后,会联合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到场复查,如整改不到位,会进一步处罚。
图片
沙井公园管理人员介绍,公园会定期消杀,投放灭蚊幼药物,针对当天执法发现的问题会及时整改,加强卫生死角的清理。
针对当天公园外围区域发现两处积水容器内存在蚊幼的情况,沙井街道城管科唐思洁提到,后续会告知场所责任主体,督促场所责任主体定期消杀和整改。 
定期清除积水或投放灭蚊幼药物可灭蚊
“鼠来自洞、蝇来自脏、蚊来自水”。执法人员介绍,不同的蚊子从不同的水孵出来。日常市民家中晚上吸血的蚊子很可能是致倦库蚊,该蚊来自污水;畜棚里叮牛也叮人的按蚊来自稻田水;白天在草丛里叮人吸血的是白纹伊蚊,来自各种容器积水,这种蚊数量庞大、叮人特别痒,还传播登革热。
米立祥介绍,蚊虫是登革热的“搬运工”,如果蚊虫感染了登革病毒,在蚊虫再次吸血时,登革病毒会随唾液被注入人体,使另一人感染,且多数感染者会发病。
图片
小型废弃容器孳生蚊幼,解决办法简单又高效,清理积水即可。室内外各种容器积水都是伊蚊的产卵地,小的像瓶盖、隐蔽的像植物叶腋、竹头、树洞,大的如花缸、花瓶、停止的喷泉池都适合其产卵。清除积水或在无法清除的积水投入杀幼虫的药物是灭蚊(控制蚊虫密度)的最有效措施。
宝安区爱卫办主任梁海湛介绍,宝安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向居民大力科普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广泛发动群众“清积水、灭蚊虫”;组织开展“清洁宝安月”活动,强化病媒生物综合防制措施,重点开展“防蚊灭鼠”的病媒生物防制行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高品质健康宜居人居环境。同时,宝安加强对爱卫系统、疾控系统、病媒生物防制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年度病媒防制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病媒生物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严防登革热等传染性疾病疫情发生;宝安区还通过组织开展重点场所病媒生物专项巡查,在各街道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执法行动,对各主体责任单位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措施不力、行动迟缓等行为的,依法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梁海湛提到,临近高考,宝安区对区域内考点及周边加强消杀和管理,为考生营造安全、卫生、舒适的考试环境。
采写 南都记者谢萌 摄影 南都记者霍健斌